APP下载

浅议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

2019-09-10姜楠

环球市场 2019年7期
关键词:政府责任大学生就业

摘要: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政府责任缺失表现为缺少就业法律保障、政府提供的社会服务不足、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缺乏宏观调控以及政府监管力度不够。应当健全大学生就业法律体系、强化政府的服务责任、加强宏观调控职能和监管职能。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就业保障

政府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始终发挥引领和导向作用,然而政府对于就业的法律保障、社会服务、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督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对于大学生就业中的问题和困境,需要完善政府责任以促进就业。

一、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责任缺失

(一)保障大学生就业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促进、规范和保障大学生就业的法律,大学生就业工作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依据《就业促进法》、《暂行规定》、《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来解决,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规定大学生就业中的主要问题,不能解决现实中大量的就业问题。这些法律法规对于政府、就业指导部门、高校和用人单位等责任主体的权责缺乏详细明确的规定,其职责范围和程度的规定并不合理。对就业歧视的认定种类较少,不能将社会中已经出现的全部就业歧视现象都包含进来,例如性别歧视、学历歧视等等;对违规的中介机构与用人单位没有规定明确的处罚或责任,对用人单位实施就业歧视行为的约束力不强,法律实用性不足。现行法律还不能对大学生在就业中的合法权益给予强有力的保障,对大学生就业中的侵权行为没有相应法律依据给予严厉处罚,不利于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政府作为制定法律法规的主体,必须加快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立法工作,改变大学生就业法律体系不健全的现状。

(二)政府未能提供全面的就业服务

当前我国政府就业服务不足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就业信息的整合和监管不力。每到招聘高峰期,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非常重要,但是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各自的信息发布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得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因信息不通而错失机会。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没有充分发挥公共服务职能,没有利用在整合就业信息上的垄断优势,导致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不能及时获取、选择就业信息。同时,由于政府对网络就业信息监管不力,虚假信息导致的侵权行为时有发生,而政府对于这些违法行为没有采取有效的治理。二是对就业政策的宣传和后续工作不足。缺乏专门的政策宣传机制,没有广泛的宣传渠道和媒介,缺乏时效性。三是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不全面。对大学生的创业政策宣传不到位,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培训指导不足,政府帮扶大学生创业的财政支持和物质奖励程度较轻,未能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社会认同。

(三)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缺乏宏观调控①

由于政府对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力度不足,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我国经济结构现状不能满足高校毕业生的庞大需求,大量低端制造企业与较高素质大学生的需求不能匹配,能够吸收大量高校毕业生的是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但目前这些行业和企业由于税负较高、融资困难而发展较慢。同时,区域之间与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均衡导致就业失衡②。我国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得好,大城市比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快,城市比农村的经济水平高,能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就业。这就导致部分经济水平高的地区人才供过于求,部分经济落后地区的人才供大于求。促进大学生就业不能仅仅依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进行调控,还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来指导和引导大学生就业。

(四)政府未能充分发挥对大学生就业的监管职能

各级地方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监管职能还没有履行到位。一是没有切实履行监管用人单位的职能。由于现行法律对于就业歧视现象的规定有很多局限,社会上许多已經发生的就业歧视现象没有在法律中作出明确规定,对于实施了歧视行为的用人单位没有明确的处罚,对于遭受侵权的大学生没有补偿机制。用人单位实施违法行为不用承担严重后果,当然会因利已出现歧视现象,也就造成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在面临种种就业歧视时只能被动接受。此外,还有一些企业在招聘录用大学生的过程中有违规违法的行为。例如要求参加面试或实习的大学生缴纳各种费用等;任意扣减实习期间的劳动报酬;利用优势地位强制大学生接受不公平待遇;无正当理由单方面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等行为。正是因为政府没有充分履行监管职能,没有深入检查用人单位是否切实执行国家相关就业政策,也没有制定有效的评估和奖惩机制,才导致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及损害大学生合法权益现象的产生。二是没有深入监督管理高校的就业工作。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不够深入,收效甚微;就业服务工作存在局限性,讫待加强;部分高校固守陈旧的办学模式,或是盲目扩大招生规模,特别是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不能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就会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用人单位求贤若渴的局面。这就需要加强政府对高校招生、就业等工作的监督管理。

二、完善大学生就业的政府责任

(一)健全大学生就业法律体系、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法律保障

制定和完善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政府应逐步推进毕业生就业专项立法工作,制定针对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形成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法律保障制度。立法中应当注重保护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各项权益,将实际工作中那些对就业有益且有成效的做法提炼成法律规范。必须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或其他个人、组织侵害大学生合法权益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也要明确规定大学生求职就业时必须遵守的诚信守约等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立法中明确规定各方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强化各方的责任意识,才能构建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和谐法律体系。同时积极制定有关就业歧视的法律规范,有针对性地处理就业歧视行为。增加就业歧视的种类,将我国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法律遗漏的歧视现象,如经验歧视、学历歧视、地域歧视、身份歧视、年龄歧视等纳入反就业歧视法的调整范围;明确规定歧视者必须承担停止侵权、损害赔偿等民事责任或相应的行政责任,③为大学生积极实现就业保驾护航。加强大学生就业的社会保障立法,出台大学生失业保障法,保障这部分大学生没有后顾之忧。

(二)强化政府的服务责任,为大学生就业营造良好环境

构建和管理全国统一的就业服务网络平台,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信息系统④。政府既是参与者又是管理者,通过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帮助高校、企业和大学生开展必要的信息交流,充分协调好高校、用人单位与大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搜索匹配就业信息的效率,从而保障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同时积极研发或引进严密高效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制定严格完备的虚假信息处罚制度,保障服务平台健康有序地运行。

加强媒体对就业工作的宜传力度,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大学生就业,并充当大学生、高校和用人单位的沟通桥梁。政府引导各类媒体加强与高校和用人单位的沟通,及时向社会反馈各高校毕业生源数量与就业诉求,同时也让更多的大学生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提高双方需求相互匹配的几率。

提升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政府应鼓励、支持、引導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予创业大学生更多的税收优惠和专项资金奖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鼓励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加强创业教育;还可以向社会培训咨询机构购买创业培训和指导课程,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各种无偿服务,探索各种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措施。

(三)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多机会

一是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多机会。国家需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帮助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扫除阻碍发展的问题,给予它们在财政、金融、税务等方面更多的优惠待遇,扩大这些行业和企业的发展空间也就催生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还要重视挖掘和协调其它产业的就业空间。二是平衡区域经济,提高就业总量。政府应该给予经济落后地区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前往地广人稀的中西部地区就业,分散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压力;同时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所有大学生都能享受到养老、医疗、失业等各项保障,免除后顾之忧;逐步缩小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⑤,让所有大学生在全国各地都能获得同一水平的社会保障,削弱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的吸引力,也有利于提高整体就业率。

(四)切实履行政府的监管职能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要使这项工作取得最大成效,必须建立完善高效的监管制度。所以政府应当履行对大学生就业的监管职能,督促用人单位执行就业相关政策、合法招聘录用大学生的各环节等,并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严厉处罚用人单位各种显性或隐性的就业歧视行为,对于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大学生给予相应补偿,实现大学生公平就业。同时,督促高校自查自纠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领域的不足,保证高校就业工作顺利实施。督促高校调研社会需求的变化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监督高校进行毕业生就业状况评估,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对大学生的监督主要是对大学生毁约、违约行为进行监督,通过违约责任的补充规定督促大学生自我约束,引导大学生诚信就业。

注释:

①宗华.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②王茜.我国大学生就业运行机制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0.

③姜楠.浅析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原因和对策[J].卷宗,2014,09.

④邓莎莎.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政府责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

⑤全国龙.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郑州大学,2012.

注: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学生就业保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Y07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姜楠(1974-),女,汉族,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副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和思想政治理论。

猜你喜欢

政府责任大学生就业
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发展环保产业中的政府责任分析
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中政府角色转型研究
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与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相关性研究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几点思考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