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洛河区块下石河盒子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

2019-09-10张新新

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 2019年8期

张新新

摘 要:在岩心及薄片观察鉴定、物性分析基础上,重点分析富县区块下石盒子组储层特征及发育控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富县区块盒1及为大型岩性圈闭气藏;通过储层物性特征及测试成果分析,盒1段气藏属于低孔低渗、特低孔特低渗天然气藏;②通过对富县区块盒1段试气井电性参数的统计,富县区块出气井声波时差大、孔隙度高,物性好,说明储层物性对盒1段气井产能影响作用较大;③气层厚度对气田勘探开发意义重大,直接关系到气井的高产和稳产效果,气层厚度对气井产能有主要影响作用;④盒1段高产井产能主要受沉积相、物性及气层厚度控制,高产井通常具有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厚、物性好、气层厚的特点。

关键词:富县区块;盒1;储层特征;主控因素;气藏类型

1 前言

富县区块处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带东南部,行政区划隶属陕西省富县及周边的黄陵、洛川、宜川、甘泉及延安市,区块面积3603km2(图1-1-1);地表为沟、峁、梁、塬交错的黄土塬。已完成二维地震2591.07km,三维地震105.71km2。研究区古生界地层保存较好,具备优质储层形成的物质基础,目前钻至上古生界的多口井试气效果良好,其中FP1H盒1段试获无阻流量5.2万方/天,的高产气流,,显示出气藏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因此开展洛河区块上古生界石盒子组盒1段气藏研究,特别是系统全面研究储层特征和发育控制因素,对深入认识该区气藏地质特征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岩心及薄片观察鉴定、物性分析基础上,重点分析富县区块下石盒子组储层特征及发育控制影响因素,为下一步的勘探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2 储层特征

2.1 储层岩石学特征

通过上古生界岩石薄片鉴定资料,富县区块上古生界岩性主要以岩屑长石砂岩及岩屑砂岩为主。砂岩填隙物组分填隙物组分含量高,一般为5%-20%;且类型多,常见有以下组分:①泥质杂基含量为0-15%,分布不均匀;②再生石英分布普遍,含量为1%-8%;③方解石和铁方解石局部分布,其含量为0-20%,多为连晶式胶结;④水云母分布较普遍,其含量为1%-3%;⑤自生粘土矿物分布非常普遍,其含量为1%-7%,常见有高岭石、伊利石、伊/蒙混层和绿泥石。

2.2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研究区内古生界储层岩石致密,有效孔隙发育差,属低孔低渗型致密储集层。但在部分地区部分层段储层中,有效孔隙相对较为发育。盒1段孔隙类型为溶蚀粒间孔、粒内溶孔。通过对研究区盒1段压汞资料整理分析,总结出了盒1段三种压汞曲线形态,据此可将研究区储层的孔隙结构划分为三类:Ⅰ类:毛管压力曲线平台段不明显,孔喉分选中等,粗歪度。排驱压力小于1MPa,中值压力小于10MPa,最大喉道半径大于0.5μm,孔喉中值半径大于0.05μm。Ⅱ类:毛管压力曲线为陡坡型,孔喉分选相对较差,较粗歪度,排驱压力1-3MPa,中值压力10-20MPa,最大喉道半径0.2-0.5μm,孔喉中值半径0.02-0.05μm。Ⅲ类:毛管压力曲线向右上方拱起,孔喉分选较好,偏细歪度,排驱压力大于3MPa,中值压力大于20MPa,最大喉道半径小于0.2μm,孔喉中值半径小于0.02μm。

3 物性特征

研究区内盒1砂岩孔隙度Ф最大为17.4%,最小为

1.8%。平均为5.66%,储层孔隙度主要为低孔(4%-17.4%)。

下石盒子盒1段以富古1和富古3井区物性最好,孔隙度达8%以上。渗透率主要为低渗(<1.0×10-3μm2),渗透率K最大为1.18×10-3μm2,最小为0.0286×10-3μm2,平均为0.19×10-3μm2,以富古1和富古2井区最好,渗透率达0.25-0.3×10-3μm2,储层渗透率主要为低渗(0.1-1.18×10-3μm2),总体为低孔低渗的致密储层。

4 气藏特征

通过对富古2、富古5等井气藏特征的分析表明,盒1段气藏主要受岩性控制,气藏类型属砂岩岩性气藏(图1),储层以细砂岩为主,具低孔、低渗、低压、无边底水的特点。从测井解释和测试结果看,盒1段气藏测试期间产少量水,地层水型为CaCl2型,为封闭地层水。综合分析认为富县区块上古气藏为属常度、低压--常压、低孔渗无边底水定容弹性驱动岩性气藏。

5 储层发育控制因素分析

5.1 优质烃源岩是油气聚成藏的基础

富县区块烃源岩发育,其上古生界煤岩厚(2-9)m,暗色泥岩厚(20-60)m,Ro(%)>2.0,已达过成熟演化阶段,具有较好的生烃条件。因此洛河区块上古生界具有生成有效储层的基本条件。

5.2 优质储层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原因

研究区盒1发育三角洲平原和前缘相带石英砂岩储集体,砂体多期叠合,复合连片。但砂体规模相对较小。如新富5井石盒子组钻遇砂体81.9m,钻遇有效砂体48.2m,其中盒1钻遇砂体厚度40.9m,钻遇气层含气层厚度36.9m;山西组钻遇砂体厚度23.6m,钻遇气层含气层厚度17.1m。體现砂体多期叠合,纵向上厚度较大。

通过对富县区块盒1段试气井电性参数的统计,富县区块出气井声波时差大、孔隙度高,物性好,说明储层物性对盒1段气井产能影响作用较大,再次验证了优质储层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原因。

5.3 优质盖层是油气富集的关键

从已经发现的气田来看,伊陕斜坡大范围分布的“近源成藏组合”中天然气成藏富集限制在上石盒子组以下层位,区域盖层以上没有发现工业气层,说明上石盒子组是区域上较好的盖层。通过对气田钻井泥岩压实曲线的研究,泥岩层普遍发育过剩压力,最大过剩压力出现在上石盒子组下部的厚层泥岩段。而且在白垩纪气藏形成的关键的时期,上石盒子组盖层的“高压被”已经形成,对下伏层天然气构成有效封盖。即使后期的抬升降压,也没有破坏上石盒子组盖层封闭的有效性。

5.4 盒1段储层成藏模式

富县地区位于伊陕斜坡中部南侧,与盆地中部气田同属一个构造单元,基本地质条件也相同。中部气田根据天然气碳同位素分析已证实存在由石炭系--二叠系煤成气和下古生界气源混合供烃的井例。混合运储型生储盖组合也可能存在于富县地区。在此基础上富县盒1段高产单井通常具有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厚、物性好、气层厚的特点。

6 结论

①研究区上古生界盒1段砂岩储层以岩屑长石砂岩及岩屑砂岩为主,局部出现岩屑长石砂岩;②研究区盒1段优质储层溶蚀孔、粒间微孔、残余粒间孔为主,储层较致密;③研究区盒1段储层孔隙度储层孔隙度主要为低孔(4%-17.4%),平均为7.5%,渗透率渗透率主要为低渗(<1.0×10-3μm2),平均为0.45mD之间,低孔低渗特征明显。属于典型低孔低渗气藏;④从岩性、测井相以及电性参数等方面对高、低产井进行了识别,初步总结高产井通常具有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厚、物性好、气层厚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包洪平,刘宝宪,白海峰,等.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石英砂岩的储集特性及地层分布特征[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6(增刊):43-47.

[2]陈孟晋.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成藏富集地质条件及有利勘探方向[D].西安:西北大学地质系,2003.

[3]王旭东,卢桂香.高北隐蔽油气藏特征及勘探方法[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2,23(2):174-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