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软式垒球运动对初中生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9-09-10高萍

体育风尚 2019年5期
关键词:实验研究身体素质初中生

高萍

摘要:本文以南师附中江宁分校为例,采用实验法,通过开展初中生软式垒球选项班的实验教学,分析对学生的速度、灵敏性、耐力、上肢力量和柔韧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对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和灵敏性等身体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软式垒球;初中生;身体素质;实验研究

软式垒球运动在国际上称为“Teeball”,是棒垒球运动的启蒙运动或启蒙游戏。该项目的特点是比赛规则简单、对场地条件要求低、可参与人数多,并且球和击球棒都是泡沫的,极具安全性,它融技术、战术、智慧于一体,综合了竞技、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参与软式垒球活动不仅能发展体能、技能,而且也能发展智能、增进情感、增强集体荣誉感。它是一项具有独特魅力的比较适合青少年的运动项目,非常适合在校园内开展。学生通过参加软式垒球项目的学习,不仅能够掌握包括传接球、打击球等基本技术技能,还能促进学生综合技能,同时,对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灵敏性等基本体育运动能力方面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我校初一、初二年级软式垒球选项班的学生,共320人。

(二)研究方法

第一阶段(2017年9月),确定实验对象为初二年级软式垒球选项班的学生(该选项全部为男生)。并对实验对象进行速度、耐力、灵敏性、力量以及柔韧性等身体素质方面的测试,记录原始成绩。

第二阶段(2017年10月—2018年5月),确定实验内容,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据软式垒球项目的特点,以及实验目的和需要,按照每周2课时,一个学期实际教学18周,共安排了36个课时教学内容。校软式垒球校本课程课题研究组结合软式垒球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以及校软式垒球队的训练与比赛情况,制定的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及评价方法。

第三阶段(2018年2月),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方面的再次测试。

二、结果与分析

(一)对学生速度的影响

实验前后学生速度的变化,320名被测同学在实验前优秀人数60人,占总人数的19.17%,而实验后优秀人数为118人,占总人数的37.50%,不及格人数也从实验前的7.50%减少到2.50%,数据表明实验后学生在速度方面提高比较多,在优秀标准段增加的特别明显,实验前后相差竟然达到18.73%。可以说一场比赛对于所有场上队员来讲,就相当于一节速度的训练课,另外,在实验教学中对速度的练习安排也比较多,采用练习的方法和手段也不断的更新,如:跑垒接力、6*6次折回跑、短距离冲刺、接抛球、各种启动加速跑、牵引加速跑等等。

(二)对学生灵敏性的影响

在软式垒球教学中一般采用6米*6次折回跑来测试速度、灵敏性及协调反应能力,实验前后学生在灵敏性方面提高很多,实验后比实验前达到优秀标准的同学多出19.17%,不及格人数也减少了一半以上。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对灵敏性的练习较多一些,在每场比赛都会做几组灵敏性练习,作为热身活动。此外,比赛过程中学生在各个垒间的快速跑动,瞬间接、传球等,都会对学生灵敏性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三)对学生耐力的影响

对学生在实验前后进行的耐力测试结果对照表,主要是测试学生1000米的成绩。实验后的成绩比是实验前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具体表现在优秀标准一段,由实验前的18.33%到实验后39.17%,提高了两倍多,不及格人数由原来的8.33%到实验后的2.5%,下降了三倍多。软式垒球比赛无论是进攻方还是防守方,无论是跑垒,还是接传球,都需要反复的在场上长时间的跑动,这对学生耐力素质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在实验教学中针对耐力素质,安排了很多专门的训练,平时每节课都会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跑垒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耐力水平,因此,通过一个学期的软式垒球的学习,学生在耐力素质方面提高明显。

(四)对学生上肢力量的影响

在软式垒球中传接球、打击球主要都是靠上肢力量来完成,手臂力量的大小决定了传球及打击球的力度和远度,所以,在平时的训练及教学中,上肢力量的练习也比较多,主要采用俯卧撑、拉橡皮筋、推小车游戏等练习方法。经过实验教学,学生在上肢力量的测试中,效果不是很明显。

(五)对学生柔韧性的影响

软式垒球运动中的跑、跳、投、传每一个动作,都需要全身的参与。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静力性和动力性的拉伸来发展学生柔韧性,比如肩部、腰部、腿部的一些拉伸。对学生实验前后所测试的坐位体前屈的成绩对照表,由测得的数据发现,无论是优秀标准段,还是及格标准段,实验前后的结果百分比基本没有变化。

三、结论与建议

1.软式垒球运动包含了跑、跳、投、打等多项技能,通过参加软式垒球项目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包括传接球、打击球等基本技术技能,还能促进学生综合技能,同时,对发展學生的速度、耐力、灵敏性等基本体育运动能力方面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2.但力量素质的练习应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练习者选择不同的练习手段和练习方法,保证每一位练习者都有提高。

3.教师在设计柔韧性练习时,应该遵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柔韧性对于软式垒球高水平专业运动员是必要基本素质,应加强练习,但是,对于初学者或是业余爱好者,可以适当降低要求。

猜你喜欢

实验研究身体素质初中生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锻炼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新发现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