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健康第一思想 构建高效体育课堂
2019-09-10龚财源
龚财源
摘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推广、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强化,体育新课标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塑造强健体魄、具有相关体育知识和技能储备、具有良好的体育意识的高素质人才为教学目标,所以,体育课堂教学必须把“健康第一”思想的落实作为第一教学任务。因此,笔者进行了相关拓展研究,为落实健康第一思想,构建高效體育课堂提供基础。
关键词:健康第一;体育教学;高效课堂
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意识是体育课程的价值核心,也是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服务、报效祖国的基础。所以,为了提高高中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为了提高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新课改下,作为一线体育教师,我们应该认真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将思想认知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保障工作,同时,为高中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做好准备。因此,笔者从高中生的身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三方面出发,以“健康第一”为思想中心进行论述,确保高中体育高效课堂的顺利开展。
一、身体素质水平的提高
新时期的高中体育课中,不能像传统体育课一样,集合同学们进行整体队伍跑步,然后做一做课间操就进行自由活动,这样达不到新课标对体育学科的要求,如果想要将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提高,开展各种体育活动才是上上策。篮球作为一项集体项目,为获得比赛胜利,在比赛中学生们密切配合,全力以赴。一般来说打篮球需要的体力很大,在篮球运动中可以提升学生体力和耐力,训练学生的反应速度,提高身体与大脑的协调能力从而增加身体的灵活度,在运动中分泌出的体内激素还可以帮助学生长高,同时还可以改善学生的视力,帮助学生改善注意力集中问题。
比如,笔者在一次体育课中组织班内男生进行篮球对抗赛,5v5的赛制下进行抢分比赛,进够五球则为获胜者,进行下一轮的比赛。看到男同学在赛场上挥汗如雨,女同学在一旁加油,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加强了整个班级的凝聚力。当然,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提高不能够拘束于体育课上,在闲散时间,课后进行适当的锻炼才是达到目标的根本,不过在课上进行正确的体育知识讲述才能确保课后锻炼的正确性,不会因为方式的不对造成身体的损伤。比如,笔者通过正确热身方法的教授,让学生们可以在锻炼前进行更好的热身准备,为运动中错误热身导致受伤进行了科学防治。
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我们常常可以在运动中得到良好的体验,如慢跑后神清气爽、散步后身心放松等。体育锻炼给心理健康带来的好处远超多数人的想象,不论是随性的身体活动,还是规律的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课堂中,让学生们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科学研究发现,运动本身可以促进人体的内分泌变化,大脑在运动后会产生名为内啡肽的物质,人心情的好坏与大脑分泌出的内啡肽的多少有关。所以,笔者在课堂中看到表情低迷的学生时,会让班内同学陪着他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例如羽毛球、乒乓球等,在运动的同时缓解压力,释放负能量。当然,在运动中可以提高自我的认识,正确的给自己定位,合理的分析问题,不断完善自己,从而增强自信心。而且,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还可以培养积极的心态,在运动中提高与同伴的默契程度,与对手斗智斗勇的同时,增强自身意志力。
三、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社会适应能力对于高中生来说十分重要,这关乎到学生初入社会的适应程度,接受外界实物的契合程度,对外界影响做出优劣判断的判断能力。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在“健康第一”的前提下,逐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比如:在学校一年一度的运动会上,单凭教师群体去完成整个运动会的成绩评判、秩序管理等工作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的是学生的加入。在运动会中,学生则充当起裁判的角色进行成绩有效与否的判定,整体成绩的归总整理,名次的裁定等工作。其中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产生,有问题就会有误会,遇到问题就会考验到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在问题的询问和处理过程中就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且,通过在体育课程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培养培养,在社交能力得到锻炼的基础上,培养明辨是非的意识,在开展活动的同时锻炼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为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奠定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高中体育高效课堂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根本方向和落脚点,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进程。因此,在构建高中体育高效课堂中,合理设计体育课程教学,是每一个高中体育教师必须去做的,必须以“健康第一,以学生为中心”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这一理念,为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谭泳晶.高中体育与健康高效课堂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 (08):111.
[2]李文.关于高中体育高效课堂构建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 (18):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