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舞蹈演员的素质培养研究
2019-09-10颜冰峰
颜冰峰
摘要:素质是演员的自我修养,也是民族民间舞蹈演员的舞蹈基础。培养民族民间舞蹈演员的素质有利于提高舞蹈演员对于舞蹈以及表演的掌握能力,对舞蹈演员的文化思想方面的提高有著重要影响。本文将就民族民间舞蹈演员的素质培养做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策略。
关键词:民间舞蹈;素质培养;舞蹈演员
培养优秀的舞蹈演员一直是舞蹈教育工作者的重点工作,正是因为舞蹈教育工作者的锲而不舍,近年来民族民间舞蹈才能得到不断发展。现阶段,民族民间舞蹈演员的舞蹈能力和表现能力都非常重要,这些代表着一个民族民间舞蹈演员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理解是否透彻。因此,舞蹈演员的素质培养非常重要,从舞蹈演员的综合素质表现人们就可以感受到民族民间舞蹈的魅力是否依旧留存。
一、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演员应该经过专业的舞蹈培训
(一)把握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
民族民间舞蹈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鲜明的民族气息和民族风格,浓重的地方特征等等。因此,民族民间舞蹈演员应该对舞蹈的民族气息以及文化特征有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只有舞蹈演员对其文化有了理解,才能够掌握该舞蹈的最本质特征,才可以更好地将此舞蹈展现出来。在实际情况中,一只民族民间舞蹈如果失去了舞蹈演员对它的民族精神理解,那么该舞蹈也就失去了其原本的文化意义。所以在联系舞蹈时,舞蹈演员自身加强对民族特征和民族气息等的理解,可以帮助其更好地把握该民族民间舞蹈的表演重点[1]。
(二)区分各种民族风格舞蹈的特点
舞蹈教育工作者要求舞蹈演员掌握区别各种民族民间舞蹈的技巧,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实际运用能力,这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因此,舞蹈演员在实际情况中要拥有的核心素养还包括了对民族风格舞蹈的区分工作。为了更好地表演民族舞蹈,舞蹈演员应该重视各种舞蹈之间的差异。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范围非常广,其范围却非常小,其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往往是民族舞蹈的不同民族气息和生活文化。舞蹈演员在把握各种民族风格舞蹈特点时,应该注重对其民族文化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区别这些舞蹈风格。民族民间舞蹈是舞蹈工作者的创作源泉,舞蹈演员在进行表演前应该对民族民间舞蹈素材进行一个深入的分析,选择一些可以帮助自身去区别民族民间舞蹈风格的素材,加以训练,把握要点。
二、民间生活文化与民族舞蹈演员的表演密切相关
民族民间舞蹈本质就是一项优秀的民族文化,而这一文化的领域范围非常广,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民族民间舞蹈演员就应该对民族生活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加深自身对于舞蹈的理解。民族民间舞蹈可以直接反映着民间文化,这种民间文化是人民在生存和劳动中形成的审美情趣以及形态姿势等等。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主要是古代的民间文化积淀,如民族融合时期,古代国家兴邦时期等形成的一些舞蹈文化。因此,民族民间舞蹈不仅仅是形体上的文化审美享受,更是文化交融发展,人民生活不断前进的一种象征。因此舞蹈演员不仅要掌握民族民间舞蹈的表演内容和情感特征,更要把握好民族文化中的精神内涵,将其不断融入于民族民间舞蹈中。除此之外,在掌握了基本的舞蹈动作形态后,作为一名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演员应该具备这样的舞蹈核心素养,即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动作注入民族文化精神以及自我理解的内涵。
三、将民族民间舞蹈技术技巧与舞蹈风格进行融合
在民族民间舞蹈中,一个舞蹈演员的舞蹈技巧是最重要的。一个成功的民族民间舞蹈表演中,一些有效的舞蹈技巧可以更好地发挥舞蹈演员在舞台中的展现能力,使得其舞蹈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因此,一个民族民间舞蹈演员应用拥有一些特殊的舞蹈技巧,通过自己对于舞蹈的理解加入技巧,使得整个舞蹈更加灵动。在舞蹈演员提高自己对舞蹈技巧的理解时,还应该提高自身对于技巧与风格的融合能力,民族民间舞蹈中的舞蹈技巧并不是一些单纯的舞蹈动作技巧,而是情境带入技巧或是情感烘托技巧等等,这些舞蹈技巧有着鲜明的特征,即舞蹈风格与情感渲染技巧的融合,也就是舞蹈演员自身对于舞蹈的情感投入,如果一个舞蹈只有一些单纯的舞蹈技巧或是舞蹈风格表现,那么这只舞蹈将是苍白无力的。因此,舞蹈演员在掌握舞蹈技巧时应该将舞蹈风格进行融合理解[2]。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民族民间舞蹈演员的素质有利于提高舞蹈演员的工作能力和表演能力,可以帮助舞蹈演员更好地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因此,民族民间舞蹈演员应该注重自我素质的培养和发展,为我国的民族文件舞蹈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索南尖措.关于少数民族舞蹈演员基本训练的思考[J].戏剧之家,2018 (19):132.
[2]宋卓源.试论民族民间舞蹈演员的素质培养[J].戏剧之家,2017 (19):11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