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侗戏影像化保护与传承分析

2019-09-10袁黎明谭志勇

环球首映 2019年5期
关键词:实景侗族影视

袁黎明 谭志勇

摘要:侗戏起源于清代,是一种传统的戏曲艺术,影像技术随着近代科技的发展而衍生。在时代的变迁中,传统的艺术文化侗戏与新兴的影像文化碰撞。侗戏的影像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几十年的侗戏影像文化中,几经变化。

关键词:侗戏;影像文化

侗戏是少数民族戏剧的一种,富于侗族特色,主要为贵州、湖南、广西地区侗族传统戏剧。侗戏大约产生于清代嘉庆年间,距今有近两百年历史,由黎平县腊洞村侗族歌师吴文彩始创。侗戏全部用侗语对白演唱,语言生动,比喻形象,与音乐紧紧吻合,朗朗上口,清晰明快,为群众所喜闻乐见。侗戏由于植根于侗乡,具有浓郁的侗族特色,而且声情并茂,歌舞结合,很能引起侗族观众的共鸣,是侗族人民非常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侗戏于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变迁,侗戏的处境也时时变动。从最初脱胎于汉文化成形,到二十世纪“文革”前的繁荣,到“文革”期间的沉寂,再到之后的复苏,社会的外部因素时时牵系着侗戏的命运。

作为戏曲,作为强调视觉因素的艺术,在更为大众化的影视发展历程中,侗戏与影像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影视的发展在一方面夺走了许多侗戏的关注者,而在另一方面,影像技术的发展对侗戏的保护传承与传播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早期侗戏影像化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对文化事业的逐渐重视,在“文化大革命”之前的期间,侗戏迎来了一个繁荣期。在社会的安定氛围和政府部门的支持中,侗戏的艺术魅力也受到了外界的关注。1952年,侗戏《珠郎娘美》参与了贵州黎平县委为庆祝土改顺利组织的演出,富有的民族特色打动了不少人,随后被改编为舞台艺术片《秦娘美》。在那个时期不少少数民族戏曲获得影视改编,得到了影像化。戏曲与电影艺术的共通性使得这样的改编更加容易。同样是注重声音和视觉的表达,也使得侗戏在改编之后的影片中,原有的说拉弹唱和画面元素更加完好地保留。影视作品形式的大众化让侗戏更易走出侗寨,走向全国各地。侗戏影视化后的叙事方式、语言上的精简更加大众化,蒙太奇的应用和画面景别的变化使其更具有节奏感,将这些舞台剧所不具备的特点糅合进了侗戏之中。

当时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以及影视技术的局限,也使得影像的制作者依旧是小众,加之侗戏的小众性也使其无法得到大众的追捧。在那样一个政治时期,影视商业性的缺乏更加使得侗戏的影视化得不到更加大众的发展,再加上时代的局限,在那个艺术强调政治性能的时期,《秦娘美》在侗戏《珠郎娘美》的基础上,编者更加注重其中政治因素的挖掘,原本的私奔、杀地主复仇情节,在影片形式的表达上,改变成突出反抗封建包办婚姻、强调阶级斗争的形式。改编、导演等参与人员也都是汉族人,文化上的隔阂同样也使侗戏的原汁原味有所流损。这也是在大时代下所无法避免的。

在那个时期,影视方面的人才、技术人员本就较少,而少数民族影视方面的制作人员也少。当时侗族人还没有能力自己去制作完整的影视作品,所以在文化、审美方面的隔阂依旧难免。作为依据侗戏改编的《秦娘美》,但剧中对白、歌唱的都是汉语。侗戏在民族方面的小众化,使得它不得不面臨文化差异上的局限,这也是其他少数民族戏曲乃至文化大众传播上所具有的局限性。当然,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的不断开化下,文化的壁垒渐渐消减,这种情况随着少数民族人群的影像文化能力不断的提升而改善。例如,二十一世纪零零年代所出现得像欧丑丑(侗族,2004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2005年自编自导自演《阿娜依》)和吴娜(侗族,2011年拍摄影民族影片《行歌坐月》)这样的新时代侗族本民族青年,浸润着侗族自身的传统文化,又经历新时代文化教育,致力于本民族文化传承。

二、数字影像技术革新推动侗戏影像化

“文化大革命”之后,侗戏从沉寂中复苏,人们对于侗戏的需求又日益增加,当地又开始大张旗鼓地办戏班、演侗戏。改革开放后,文化事业不再像以往一样过于强调政治的需求,社会经济得以提高,人们的摄影技术得到了发展,具有自己的能力拍摄影视作品,电视机的普及也更方便人们观看影视作品。这都使得侗戏的影像记录得以民间化。在九十年代,商业需求的刺激下,有些人开始录制侗戏刻成光盘贩卖,也有些小老板对此进行投资。这种商业化的影像记录主要有两种:舞台剧拍摄和实景拍摄。舞台剧的拍摄形式较为简单,也更加完整地对侗戏进行了记录,它的技术要求低,还原度高,仅仅将侗戏的表演原封不动地从舞台“搬到了”电视机中。实景剧的拍摄则更靠近电影的摄制,需要进行场地的变动、选择,同时在表演形式上也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改编,参与拍摄的人员为侗戏的戏师。作品数量非常多,如《珠郎娘美》、《金汉列美》、《梅良玉》、《陈世美》、《十朋》、《赵鹏》、《岜汉》、《陈胜》、《乃宁》、《刘志远》、《天仙配》、《门龙绍女》等等。剧目非常多,拍摄团队与地点也各不相同。

这种民间化的影像记录使得侗戏的影像记录更加普遍化,进一步让侗戏从舞台走向了荧幕。据调查,录制侗戏的光盘在当地非常受欢迎,一些人家中至今仍保存有大量当时的侗戏光盘。在有线电视的时代,人们付费从本地转播台中观看转播的侗戏。侗戏的影像化便捷了人们观看侗戏的方式,同时也推动了侗戏改编的发展。实景剧的拍摄往往会对侗戏的表达形式进行变动,在改编过程中,为适应叙事、镜头语言,一些唱词会删改精简,以适应整体节奏,一些表演动作也会适应实景而改动。区别于《秦娘美》,无论是改编、导演还是演员,这些实景剧的主要参与者基本都是侗族人,他们对侗戏文化的理解和表达自始至终都是深受侗家文化的耳濡目染,所以这些侗戏哪怕经历了改编,也依旧原汁原味。与《秦娘美》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在这些表演中使用的都是侗语,而后者使用的则为汉语。同于电影,实景剧在画面的丰富性方面也有利于促进侗戏的发展,精心挑选的实景较于单调的舞台布景更加吸引人,变动的场景也更具有无可比拟的丰富性,蒙太奇的应用、镜头画面的变化增强了侗戏的节奏性和丰富性。在另一方面这也增强了大众的可接受度,在社会的发展中,年轻人审美转变的趋势下,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侗戏的受众范围。

三、官方记录推动侗戏影像化保护与传承

国家对于文化的保护力度日益加大,经济的繁荣让人们对于文化的研究增加。政府方面对侗戏的传承保护的重视,学术研究也增加了人们对侗戏的关注度。当地的文化部门积极组织侗族地区的人们开展侗族传统活动,组建侗戏戏班,开展侗戏表演。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极具民族特色的侗戏登台表演的发展。专家学者们不断深入侗寨,研究、了解侗戏,呼吁人们传播与发展侗戏,一些大学利用自身资源开展侗戏研修班和侗戏校园活动。例如湖南通道县,无论是县委还是村委会,每年都会举办侗戏表演活动;位于怀化市区的怀化学院,也利用其拥有的资源开展对侗戏的记录活动,利用音乐舞蹈专业的资源开展侗戏研修班,召集通道侗族人们集中学习侗戏,利用广播电视学专业资源录制侗戏舞台剧等等。

这些积极的因素面对的是更为严峻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侗族地区的年轻人更趋向于走向外面的世界,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得以改变,审美也随之发生变化。电影、电视剧等多样化的艺术形式改变了他们对传统侗戏的接受程度。侗戏的碟片无法再像以往般占据电视机,无线电视的兴起也让侗戏渐渐退出电视银屏。在这严峻的形势下,侗戏的影像记录更具有官方性与研究性,这些影像也带有独特的烙印,就是更多的为纪录片的形式。这些记录则更加强调真实性,更多的是舞台剧的形式,强调其保护性,而不是娱乐性,脱离于大众。因此也摈弃了实景剧、电影的影像记录形式。不过,在侗族戏曲传承保护方面也具有一部突出的电影——《我们的嗓嘎》。这部电影该片是由中共怀化市委宣传部、中共通道侗族自治县委、县政府与潇湘电影集团公司联合摄制的,具有的特色就是除了摄制与编剧是汉族的专业团队外,电影的民俗顾 问、音乐指导、所有参演的演员都是由侗族人担任的。电影全部采用侗语对白,在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全景拍摄,具有地道的侗族特色。

四、融媒体时代侗戏影像再媒介化

当然,随着摄影技术的逐渐发展,摄影设备的普及,人们更容易就能录制侗戏的表演。同时网络的发展也是给侗戏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去展示,许多侗戏爱好者将侗戏用手机就可以录制并上传网络,这也促进了侗戏的传播。不过,这些侗戏的简易传播也使其制作有些欠于精良,甚至过于碎片化。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族元素的审美似乎又成为吸引大众的优势。在许多侗族旅游地区,侗戏这一充满民族特色的文化又成为侗族标志。在登台演出中,为更为彰显民族特色,侗戏的表演也会尽可能地还原民族文化元素。游客在游玩欣赏中录制一段抖音短视频,或者拍张照片、录一段视频发朋友圈发微博,这些进入互联网的影像也助推着侗戏进入大众视野。但是这些互联网影像也与前文所述的网上影像一样,都过于碎片化。尤其是在旅游的情境中,哪怕侗戏民族元素更好地复原,人们对侗戏的欣赏更多的是视觉、形式上的新鲜感。对于那些通过游客视频影像上传后的接收者而言,也同样如此,所谓侗戏中蕴含的民族文化依然缺乏深入地了解与研究。

文化的发展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改变,任何一种戏曲在社会的变革中,它的境遇也会发生着变化。侗戏在社会的变迁中也不断进行着改变,对于侗戏影像化的表达就是一个时代鲜明的发展象征。侗戏作为戏曲表演,使其更容易地融入影像化之中。然而,同样作为戏曲,京剧的影视改编数量是侗戏所无法比拟的。不管是侗戏的影视改编还是实景剧录制依然无法走到更加广阔的大众范围中去,这也是存在文化差异、文化隔阂的缘故。侗戏改编后的唱演形式依旧难以进入流行文化之中,哪怕进行过改编的电影也更倾向于艺术片,与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类型相比,更难以走入大众视野。侗戏的影像文化面临着更新的时期,在这个网络时代,侗戏的影像文化应当更加积极地融入其中。语言的隔阂、审美的差异都是侗戏走向大众文化的障碍,在流行文化审美疲劳日益严重的同时,侗戏的别样风情又是一种优势。作为传统艺术的相声又活跃在大众的视野之中,它寻找到了相声与这个时代中“娱乐”的共通性。作为传统服饰的汉服也受人追捧,人們也开始重新审视着古典美。那么,侗戏与电影、电视剧韵律的共性待人挖掘,别样风情的古典美、民族美也可以夺人眼球。侗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需要将其融入大众文化,侗戏的影像化才能更好地避免其仅仅只是进入博物馆。

参考文献:

[1]郎雅娟.国家叙事与民间叙事——论侗族电影的主体表达[J].电影新作,2015.

[2]王剑.吴娟.电视时代侗戏生存应变的调查与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4.

猜你喜欢

实景侗族影视
影视展
金湖县创新“实景式”培训 提升精准执法水平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数字博物馆 线上实景游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
影视风起
论山水实景剧与山水实景演出的区别
影视
侗族养生防病抗衰老经验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