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歌唱发声教学的科学性

2019-09-10朱奕雄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声带胸腔科学性

◎朱奕雄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高度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也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继续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其中,艺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艺术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的歌唱由于其艺术表现方式的便捷性,人民群众参与的广泛性而日益受到社会的喜爱和推崇,它对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社会热爱歌唱、主动学习和参与歌唱的人数已达数亿人。然而,由于传统的“感觉式”发声教学法片面追求从实践到实践的口传心授,追求对声音的模仿,忽视人的生理结构与发声要素的科学性原理,导致目前社会上整体的歌唱水平普遍不高,歌唱的普及受到严重的制约,严重滞后于时代的高速发展需求。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突破传统歌唱发声教学的局限,如何充分利用高科技创造出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化教学已经迫在眉睫,它对有效推动歌唱艺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二、歌唱发声教学的科学性分析

歌唱的发声原理是一个涵盖生理学、心理学和高级思维活动的系统工程,主要涉及动力系统、声源系统和共鸣系统三个要素。从声学原理上讲,任何声音的产生都是有弹性的物体在一定外力作用下的产物,歌声也不例外。歌唱发声的动力是气流,这就要求我们对歌唱的呼吸要有充分的科学性认识;声源系统主要包括声带和喉器,声音在此形成,对它的操控与训练必须符合发声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等生理学原理;共鸣系统主要包括胸腔、口腔、头腔等,如何充分运用这些器官来美化音色、扩大音量,必须符合共鸣的物理学原理。

(一)呼吸教学的科学性分析

俗话说:气是声之本,无气便无声。科学的呼吸运用是学好声乐的基础,只有充分了解并掌握好呼吸的技巧,才能学好歌唱。良好的呼吸运用实际上就是通过科学的训练,做到歌唱中能自如地控制呼吸器官的能力,以实现气息的保持、通畅与流动。

对于呼吸,目前传统提法主要有: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联合呼吸等。这些提法因定义较为模糊又缺乏具体的操控步奏,很难让学习者理解掌握;并且笔者亦常在各种网站及杂志上看到腹式呼吸和胸腹式联合呼吸的拥护者各自发文抨击对方的不科学,令学习者常常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从人体的生理角度来看,笔者以为“横膈膜呼吸法”更能体现歌唱呼吸教学的科学性。

横隔膜是将人的腹腔和胸腔分隔开的膜状肌肉,它随着呼吸运动而上下运动,通过膈肌的一张一弛,帮助肺吸入呼出气体。歌唱的呼吸是胸、腹、腰、背等肌群协调用力来完成的,如果将呼吸的支点放在横膈膜上,不仅可使呼吸肌群的用力更易协调统一,而且歌唱所需的不断变化的气息深浅大小更易得到控制,同时结合丹田的控制发力来达到呼吸的灵活运用。伟大的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比运用婴儿的呼吸来歌唱更科学的方法了!”婴儿刚出生时,由于胸肌尚未发育完全,他(她)的呼吸全靠横膈膜的运动来完成,我们观察婴儿呼吸时会看到他(她)的腹部持续地起伏,这个就是横隔膜的作用。运用横隔膜呼吸,呼吸的程度不仅是最深的,而且是可控制的。因此,从人体的生理学角度来看,这种呼吸的方法是最科学的。

(二)科学认识发声器官

声带和喉器是歌唱的发声器官,声音的产生是由声带的振动开始的。声带的松紧、振动的频率、振幅的大小、喉器位置的高低、声门打开的大小以及喉管的状态等都直接影响着歌唱的发声质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获得美好的歌声,就必须调整好声带与喉器的状态。要调整好这一状态,必须做到以下两点认识:

1.正确认识声带。

声带分为真声带和假声带,真声带是发声器官的主要结构,由声带肌、声带韧带和粘膜三部分组成,左右对称。真声带张开时,出现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裂隙,称为声门裂,空气由此进出。发声时,两侧声带拉紧、声门裂变窄、甚至几乎关闭,从气管和肺呼出的气流不断冲击真声带,引起振动而发声。在喉内肌肉协调作用下,使声门裂受到有规律性的控制。假声带又叫室带,是长在真声带的上方的平滑肌,它与人们常说的假声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被戏称为假的声带而已。歌唱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真正意义上的歌声都是由真声带的不同状态发出的。

2.正确认识喉器。

喉器是歌唱的重要发声器官,它由会厌软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及勺状软骨以及甲杓肌、环杓肌、环甲肌等组成。这些软骨主要起固定和协调作用,主要的运作均由肌肉来完成。声带位于喉器内,通过呼吸作用和喉器内各肌肉群的协调运作,拉动声带变化使之振动发声。其中甲杓肌起自甲状软骨前角的后面,止于杓状软骨的外侧面和肌突,下部肌束位于声襞内;它的收缩能使声带松弛变厚,对来自肺部的气息压力产生较大阻力,从而激起较多泛音,致使嗓音低沉且较响,俗称重机能。环杓肌包括环杓后肌和环杓侧肌。环杓后肌起自环状软骨板后面,斜向外上方,止于同侧杓状软骨的肌突,其作用可使环杓关节在垂直轴上回旋,开大声门,并使声带紧张。环杓侧肌起自同侧环状脆骨弓双侧上缘,止于杓状软骨肌突前方,紧缩时使声带突转向内而封闭声门。环甲肌收缩,把声带拉长并变薄,俗称轻机能。在歌唱中,中低声区重机能起主要作用,而到了高声区,轻机能就要起主要作用了,倘若处理不好轻重机能的关系,就会导致声区转换出现问题。不同的声区,轻重机能所占的比重是不一样的,要想唱好歌,一定要协调好轻重机能的平衡。

(三)共鸣教学的科学性原理

所谓共鸣从物理学上看,是指物体因受到振动而发声,这种声音又传导到其它物体上,引起了其它物体共振的现象,从而加强原物体的振动,这种现象在声学上被誉为“共鸣”。歌唱共鸣形成的过程是:声带震动发出的声音(基音),这个微弱的基音传导到人体的共鸣腔后(人体体内有许多可以产生共鸣的固有空间),引起了其他腔体的共振,使基音得到扩大与增强,从而使声音更加丰满、圆润、有色彩,这种得到其他腔体共振的声音即为歌唱的共鸣。

从生理构造上来看,共鸣可分为胸腔共鸣、口腔共鸣及头腔共鸣三大部分。胸腔共鸣是指声带振动激起气管内空气柱振动而传导到肺再波及整个胸腔引起共振产生的共鸣,主要起扩大低音频率的作用。这里我们应该注意的是:低声区的发声是以胸腔共鸣为主,并不意味着其他共鸣系统都不用。唱低音时,胸腔共鸣是主要共鸣器官,可以起到扩大声音穿透力,增强音响效果的作用。此时如能得到其他共鸣腔体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防止声音暗哑沉闷,让发出的声音纯厚而清亮。

口腔是高音和低音的中间衔接区,它的共鸣区域包括口腔、咽腔和喉腔。口腔共鸣是声波在喉腔、咽腔和口腔中共振产生的共鸣,它的共鸣主要是通过空气来传导。基音通过气息的传送,使声波沿着喉腔、咽腔向硬腭的上齿背方向推送,在口腔的前上部分引起振动,声音在硬腭前部集中反射,这时兼有鼻腔打开、畅通的感觉,这种共鸣使声音产生明亮靠前的效果。这是一个可变共鸣腔,其中咽腔起了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决定了音质的优劣,同时口腔共鸣也是决定歌唱咬字吐字是否清楚的关键部位。

头腔共鸣产生的位置是在鼻腔及其上方,包括鼻腔及窦部各空间,有额窦、筛窦等,共鸣腔体属于固定空间。我们知道:凡是充满空气的地方都可以产生共鸣,然而除了鼻腔外,其余头腔部分并非充满空气的腔体,为什么也可以引起声音的共鸣呢?原来,这是利用了物理学上的骨传导原理,共鸣不仅可以通过空气传导还可以通过固体传导。歌唱时由于软腭紧贴住后咽壁,阻断了口腔与鼻腔的连接,空气无法传导到鼻腔及头部,声波的振动通过硬腭传导到鼻腔,从而引起鼻腔共鸣;同时骨传导作用与音高相结合,声音响度得以继续加强,这种共鸣色彩明亮,集中而柔和。演唱时要注意打开颌关节,减轻下颌重量,感觉骨室有轻微振动感,眉心处也有微振感,依靠咽壁的力量与硬腭的传导使声音进入头腔,形成共鸣。这种共鸣要细心体会,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歌唱发声教学中,要巧妙地运用各种共鸣的比例,并按照各声区的要求进行必要调整,才能唱出美好动听的音色。音色的“明”和“暗”,是歌唱色彩的基本表现。胸腔共鸣是声音的根基,口咽腔共鸣决定着音色的变化,头腔共鸣对音色的明、暗起着调节的作用。因此,在歌唱中一定要细心体会共鸣的运用效果及音色的变化。

三、歌唱科学发声的重要意义

通过对歌唱发声的生理构造、发声要素及科学原理的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良好的歌唱离不开科学性的运用。其中,呼吸是歌唱的基础,稳定而积极的呼吸是良好歌唱的保证;发声器官是歌唱的枢纽与阀门,它是可调节的,合理而稳固的发声状态是获得优美、动听的声音的关键;同时,共鸣是歌唱发声的结果,饱满而丰富的共鸣是科学发声的结果。

歌唱是艺术,同时也是科学。我们要把歌唱发声的教学置于具有可靠科学原理的生理学、物理学和声学之上,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歌唱学习变得更加具体,更易于学习者的理解和接受,歌唱发声教学的科学性正是顺应了科学时代的发展,符合了人类社会精神文明进步的需求,适应了歌唱者的生理实际,揭示了歌唱发声的本质及规律。在歌唱发声学习中,只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对于我们顺利进行歌唱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声带胸腔科学性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食管癌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时机探讨
岩土工程勘察土工试验数据科学性及准确性的提升
胸腔积液中CRKL的诊断价值
声带常见疾病的应对方法
声带息肉症状表现
声带常见疾病的应对方法
长颈鹿为何是哑巴
论《中华通韵》15韵部的科学性
说话写句要注意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