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中发展多式联运的意义与作用

2019-09-10本刊编辑部

大陆桥视野 2019年8期
关键词:运输成本干线枢纽

文/本刊编辑部

近期,随着《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0)》的发布,纳入《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的相关城市正积极编制所承载的各种类型的国家物流枢纽方案,国家物流枢纽成为物流领域的新热点和物流业发展的新动向。国家物流枢纽是以“干线+枢纽+网络”为基本运行方式的国家层级的物流基础设施,那么,依托枢纽如何打通与其他枢纽(尤其是跨区域枢纽)之间的干线运输通道,成为国家枢纽建设的重要任务,以及枢纽建设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志。

国家物流枢纽是国家顶层的物流网络支点,也是区域性物流服务要素聚集的重要场所和载体,跨区域的运输服务组织是其基本功能。因此,从物流枢纽作为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转换场所这一基本特性出发,枢纽之间的干线运输通道的形成,其本质是干线与支线的有机衔接的多式联运发展问题。

近年来,为实现降本增效和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作用,加快运输结构的调整和运输服务的升级,国家大力支持多式联运的发展,为此出台了大量政策措施加以推进,使得多式联运成为物流发展的重要任务和热点所在。

从多式联运的一般形态看,在完成全过程运输服务中,需要将各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起来,以便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实现运输方式的最佳组合,使综合运输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并不断提高运输效率。在传统运输模式下,由于运输场站等节点设施信息不畅、转换设施功能缺乏,导致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换装效率不高,且往往因增加搬运装卸环节,使得集疏运效率不高,并增加了运输成本。这就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多式联运干支结合的综合成本和全程一体化服务优势较难发挥,更使得我国多式联运在整个运输服务完成量中所占比例大大低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此外,从侧面也可以看出,运输服务在现状环境条件下,多式联运的市场竞争力不强,既缺乏成本竞争力也缺乏效率竞争能力。

为发展多式联运和发挥不同运输方式衔接对降低运输成本、调整运输结构和提高运输效率的作用,经济发达国家发展了以集装箱为基础的多式联运,运载工具和转换装置的单元化、集装化彻底改变了国际贸易格局和水陆、陆陆、空陆等多种形式的多式联运,我国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快多式联运的发展。

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的大背景下,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层面推进多式联运发展和规划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同时依托国家物流枢纽发展多式联运从方式和路径上与经济发达国家既具有相似性,又具有后发的特征和优势。

猜你喜欢

运输成本干线枢纽
至少节省40%运输成本!这家动保企业跨界做物流,华南首家专注于水产行业的物流企业诞生
基于熵权TOPSIS的高速干线物流卡车司机驾驶行为评价
橡胶粉沥青混凝土罩面在干线公路病害处治中的应用
工程项目施工准备阶段采购与运输成本控制研究
“六度之城”: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广佛全新湾区能级枢纽蓝图绽放!
枢纽的力量
枢纽经济连通发展动脉
枢纽经济的“三维构建”
关于FA36网络的配置与维护
FA36系统在民航系统中应用及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