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语教学中文化融合教学策略

2019-09-10李春雨

环球首映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化融合日语教学策略

李春雨

摘要:高校日語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与课外进行文化融合,在课堂中可以采用关联教学法、对比教学法、语句对比教学法、词汇对比教学法等,能够在增强教学趣味性的同时增加学生对日语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日语学习交流的平台,作为课内教学的补充。本文主要针对目前高校日语教学中文化融合教学目标,提出一些教学策略。

关键词:日语教学; 文化融合; 策略

一、文化融合教学的重要性

日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日语的用法、学会使用日语,更是文化与交际能力的教学。每一种语言背后都有其特别的文化背景,只有更全面的了解了其背后的文化,才能更好的使用这门语言,最终能够无障碍的进行沟通交流。如果学生只是掌握了日语的发音、语法,在使用日语时可能会出现难以正常沟通、产生误解的现象,因此,在学习好日语的基础语法、发音的同时,还应当掌握日语背后的文化。

二、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别

首先,知识文化的差别。知识文化上的差别主要是在政治、经济背景方面,如果学生在进行日语交流、日语阅读中缺乏对文化背景的了解,会导致交流、阅读的困难,在理解上出现偏差,甚至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在英语教学中增加文化知识相关内容,能够增加课程的趣味性,使学生对课程更加感兴趣,丰富课程内容。

其次,词汇文化。日语中,很多词汇背后的蕴意远比表面意思要深,因此,在日语教学中需要进行文化融合,让学生们了解词汇背后的寓意,从而更好的使用这门语言。比如日本的国花樱花,还会被用作比喻人生,虽然樱花的花期很短,但却开的十分绚烂多彩。所以,日本人希望人生能够像樱花一般,虽然可能短暂但要活得多姿多彩。从而日本人往往对于工作、学习都有拼搏的精神,在日常对话中,也会将樱花作为很好的象征。

其三,观念文化。在与人沟通时,不同人之间观念的交流和碰撞是交流的重点,这也是不同语言的交流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实则是观念和文化的交流。比如,日本人在聚会时往往习惯用“割り勘”,也就是汉语中的AA制,这背后体现着日本人不喜欢依赖他人,追求独立生活观念的体现,是一种大家可以不谋而合的正常社会现象。

三、日语教学中文化融合策略

(一)课堂内的文化融合

其一,关联教学法。在讲解日语词汇、语法的同时,教师应当第一时间对具有独特文化寓意以及独特文化现象的词语进行解释,特别需要对日语中所特有的词汇现象进行解释,让学生们在首次接触到这个词汇的时候就能够产生深刻的印象,并且记忆深刻。这样不仅能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升教学质量。

其二,对比教学法。在日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某种日语文化中所具有的现象与中文文化、西方文化进行对,让学生们了解本国文化的同时,学习世界文化的差异性。比如在学习天气、气候有关的词语时,教师可以告知学生日本人与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寒暄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中国人一般采用吃饭了吗作为打招呼的开头,而日本人见面打招呼一般是问候天气,这一习惯与日本的地理环境有关,由于日本四面环海,气候多变,农作物收成与天气息息相关,因此打招呼一般从天气开始。

其三,语句对比教学。日语教学中比较困难的一部分是日语的语法教学,相比于汉语、英语语法,日语语法比较复杂。由于语法的复杂性,仅仅通过发音、语法原理的讲解很难达到理想的授课效果,教师应该深入分析日语语句的结构,讲解其背后的文化背景,避免学生用中式的思维学习日语。比如,教师在讲解主动与被动句的知识点时,不仅需要讲解主动句与被动句的用法,还需要对比汉语中主动被动句式,避免学生用说汉语时的思维学习日语。同时在讲解和梳理的过程中,还需要重点关注这句话背后所隐藏的背景文化和态度。

其四,词汇对比教学法。无论在何种语言中,词汇都是构成语言的基础,也是承载这一语言文化的重要介质。在日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某些具有日本文化特色的词语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些词汇能够体现日本人与中国人在行为处事以及思维方式上的不同,是日本文化的重要体现,要从多个角度加深学生的印象。比如“龟”作为一种生命周期长、生存力强的生物,在日本是一种具有良好寓意的生物,人们不避讳说龟,甚至还有很多人崇尚、喜爱龟。而在中国则不同,与龟相关的词汇很多具有负面的含义,在中文语境中不能频繁使用的词汇在日语语境中却有着全新的含义。

(二)日语教学课外的文化融合策略

日语教学中,在课堂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做到文化融合的教学效果,但如果同时辅之以课外的教学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课外作为第二课堂能够引导并且帮助学生在课外时间组织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日语运用方面的理解,并且如果活动中能够有日本同学或者教师参与进来,能够更好的达到文化融合的效果。比如可以通过日语角、编创日语短句等形式开展课外活动,教师还可以再学生间开展日语演讲大赛、日语唱歌大赛、日语知识竞赛等形式各样的活动,通过比赛让学生有动力去主动学习日语、了解日本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学生对日语的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中使用日语,还能够在课外通过日语进行沟通交流。

四、结语

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虽同属于亚洲文化,但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两国的文化发展方向出现了不同,不论是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还是价值观念上,中国人和日本人都有着很大的不同。为了更好的了解日本文化,更好的学习日语,也为了更好的将中国文化弘扬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学生在学习日语的同时必须重视文化的学习,教师也必须重视在课程中增加文化融合的教学内容。这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精通一门语言,让学生了解日语背后的文化,进而更好的理解、运用日语。

参考文献:

[1]刘珏.日语教学中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文化导入——以“中日同形词”为例[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 (5):66-68.

[2]万晴.论高校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 (3):45+48.

猜你喜欢

文化融合日语教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析儒释文化融合对石恪绘画的影响
知识型新移民文化融合的内容及途径分析
日语借词对汉语及日语教学的影响分析
浅析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日语教学中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体系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比较法在日语教学应用中的误区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