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交水稻新组合千乡优677品种特性及制种技术

2019-09-10李小艳冯玉龙王权王海鹏蒋李何

今日农业 2019年9期
关键词:制种技术杂交水稻

李小艳 冯玉龙 王权 王海鹏 蒋李何

摘要:千乡优677是用千乡654A与内恢3477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2017年6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该组合具有高产、穗大等优点。介绍了其高产栽培和制种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合理安.排播期,培育壮秧,科学管理,花期预测及调节,综合防治病虫害和科学喷施“九二0”等。

关键词:杂交水稻;千乡优677;制种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千乡优677是四川正达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合作,千乡654A与内恢3477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千乡优677在四川省内江市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48d左右,分蘖力中等,株型适中,熟期转色好,千粒重28.1g,平均产量8.40thm2,2018年,在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石子镇安排千乡优677制种,平均产量3t/hm',最高产量3.75t/hm2,获得较高制种产量。

1亲本特征特性

1.1千乡654A特征特性

千乡654A是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以宜香1号为主体抗源,采用稻瘟病抗性鉴定手段、育性观察与检测、广泛测配鉴定、花器性状观察等育种方法,以育成高抗、高配合力、高异交结实性合为一体的新不育系为目标育成的三系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配合力强,异交结实率好,抗稻瘟病等特性,在内江4月上中旬播种,播始历期88~90d,平均株高88cm;叶鞘、叶耳、叶枕、柱头、颖尖均为紫色,叶舌二裂白色;平均穗长23.6cm,穗着粒175粒,保持系千粒重25g。2015年通过四川省技术鉴定。

1.2内恢3477特征特性

内恢3477是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从“镇恢084”与“内恢182/自育中间材料J-13//自育中间材料93078-22/自育中间材料92211-72”中系选的“01040-.5-1-2-1”杂交,经系谱选择优良单株,从F4开始经配合力鉴定选育而成的三系恢复系。其遗传性状稳定,农艺性状整齐一致,恢复力强,配合力好。在内江3月中下旬播种,全生育期142d,主茎叶片数15~16叶;平均株高110cm,剑叶直立、内卷,叶片、叶鞘绿色,叶舌、叶耳、叶枕、柱头、颖尖均为白色;平均穗长22.9cm,穗着粒167粒,千粒重26.5g,長粒形。2015年通过四川省技术鉴定。2千乡优677特征特性

2.1农艺性状

千乡优677在2年区试中全生育期148.8d,比对照冈优725迟熟0.2d。分藥力中等,株型适中,叶鞘、叶耳、叶枕、柱头、颖尖均为紫色,熟期转色好。株高121.7cm,有效穗204万/hm?,穗长25.2cm,每穗总粒数192.8粒,结实率83.6%,千粒重28.1g。

2.2稻米品质

千乡优677于2014-2015年参加四川省水稻迟熟组区域试验,其品质测定结果为:糙米率80.8%,整精米率52.6%,长宽比3.0,垩白粒率55%。垩白度8.4%,胶稠度76mm,直链淀粉含量15.9%,蛋白质含量7.4%。

2.3抗性表现

2014-2015年四川省2年区试,千乡优677叶瘟最高级分别为5级和6级,颈瘟最高级分别为7级和5级。2016-2017年资中2年田间鉴定,千乡优677稻瘟病综合指数分别为3.8和4.5,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

3栽培技术要点

3.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在四川海拔800m以下的区域宜于3月上、中旬播种,秧苗5~7叶时移栽,大田用种量15.0~22.5kg/hm2,培育多蘖壮秧。

3.2适时移栽,适当密植

该品种在秧龄25~30d移栽,每穴栽2~3粒谷苗,一般每公顷栽15-18万窝,窝基本苗7~9苗,公顷最高苗控制在240万~270万左右,公顷有效穗200万~230万为宜。

3.3科学管理

按照“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的用肥原则,整个生育期该品种尿素的施肥量控制在150~225kg/hm2、高磷钾45%复合肥225kg/hm2、过磷酸钙300kg/hm2,促进植株茎秆粗度和硬度的生长,预防倒伏。水分管理要做到前期浅水灌溉,后期干湿交替。坚持药剂浸种,秧苗带.药移栽,根据当地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做好各种病虫害防治。【1】

4制种技术要点

4.1科学选择制种基地

制种田块要求连片平整,阳光充足、地势平整、排灌方便、地力肥沃。【2】空间隔离要求在抽穗扬花期500m范围内无其他水稻抽穗杨花;茬口上要求制种田块和秧田田块上季无水稻种植。

4.2播种安排

四川区域安排在7月上旬-8月下旬抽穗,此时温度湿度合适,有利于千乡654A颖花地张开,也有利于内恢3477花粉活力的保持及杨花散粉。千乡优677在内江地区制种,父本可分1期播种或2期播种。1期播种时父本在母本播种后3~5d播种;2期播种时父本宜在母本播种后4d播第I期,7d后播第I期。

4.3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播种后田间做好田间管理,培育壮秧。母本秧龄在25d左右开始移栽。按照父、母本行比2:10栽培,母本株行距16.7cmx20.0cm,窝栽4~5苗;父本假双行,形成丁字形,与母本行距26.67cm,每窝栽2~3苗。

4.4科学施用“九二0”

千乡654A对“九二0”钝感,在抽穗5%~10%按20g/hm2左右微促,隔天后按105~130g连续处理2d;第二次对父本追施“九二0”一次,建立优良授粉姿态。在第一次施用“九二0”后开始安排每天2~3人工辅助授粉,阴天适当延迟赶粉。

4.5防治病虫害,保证种子纯度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首先播种前要使用强氯精浸种,其次在第一次打“九二0”时可结合防治螟虫;再次在齐穗一灌浆期用专用药剂作好稻粒黑粉病的预防。

在制种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要确保种子的纯度。阿千乡654A异交习性好,在繁殖过程中,对田间杂株要及时、全面观察,发现杂株连兜拔除。

参考文献:

[1]王权,蒋李何,冯玉龙,等.高产优质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千乡优616[J].杂交水稻,2018,33(6):75-76.

[2]李小艳,蒋李何,冯玉龙,等.抗稻瘟病大穗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千乡优416[J].杂交水稻,2018,33(1):79-81.

[3]杨振林,吴险峰,方忠坤,等.水稻三系不育系广香5A的高产繁殖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7):215.

作者简介:李小艳(1990-),女,四川宜宾人,助理研究员,硕士。

猜你喜欢

制种技术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制种花期相遇问题浅析
不同杂交水稻播始历期与结实期对播期的反应差异研究
水稻品种欣香优1068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华两优2890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发展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