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流行因素分析及防控技术
2019-09-10唐小毛
摘要:自21世纪70年代中后期杂交水稻推广之后,稻粒黑粉病在水稻制种田危害也逐渐严重。通常来讲一般年份影响产量约为10%,如果是重发年份约影响20%的产量,严重影响着水稻制种高产稳产。水稻是中国的重要粮食作物,要想有效提高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必须要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和质量,所以本文基于此背景下查阅相关资料和报道,为了有效防治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进行了调试与调查,发现对其发病规律有一个初步认知,所以本文探究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的发生规律以及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等综合性防治方法,旨在有效提高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切实提高社会效益。
关键词: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流行因素;防控技术;农业防治;化学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11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分析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在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发病率十分普遍,主要原因在于水稻不育系张颖角度逐步加大,并且时间较长,水稻颖壳闭合存在不;严密情况,以及柱头外露率相对较高,所以病菌及容易侵人而严重感染谷粒。病菌菌丝会借助雨水或者是气流等方式传播花器,从柱头人侵,然后在水稻花器的子房内蔓延,从而产生黑粉孢子,导致整个籽粒失去经济价值。如果在杂交水稻制种生产过程中在扬花期间如果遇到大雾或者是雨天、雾霾天气等各类不良天气会导致发病率十分严重,灌阳县春季制种一般发病率约为5%~10%左右,秋季制种发病较严重,严重的可达20%,由于发病率较高将会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与质量,大大降低水稻的经济损失。
1水稻稻粒黑粉病理论概述
水稻稻粒黑粉病也称之为黑谷病,属于杂交水稻制种重要病害。产生该病的原因,在于由于真菌人侵而感染导致。由于稻粒黑粉病病菌会在水稻的杂交亲本开花期萌发出黑粉孢子,黑粉孢子会随着水珠与气流侵人花器,从而阻碍米粒形成。水稻如果感染倒立黑粉病会产生如下几种发病症状:虽然在水感染黑粉病之后,水稻米粒外表如其他正常水稻一样,但是米粒却出现黑色和暗绿色虽然和青粒相似,但是水稻的病粒却十分松软,在成熟之后经过雨淋之后颖壳开裂,在收获过程中,由于病粒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会破裂,导致真菌和孢子对健康的水稻种子产生黏附,也会对其他的种子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2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病流行因素
2.1水稻感染稻粒黑粉病轻重与亲本有关
分析水稻稻粒黑粉病的侵染情况能够看出,侵染黑粉病的严重情况与杂交水稻制种母本不育系的生理特点与开花习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杂交水稻制种母本开花时间较长,颖壳张开角度过大,外露率相对较高,将会极容易感染。相比较水稻制种父本恢复系很少产生黑粉病。分析原因在于恢復系与不育系的生理特点和开花体系有较大的差异,恢复系的开花时间较短,并且引壳张开角度较少,在恢复系的柱头极少出现外露情况,所以也大大减少了黑粉病孢子对于水稻恢复系的感染。据多年实践和调查,珍汕97A、V20A、冈46A、GD-5S、协青早A等不育系感病较轻,金23A、I优A、中9A、培矮64S、农IS等不育系感病较重。
2.2不良气候因素容易导致水稻感染黑粉病
分析杂交水稻制种的研究表明,如果在制种过程中遇到不良气候因素,例如高湿天气或者是连续阴雨天气,缺乏光照,极容易产生稻粒黑粉病。所以在水稻的制种抽穗扬花过程中,如果遇到连雨天,会给黑粉病病菌孢子的萌发提供条件,将会大大加剧孢子对水稻的侵染。
2.2.1抽穗扬花期降雨与病害发生关系
2014年本人在灌阳县灌阳镇秀凤村制种基地株两优402制种田中开展了人工模拟抽穗扬花期降雨对病害发生的影响试验。设不喷水(天气晴好)、授粉前喷水(授粉前降雨)和授粉后喷水(授粉后降雨)3个处理,处理间用薄膜隔离,成熟期取样考种。结果表明:不喷水(天气晴好)病粒率最低,平均为5.8%,授粉前喷水(授粉前降雨)病粒率其次,平均为9.6%,授粉后喷水(授粉后降雨)病粒率最高,平均为15.2%。抽穗扬花期降雨一方面极有利于厚垣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和分生孢子人侵感染发病,另一方面由于降雨,田间温度低,湿度大,导致不育系开花时间更迟更分散,影响父母本花时相遇,延长母本颖花张颖时间,增加病菌侵人机会。
2.2.2穗层高度与病害发生关系
2013年本人在灌阳县灌阳镇上王村制种基地淦鑫203制种田中开展了不同穗层高度稻粒黑粉病发生程度调查,随机五点取样,每点取5株。调查结果表明:遮蔽严重,通风透光差的下部穗层病粒率18.3%,中部穗层病粒率10.9%,通风透光好的上部穗层病粒率6.7%,因此,发病轻重除亲本生理特点与开花习性有关外,与田间遮蔽程度、株间湿度以及通风透光有很大关系。
2.3栽培管理方式不科学容易产生黑粉病
由于水稻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氮肥作为水稻栽培的基础性肥料,水稻在生产过程中在合适的湿度和养分中较为旺盛,所以在种植水稻时要增加田间的湿度和肥料,使水稻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增强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由于水稻在发病时自身抗病能力较弱,植株不够健壮,经常是诱发黑粉病的重要原因,所以在栽培和管理的过程当中要提升水稻栽培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使水田的水能够适中,形成健康的成长环境。使水稻能够在稻田当中健康的成长,有效抵抗稻粒黑粉病。
在杂交水稻制种中栽培密度过大,不适时晒田控苗,易使群体失控,通风透光性变差,湿度增大;氮肥使用不当,过量过迟,导致茎秆细嫩,群体抗性变劣,无效分蘖增多,通风透光性不良以及花期相遇差,父本花粉量不足等。因此,栽培管理方式不科学有利于稻粒黑粉病的侵染危害。
3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防控技术
3.1亲本种子灭菌处理,定期轮换制种基地
将精选之后的水稻亲本种子用8%的盐水进行选种将漂在水面上的黑粉病例进行淘汰,将剩余的种子用清水进行浸种,在春季约浸泡6h,秋季约浸泡4h,在此之后用20%的强氯精可湿性粉剂以500倍的溶液进行稀释浸种约为6h。在此之后应用清水进行洗净催芽,有助于减少黑粉病带人秧田也可以对易感染病组合制种,在一季节之后轮换为其他制种基地。通过此类方式能够有效减少黑粉病入侵稻田,并且要确保稻田选择风力好且阳光充足,早晨起雾并且易于早收的田野。
3.2合理适用穗肥,营造水稻健壮群体
是否能够科学合理的施肥,对于水稻的病虫害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进行肥水管理营造强壮群体,有助于增强水稻的抵抗能力,这也是水稻预防病害的重中之重。在水稻穗肥阶段进行施肥必须要充分重视水稻的叶色以及土壤肥力,根据实际情况,然后明确施,肥的用量以及种类,切记不要过量施肥,并且要重视磷肥和钾肥进行搭配释放。在通常情况下,对水稻进行施肥,每公顷约用60kg的尿素并且加人112.5~150.0kg的氯化钾,在前期如果磷肥不足会导致稻田存在营养不良情况,并可以进行磷肥补施,每公顷约补施225kg,当水稻的叶色呈现绿豆青状,并且叶短而直便达到施肥目的。在此过程中,如果施用过量的氮肥会导致花期有所调整,容易出现叶色过于浓绿,导致叶片过长,但是却不容易长大,群体存在遮阴情况,在水稻的抽穗后容易产生病害。如果在孕穗阶段缺少氮肥会导致叶色发黄,并且出现老化苗的情况,导致水稻包颈严重难以达到理想的穗层高度,并且湿度较大,也会加重水稻的病虫害。
3.3强化父本栽培,切实提高父本花粉量
水稻在栽培的过程当中,要按照栽培科学的管理技术进行栽培。通过营造健壮的父本,使父本能够去被充足的花粉量。在栽培的过程当中,通过合理的配置化肥量,实现花粉均匀分布父本与母本,通过1:6或1:8的方式培育更多的幼苗,合理地开展施肥提高苗木的生长效率和质量,通过合理安排父母本种植和插播的日期,确保父母本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开花。
3.4加强田间管理,重视母本抗病栽培
提高母本的抗病虫害栽培能够有效地增强水稻的黑粉病抗病能力,所以在管理过程中要利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加强田间的管理,通过增加水肥,实施科学的施肥策略,适当地增加追肥效率,避免植株生长过旺。在植株的抽穗时期,通过适当地让太阳照射田地,起到杀菌灭毒的作用,利用科学的管理措施,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从而减轻植株的病虫害发生几率,有效地增强植树的健康成长。
3.5合理喷施920,有效改善穗层结构
在水稻栽培和种植的过程中,通过科学的喷施“九二零”能够有效地改善穗层结构,在喷施过程当中通过对水稻植株的特点和结构进行适量地喷施,使穗层高度能够更加均匀,增强穗层的通风度和透光度,保持一定的湿度,从而抑制细菌和病虫害的发生侵入。
3.6化学防治的时期和技术
在抽穗前1~2d和在盛花末期的下午可每667m2用20%三唑酮乳油80mL,或17%三唑醇可湿性粉剂100g,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70g等兑水50kg喷雾。
4结语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能够看出稻粒黑粉病属于较为常见的水稻制种病害,严重影响着水稻种子的产量及质量。所以在水稻制种过程中,必须要对种子进行灭菌以及肥水管理,通过科学喷施920以及化学防治等各项措施有效防治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
参考文献:
[1]康艳琼,李勇,李开平.杂交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J].杂交水稻,2010,25(2):19-21.
[2]陳立云.两系法杂交水稻的理论与技术[J]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247-248.
[3]李淑若,陈伟林.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流行因素分析及防控技术[J].水稻培育,2018(12):221-222.
[4]陈凯旋.杂交水稻抑制黑粉病发生的防控措施[J].杂交水稻抗病,2016(5):145-146.
作者简介:唐小毛(1966-),男,广西桂林市,大专,农艺师,研究方向:杂交水稻制种及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