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通”在探索中前行
2019-09-10李兆锋
李兆锋
摘要: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实施过程中,学校的重视程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通过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空间活跃度分布极不平衡,活跃度为零的学校大量存在。为此,应加大对校长、老师的通识培训力度,增加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考核的权重,从思想上、制度上扭转重建设、轻应用的现状,把应用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命题。
关键词:“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重建设,轻应用;结构性问题
“网络学习空间”是学生、教师、管理者、家长等多个主体之间进行交流、分享、沟通、反思、表达、传承等活动的载体。“网络学习空间”既指网络虚拟学习环境,也指个体能够存储知识、分享知识的物理空间。
2012年,在第一次全国教育信息化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家确立了教育信息化核心工程中“三通两平台”的重要抓手位置。“三通”,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以下简称“人人通”)。“两平台”指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如今,教育信息化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14年底,河南省孟津县所有学校(包括教学点)全部实现光纤宽带进校园,交互式电子白板班级覆盖率超过95%,基本实现了“校校通”和“班班通”。2016年10月,“乐教乐学·人人通”平台开始部署。经过两年的实践,“网络学习空间”注册率达到95%以上,应该说“人人通”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一直存在,主要表现为:在建设上,重硬件,轻软件,应用环境与应用资源不同步;在应用上,重学科知识教学,轻综合育人体系建设。“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一、“网络学习空间”被严重边缘化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知程度参差不齐,导致“三通”的建设和应用严重失衡。“校校通”“班班通”是政府主导的基础建设工程,有硬指标可以量化,受考核体系制约,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快速推进,实施效果非常明显。而“人人通”平台是企业自主建设项目,是教育部门的可选择性合作伙伴,这就导致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被动参与,很大程度上是为“应付交差”,缺乏积极参与的动力。首先,从投入上看,孟津县为实施“校校通”工程,在校园网建设方面投入400余万元,每年上网费60余万元;实施“班班通”工程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运行维护每年还要持续投入50余万元;而“人人通”基本上是零投入,相关各方都没有紧迫感,缺乏责任感。其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对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直接有关的“校校通”“班班通”比较重视,对“人人通”的认识失之偏颇,往往把“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与校讯通、微信做对比,把“人人通”看作是家校沟通平臺,以布置作业为主,其他应用基本不去触碰,认识不到“网络学习空间”对学生成长、家校互动及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意义。
二、“网络学习空间”部署很快,应用推广则存在结构性问题
“人人通”平台为了适应不同的应用群体,解决教育教学中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多种需求,设置了很多功能模块。以“乐教乐学”人人通平台为例,教育局、学校可以轻松创建资讯门户,创建区域资源中心,开展各类网络活动;教师可以方便快捷地发布学习通知,随时随地获取海量的教学资源,随时将学习资料、班级动态、学生荣誉放到班级空间中;学生可以在平台上通过在线作业、微课、趣味学习等模块,巩固知识内容,还可以参与学校、教育局举办的各类在线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互动;家长可以随时了解学生在校学习、参加活动的各种情况,及时与老师和其他家长进行交流。可以说,“人人通”是综合性的家校共育平台,整合了海量的教育教学资源,涵盖了教书育人的各个方面。
我们通过系统对“人人通”平台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了以下四大问题:(1)各个学段应用数据呈阶梯状分布;(2)区域发展不均衡,校际间差异大;(3)各应用主体的参与程度不均衡;(4)各应用模块的使用率差异很大。
(一)不同学段使用程度不同
在“人人通”的应用方面,高中、初中、小学三个阶段有很大的不同。
高中阶段,绝大部分学生住校,学生被严格禁止持有手机,一切教学活动围绕着高考进行,“人人通”应用率最低。初中方面的用户情况亦不容乐观,有7所初中基本没有参加任何活动。另外,大部分初中生也住校,在“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下,他们也基本上没有接触网络和移动学习设备的条件。小学阶段最活跃,一个月内发布学习通知12502份,收到学习通知599783人次,阅读401006人次;8414人参与“才艺秀”,发布作品13668件;官方组织活动64次,772人次参与,发布作品817件。
(二)区域发展不均衡,校际间差异大
以局属小学、镇中心小学和高中为样本,我们做了一些调查。
横向比较表明,各所学校之间对待同一事物的差异也相当大。应当指出,这种差异与信息化的大环境关系不大,因为当前孟津县所有学校的信息化硬件条件基本处于均衡状态。2019年,孟津县还搭建了教育局域网,所有成建制学校光纤专线带宽达到1000MB;哪怕是教学点,接入教育局域网的光纤专线带宽也有100MB,接入互联网光纤专线带宽达20MB,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宽带网络校校通。成建制学校的所有班级还配备了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设备,所有教学点至少有一套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设备,确保每间教室都能上网。教师办公备课用计算机方面,所有中小学校都建有信息化教室,师机比达到1:1。因此,信息化环境在“质”的方面是无可挑剔的,所差的主要是学校对网络学习空间的认识及教师个人信息技术素养的高低。
(三)应用主体参与程度不均衡
从用户活跃度(活跃用户是指每周至少三天登录一次平台,每次登录后的使用时间不少于2分钟)方面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教师、家长参与度高,学生参与度低。结合表2及表3,我们可以看出家长及学生的活跃程度与教师的活跃程度基本上呈正比关系。
(四)各种应用模块使用率不均衡
从相关统计数据来看,“学习通知”用得最多。半个月内(2019年2月24日—3月10日,范围:孟津县)系统发布学习通知7186次,收到学习通知343548人次,阅读学习通知230031人次,平均阅读率69.55%。其次是“才艺秀”。系统上传才艺秀作品8556件,参与人数5302人。应用次数垫底的模块为“通告”和“快拍错题”:通告发布14次,阅读1914人次;快拍错题23道,上传人数13人次。各功能模块的应用对象不同,参与主体不同,使用频率也就不同。
三、不断创新应用,分区域,分步骤,稳步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网络学习空间”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应用,是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工程之一。根据我们的实践,实施“人人通”,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一)充分认识“人人通”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应用
在实际中,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甚至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往往把“人人通”平台看成是一个社交平台,与微信、QQ平台一样,互动耍宝,而没有去深入研究“人人通”的教学功能、家校互动功能、空间沟通功能。当信息化教师向大家介绍“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平台的教学功能时,大部分人都感觉枯燥无聊,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这就影响了“人人通”的活跃度。“人人通”是信息化环境下调动各种资源教书育人的综合性平台,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应用支撑,与微信等社交平台存在本质的区别。首先,“人人通”是网络空间,与其他物理空间一样可以存储学习资料、学习成果等;其次,“人人通”平台集成了教学、活动管理模块,可供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和其他趣味活动;再次,“人人通”整合了海量的教学资源,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人人通”是有条件互动平台,可以在提前设定的空间之间进行沟通,有效管控交流内容,是一个可控的绿色平台。
(二)完善网络环境,提高教师、学生、家长使用的便利性
“人人通”实施的基本网络环境必须是:网络覆盖到人人,人人都有上网的终端设备。当前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校园还没有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导致校内使用有盲区,个别地方上网速度慢;二是上网终端设备少,尤其是学生没有上网终端。小学生还可以在放学后使用家长的手机登录“人人通”,中学生大部分住校,手机能否进校园还是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没有学生的广泛参与,“人人通”难以发挥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导致应用难以普及。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数字校园建设逐步完善,电子书包进校园趋势必将带动“人人通”的应用。
(三)加强培训,提高教师、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在教育信息化各项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当前大部分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远远落后于设备和教学应用的发展。由于教师编制的限制,大部分学校师资配备不足,在任教师们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从理论上说每一项新技术的引入,在前期都会增加教师们的负担,这种负担必然严重阻碍“人人通”的普及应用。对学生和家长而言,基本上是被动地配合学校、老师的工作,只要学校空间、班级空间、教师空间活跃了,学生空间和家长空间自然会活跃起来。
(四)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
任何时候,教师都是教育工作的主力军,教书育人的大部分工作必须由教师来完成。一般来说,教师在目前的状态下工作是一件驾轻就熟的事,而“人人通”这一新生事物的引入,必然如同鲶鱼,打乱教师们习惯的工作节奏,势必使他们产生困惑和不适应。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教师活跃度高的学校,家长、学生就活跃,教师的引领效果非常明显。因此,确立教师在“网络学习空间”中的主导地位,是应用好“人人通”平台的关键。这就势必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对教师的培训,让教师理解“网络学习空间”的深度應用对教书育人的重要意义,明确各功能模块的具体任务指向,熟练应用技巧,降低工作难度,从而自觉自愿地担当起普及“人人通”的重任。
(五)适当组织区域活动,激发教师、学生、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除了“学习通知”,各种活动模块的活跃度是最高的。我们就应通过活动,有效地吸引教师、学生、家长的注意力,使其更好地了解平台的功能模块,逐步应用于教育教学。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强调:“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人人通”在部署和应用中存在的困难必将随着技术的进步、教育信息化的持续推进得到重视和解决。教育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但我们坚持在路上。
(责任编辑:吴延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