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欣赏的眼光发掘学生的闪光点

2019-09-10张玉基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闪光点

摘要:数学科课程是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基础科课程之一,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然而,不少学生在学习课程时会感到十分实力,经常因数学成绩不好而感到自卑。因此,教师对学生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需要用欣赏的眼光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能够有信心、有勇气开展数学学习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数学课程;闪光点;欣赏眼光

前言: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最微妙的一种接触方式。教师对学生开展教育工作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不同的学生。在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少教育工作者均会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定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学生成绩优异,那么这种学生就是“优等生”;学生成绩落后,那么这种学生就被评定为“差学生”。如此一来,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最终丧失学习的动力。这一现象在数学学习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需要积极用欣赏的眼光发掘学生的闪光点。

一、尊重对待每一位学生

在整个教学教学工作中,教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深入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首先就需要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具有双向性。尊重是教师开展各项教育工作的基础,教师只有做到尊重学生,才能够有希望获得学生的尊重。尊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基础。教师在教育教學或者是班级管理过程,需要尊重对待每一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无论是中等生还是后进生,在他们的身上均拥有其独特的闪光点。教师在教学过程如果因学生某项课程的成绩差,在教学过程就不尊重学生,一方面没有在学生面前做好榜样,另一方面也难以赢得学生的尊重。

例如,某个班级中有一位女生严重偏科,她的文科成绩十分优异,语文、英语的单科成绩每一此考试都是班级前十,但是她的数学成绩十分糟糕,每次考试排名都是倒数,该班数学老师就经常用“头上冒白烟”、“满脑子都是浆糊”来形容该女生,因为教师不尊重学生,导致该学生数学成绩止步不前,对数学课程产生严重的抵触心理,同时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在后期学习中还影响到她其它各科的成绩,班上不少学生受“向师性”的影响,争相效仿数学老师的做法,给老师、学生起外号,同时不尊重老师或者是其他同学的劳动成果,那名数学老师虽然非常喜欢班上的优等生,但是他最终没有获得班上任何学生的尊重。因此,教师尊重学生在整个教学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要,这不仅是教师发现学生身上闪光点的前提,更是教师提升自我魅力、自我价值的前提。

数学课程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学生在学习过程相对比较吃力,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均会产生严重的偏科现象。教师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尊重班上每一位学生,帮助班级上每一位学生树立自信心,使每一位学生均能够按照教师的引导积极主动开展学习活动。例如,在某个班级中同样有一位偏科严重的学生,该学生数学老师并没有因为学生数学成绩差而轻视这位学生,反而经常与这位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及时解答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各种疑难,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适时对学生进行鼓励,经常对她说“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你的语文成绩和英语成绩都十分的优秀,老师相信你在今后的学习中同样能够那么优秀的数学成绩。”学生并没有自己某一科中所存在的不足而感到自卑,反而寻找到今后的发展方向,在教师的鼓励与帮助下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最终获得优异的学习成果。那名学生以及班上的其他学生因老师尊重对待每一位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对那位也老师十分的尊重和感激。

二、科学评价每一位学生

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还需要科学评价每一位学生,以全名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使学生能够正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在传统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主要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严重忽视学生德育、体育、美育、劳育方面的发展,在教育工作中呈现一种不公平教育趋势。成绩优异的学生被分配到重点班,由优秀教师负责引导;成绩较差的学生被分配到普通班,有能力一般的教师负责引导。科学评价每一位学生是教师发现学生身上闪光点的重要办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不少中小学校纷纷实施全新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分别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的方法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与全面性。

例如,教师对学生某项课程的学习能力进行评分时,可从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三个方面着手,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在评估学生学习成绩时,将学生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结合到一起,确保阶段评价的有效性与客观性。教师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不仅能够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还能够为学生后期发展知名方向。

三、表扬鼓励每一位学生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接下来教师就需要运用表扬与鼓励的方式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激励,充分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拥有无限发展动力。任何人都需要来自外界的赞美,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均需要有赞美为其提供行为动力。学习是一个漫长而枯燥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经常会产生厌烦情绪,或者是被学习中的困难击倒。教师在教学过程,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准确把握学习的方向,在教师的表扬与鼓励下获取学习动力。

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用欣赏的眼光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首先需要做到尊重对待每一位学生,其次需要科学评价每一位学生,最后还要表扬鼓励每一位学生,使学生能够正视自我,明确自身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懂得取长补短以及扬长避短,从多个角度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意识,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获得无限的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姜杰.初中教育教学中差异化教学的思考[J].内江科技,2018,39(11):139+138.

[2]刘明礼.捕捉闪光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例谈核心素养之思维火花[J].华夏教师,2018(32):12-13.

[3]王旭东.差异化教学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3):35-39.

作者简介:张玉基(1979.07-),男,籍贯:广东高要,学历:本科,职称:小学英语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闪光点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利用绘本优化大班数学课程之浅见
让闪光点不被遗忘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通信专业应用数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我的闪光点
基于研究型大学视角下数学课程学习初探
足球比赛里的“排兵布阵”
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