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观察处理伤口

2019-09-10邵茂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0期
关键词:处理伤口原则

邵茂

[摘要]伤口多发于各个年龄段,伤口处理遵循科学的原则和步骤,正确的处理伤口,能够快速愈合,相反,如不及时科学的处理,严重的会导致截肢、脓性感染、破伤风等问题。对机体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通常大多数患者因出现不适来院就诊,会经常询问临床医师:“若出现伤口,该如何进行处理”。为解答广大人民群众疑问,本文重点讲解针对如何观察处理伤口,并在处理的原则和步骤上展开了探讨,详尽内容如下所示:

[关键词]伤口,处理,原则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6-0284-02

伤口主要特指人体受伤破裂的地方,发生部位为机体的皮肤、粘膜、肌肉等,因受到外力的冲击,如钢丝、刀片、玻璃、石头等锋利性物品划破肌肤,导致皮肤和软组织发生损伤,造成机体发生出血的现象。伤口多发于各个年龄段,对受伤者使用正确处理伤口的办法,能够使快速愈合,若不及时处理,严重者将会面临截肢,或者出现脓性感染、破伤风以及气性坏疽等,严重威胁其生命健康,因此需要对伤口进行细致观察,并做好一系列的处理措施,才可使快速伤口愈合,反之将导致患者伤口愈合很慢,使其饱受折磨,而良好的处理方式,可有效患者减轻疼痛,提高其舒适度。

1伤口的处理原则

1.1止血:可根据受伤者具体情况对其及时止血,若事发突然,可利用周边物品,如手帕、毛巾等,进行止血,使用方法如:将手帕折叠好,放置于伤口处,使用手掌按压伤口3~5min。而较小的伤口可等待自动停止流血后进行简单处理,如运用创口贴以及无菌棉球放于伤口处,将创面保护起来。如果流血过多,可使干净的毛巾包裹住较硬的物质上对人体流血的部位进行压迫止血,并拨打112,向医护人员说明事发地点以及出血情况。如果创口在四肢上,需要周边人员协助将其抬高,使其高于心脏,这样血就会慢慢止住。

1.2包扎:为受伤者包扎时,使用无菌纱布以及敷料,护理人员需做到动作轻柔、不触碰伤口、快、牢、准,尽量减轻其痛苦,要松紧合适,不可过紧,否则将会导致其伤口病情加重,并定时更换敷料,查看伤口有无发生红肿以及化脓等情况,必要时使用暴露疗法,及不包扎,将伤口暴露在外,但需定时换药,并做好抗炎措施。

1.3清洁伤口:对于较小的伤口可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流动冲洗,可使用小毛巾打湿轻轻擦拭伤口周围的皮肤,动作需轻柔,防止伤口受到刺激,再次发生流血,后使用镊子把伤口里的脏污清除干净,并使用碘伏清洁伤口(灭菌处理)。

1.4止血困难:若受伤者在经过10分钟以上的压迫止血后,血仍然无法止住,可使用医用绷带,它可以将无法闭合的伤口进行封闭起到保护的作用,但是需要每日更换伤口辅料,并保持局部的干燥与清洁。患者如果伤口过大,伤口边缘无法自行复原,那么就需要人工缝合,避免感染的发生。

1.5血痂:当受伤者伤口已经结痂时,不需要对其进行处理,不可用手抠、撕,因血痂相当于伤口的一层“保护膜”,可以防止污染物进入创面,如果这时用手去触碰伤口,而人体手上存在的诸多细菌,将会导致伤口化脓,因此当伤口结痂时,这往往代表伤口即将愈合,只需要耐心等待血痂自行脱落及司。

2伤口的处理步骤

(1)使用碘酒或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使用无菌棉签蘸取药液(碘酒、酒精),按照从里到外的顺序进行,切勿将碘酒、酒精倒人伤口,避免其受到严重刺激,再次发生出血。若伤口存在异物,那就需要仔细处理,可先取去较大的异物,后取出较小的异物,而处在伤口深部的异物不必强行取出,避免伤口受到刺激以及细菌进入伤口内。

(2)对于伤口较小者,可在其皮肤浅表涂抹红药水(红贡),但需要注意的时千万不可将此药液任何含碘的消毒液一同使用。对于伤口较大者,可使用无菌纱布以及敷料覆盖住伤口,后进行包扎(三角巾、绷带),如果遇到脏器组织膨出时,可利用干净的碗将膨出物扣住,后进行纱布圈套包扎,防止损伤组织受到挤压。

(3)对于较大伤口者,需要对其进行详细检查,不能只顾着处理表面伤口,而忽略内在损伤,如头部出现伤口者,通常会合并颅脑损伤,此类伤员大多会出现神志不清,两侧瞳孔不等大的情况,需要對其进行仔细观察;而出现胸部伤口者,可能存在着合并有肺腔、脑膜损伤的情况,此类伤员一般都会有存在呼吸困难,因此护理人员在处理伤口时,需要对其进行简单的体格检查。

(4)对于断肢者,要把创面保护好,使用无菌纱布将断肢包裹好,放入无漏口的塑料袋中,需将其放入冰箱进行冷藏,切记不可在断肢上面涂抹消毒液(断肢浸泡在酒精中),这样可导致组织细胞变质、凝固,失去截肢再植的机会。

3伤口的愈合

3.1愈合类型:现阶段临床对伤口愈合常见定义主药分为以下三类:一期愈合、二期愈合、三期愈合。对一期愈合定义为:伤口边缘即将闭合没有空腔。常见多为外伤切口,伤口处于清洁无污染状况下的撕裂伤。二期愈合定义为:伤口处于开放状态,此时内部组织存在感染风险或组织丢失。三期愈合:此时伤口愈合时期相对延长,称之为被延迟的初期闭合,常见为无组织丢失而发生感染伤口,或治疗期间造成感染开放伤口、后期外科闭合的伤口。

3.2愈合的阶段

(1)炎性阶段:受伤者可表现为局部温度升高、红、肿,此阶段能够彻底清除死亡的细胞以及细菌,可有效促进伤口愈合过程。因此机体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能刺激身体的触发中心。

(2)增生阶段:增生阶段也称为增生期,于创伤发生48小时后开始,出阶段以成纤维细胞的活动为显著特点,伤口再次破裂的可能性很大。

(3)变异阶段:变异阶段也称再塑型期,于受伤后21天后开始,能够形成疤痕,表现成熟体征明显,疤痕变成猩红色需要大约4个月的时间,后逐渐变成银白色。

4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

(1)感染:伤口愈合的程度受到伤口的污染程度以及细菌生长量的影响,有相关研究表明,当伤口内部的菌量大于105个的时候,将严重干扰伤口的愈合。

(2)药物:某些药物将会影响伤口愈合,如类固醇,若在创伤初期使用此种药品,将会导致机体的炎症性反应受到抑制,因此需要在创伤大约4-5天以内,不可使用类固醇,让炎症性反应顺利进行。

(3)营养不良: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营养不良是影响伤口愈合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因创口属于病理状态,机体需要足够的能量,才可能够让伤口愈合,因此受伤者需多摄人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类食物,维持机体所需。

猜你喜欢

处理伤口原则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伤口抹盐时轻些吧
桥梁软土基础处理应用
伤口“小管家”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原则与原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