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方”与“圆”
2019-09-10彭淑霞陈秀霞
彭淑霞 陈秀霞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它承载着学校的信任、家长的期待、学生的憧憬,责任重大、工作繁杂,不但要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强烈的责任心,更要有管理上的艺术。笔者从事基层班主任工作20多年,认为当好一名班主任,要“方”,亦要“圆”。
“方”:
班级制度建设要“方”--准则、公约、权威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让学生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制度规范学生行为,要“依法治班”、“制度管人”;要制定好符合班级的规章制度,不仅要提出纪律要求,而且要制订处罚办法。如课堂学习、课后作业、课间纪律、行为习惯、文明礼仪等,以免达不到预期效果;班主任不能“一言堂”,要让学生参与制定的全过程,让其认识到违纪其实就是自己对自己的惩罚,这样既减少了执行的阻力,又得到了同学们的维护。要把制度变成一种权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做到执纪必严、违纪必究,切忌打折扣、徇私情,而不能维护制度的权威和公平。
班委成员品行要“方” --正直、职责、智慧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干部既是班级制度的有效实施者,也是制度的监督者和维护者,要具备“方”的品格,要热爱班集体、愿意为班级建设出谋划策、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号召力;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且铭记于心,既能各负其责,又能相互补台;凡事能以身作则,学习、作业、纪律、卫生、劳动等要走在学生前列,当好“排头兵”。有了这样一支同学们信服、老师信任、做事有信心的班干部群体,班级主任工作也就得心应手了。
班主任行事要“方”--责任、公平、睿智
班主任要有一颗高度的责任心,经常深入学生,了解关心每一位学生,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培养良好的思想品格。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要率先垂范;要平等公正对待每一名学生,公平处理同学间的矛盾;要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集聚智慧和管理艺术,在遇到问题时,能做到有理有据处理,让学生心服口服。面对新时代的孩子,班主任要还要具备不断前行的能力,加强学习充电,善于接受新思想、新理念,赶上时代步伐,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圆”:
育人策略要“圆”—多元、个性、融合
俗话说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每个学生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和特点,班主任只有通过多元的教育方法,把握好每一个孩子的秉性,因材施教,才能帮他们收获别样的精彩。有的孩子上课随便讲话、交头接耳影响他人的,课下可以让他帮助同学做值日,为集体服务以表达歉意;有的同学课间打闹,体育课上让他为同学们做动作示范,让其拳脚找到更合适的用武之地;有的孩子吃软不吃硬,表面强硬、心地善良,在犯错时,先不急于批评、训斥,拿出耐心,用他们的思维方式慢慢引导,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找出解决错误的方法;有的孩子自控能力差,今天改,明天犯,这样的孩子往往是意志力不够强,对待刚他们要刚柔并济,既严格要求,又要多鼓励、关心,只要犯错误的时间一次比一次长、就是进步。
学生习惯养成要“圆”—耐心、实践、内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节课、一两天说说就行的,它必须贯穿在整个管理的全过程。除了制度保障外,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平日里要多叮咛、嘱咐、提醒,要求不要过高,由浅入深,逐步提高,也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督促、提醒;要多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从空洞的说教变成亲身的体验、内生的动力,促使他们自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要多和家长交流,得到家长的配合,持之以恒,一点一滴,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这样才能让学生行之有度,成方就圆。
角色转换要“圆”—严师、慈母、益友
班主任不仅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去影响和感染学生,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具备多种角色。课堂上要做学生的“良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课下是“慈母”,无微不至, 学生病了、受委屈了,要以慈母之心关心、安慰,天冷了、熱了,刮风了、下雨了,要以慈母之心提醒、叮嘱;与学生交往中,是“益友”,无话不谈,要常常和学生一起聊天、谈笑、活动,也要倾听他们的故事,谈论喜欢的动画和电影。
班主任工作任重道远,孩子们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现场直播,做好班主任工作,掌握好“方”和“圆”的智慧、方外有圆,圆中有方,方圆相济,方能成就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