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提高流动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的依从性探讨

2019-09-10张羽芬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0期
关键词:预防接种依从性健康教育

张羽芬

[摘要]目的:探讨为提高流动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的依从性实施健康教育的价值。方法:在2017年3月到2018年12月期间来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接种的儿童中选取53名儿童和家长作为本组参与对象,在以往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对其予以改良式健康教育,将流动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的依从性予以提升,提高儿童家长对疫苗及时接种重要性的认知。分析实施前后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依从性、儿童及时接种率以及相关接种信念评分等。结果:实施后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依从性、儿童及时接种率以及相关接种信念评分均高于实施前,组间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结论:为提高流动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的依从性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流动儿童的及时接种率,使儿童家长更加了解及时接种的重要性。

[关键词]流动儿童家长,预防接种,依从性,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6-0212-02

接种疫苗可使接种人在短时间内存在免疫力,对于突发性传染病予以良好的应对,及时接种是对免疫服务质量判断的重要指标。根据相关规定,儿童免疫接种需从出生开始,根据接种时间间隔进行接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接种。现今免疫以免接种率在95%之上,但及时接种率在90%以下,其中流动儿童的疫苗及时接种率较低。流动儿童户口外地,随监护人人住本地。有关研究表明,疫苗接种是否及时与儿童家长对疫苗接种知识的掌握度存在密切关系。以往常采取口头宣教的方式,向家长介绍疫苗及时接种的重要性。使家长不重视宣教内容,导致依从性较低,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发生。现对流动儿童家长实施改良后健康教育,对其预防接种依从性的影响作研究。

1基线数据与方法

1.1基线数据在2017年3月到2018年12月期间来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接种的儿童中选取53名儿童和家长作为本组参与对象。其中男儿童有28名,女儿童有25名,月龄为0~4岁,月龄均值为(201±1.13)岁。纳入标准:在本社区居住半年以上的儿童;在本社区连续接种6次以上疫苗的儿童。排除标准:存在先天性疾病或者免疫性疾病的儿童;对疫苗过敏的儿童。

2方法

产后进行家庭访视工作,告知家长儿童需要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以及地点。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儿童保健医生与相关护士,会在儿童接种之前,将疫苗相关事项告知儿童家长,有效的预防不良反应,并进行及时处理,预约下次接种时间。

在每次接种后,对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培训,活动前3天通过短信告知家长接种疫苗的时间和相关健康教育培训时间,要求家长全部参加。对医疗小组成员进行进行评估,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医疗小组成员对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根据调查结果,对其进行健康教育、随访工作和内容培训,并进行相应考核。

让儿童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为将家长活动积极性予以提升,需将健康教育培训时间安排在免疫接种当天,在儿童接种1小时后开始。了解家长在带领儿童接种时遇到的困难,如不能参加讲座,须如实告知。可在产后访视时,向儿童家长讲述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和益处。疫苗接种后,儿童家长可带领儿童进行自由活动,可在社区儿童区玩耍,等候家长,家长可安心进行健康教育。对于工作忙、没时间的家长,需予以列出,通过短信、电话的方式进行教育。主要内容包含:疫苗接种知识、定义、重要性等以及疫苗种类和作用。及时接种疫苗的重要性、要求和定义。预防注射部位出现硬结和红肿的方法,预防胃肠道反应的方法,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已改情况,接种时间安排等。

指导儿童家长自行查看接种本内容,对于免疫力较低、经常感冒的儿童,可打印相关健康教育处方给儿童家长,帮助其提升自身抵抗力,实现接种目的。

3判定指标

分析实施前后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依从性、儿童及时接种率以及相关接种信念评分等。

4统计学分析

对以上基础数据行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率(%)],行卡方计算;计量资料表示为(x±s),行t計算;经相关数据分析,组间数据存在差异性,用P<0.05表示,证明统计学存在意义。

5结果

5.1分析实施前后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依从陛、儿童及时接种率:实施后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依从性、儿童及时接种率相比于实施前均较高,组间差异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见表1。

5.2分析实施前后相关接种信念评分实施后儿童家长相关接种信念评分相比于实施前明显较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6讨论

让家长说明儿童及时接种的医院,但随着生活中因素干扰,导致接种及时性下降,计划免疫护士需要时刻根据流动儿童家长的情况,对其进行督促,让家长明确接种的信念和态度,可采取电话、短信的方法,让家长积极参与健康教育讲座,使家长形成规定的接种态度的信念。少数家长能保证孩子接种疫苗,但做不到及时接种。经相关调查得出,因儿童体质不佳,免疫力低造成不能及时接种;儿童在接种前7天内出现腹泻、皮疹、发热等情况,使接种延迟;家长对疫苗质量不信任,将接种时间推迟。因以上因素不能进行及时接种的儿童,护士需重视对家长进行儿童免疫力知识宣教,为儿童家长提供相关护理健康教育方案。护理健康教育处方根据儿童的健康情况进行判断,为保证儿童身心健康,需对其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使患者得到科学、正确、及时的护理干预。为保证家长长期、坚持了解预防接种知识,可向家长普及相关家庭护理技能。为了保证疫苗的及时届中国,需有专业医生、儿童保健医生、免疫护士以及全科医生等组建团队,根据家长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授课。可通过微信、云盘等方式将儿童相关接种安全内容进行传达。

综上所述,为提高流动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的依从性实施健康教育具有较高的价值,使儿童和家长均积极、准时进行接种,使家长信任社区工作人员,实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猜你喜欢

预防接种依从性健康教育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土豆片外敷治疗预防接种疫苗后局部反应的观察
Vaccination
入园前的疫苗接种答疑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