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扬含“毒”,激励有道
2019-09-10何先容
何先容
我们经常会在生活中或者课堂上,听到,“棒棒棒,你真棒!”“你非常聪明,就是没有努力学习!”,“你真是一个天才!”“你是一个好孩子“,”你做的很棒”等, 其实这样的话语,都是含有“毒”的,是语言“毒品”,会让孩子有一种短暂的感觉很好,然而会造成依赖性,依赖别人的语言满足自己的渴望,依赖于别人的评价确立自己的价值观,不利于培养孩子自立,自我控制能力。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进行了表扬对孩子的影响的实验研究,他随机抽取四百名学生,进行了研究。他对孩子进行四轮测试,第一轮进行智商测试,测试题目是智力拼图,所有的孩子都出色的完成任务。第一轮测试完了以后,进行随机分组,并附上一句表扬的话。一组同学,得到关于智商夸奖的话,“你很聪明,你很有天分”,另一组孩子得到了关于努力的夸奖,“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的很出色。”随后进行第二轮拼图测试。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较难的或者和上一轮类似的简单测试。结果,被表扬聪明的孩子,选择了简单的任务,被夸奖努力的孩子90%的选择难度大的任务。接下来进行了第三轮测试。这次测试设置的很难的考题,孩子们都失败了,先前得到不同夸奖的孩子们,对失败产生了,差异巨大的反应。接下来进行第四轮测试,第四轮测试的题目和第一轮一样简单,那些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们,在这次的测试中,分数比第一次提高了30%,而那些被夸奖聪明的孩子这次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却退步了20%。德韦克的实验重复了很多次,证明赞扬对孩子不一定有好作用。实验中,那些认为天赋是成功关键的孩子不自觉地看轻努力的重要性。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为了保持聪明而躲避出丑的风险。德韦克还发现,无论孩子有怎样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夸奖聪明后,遭受挫折的失败感,尤其女孩遭受的打击程度更大。
那么,在生活中,在课堂上,我们经常表扬孩子聪明,很能干,有天赋,你是一个好孩子,你很棒,你很优秀都是语言“鸦片”。孩子从我们的话中得出相关自己的结论,当表扬我聪明的时候,我就尽可能的避免出丑,保住聪明的帽子。 语言表扬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对孩子说的话,第二部分,孩子听了我们的话后在心里对自己说的话。一句话,可能扼杀,也可能拯救唤醒沉睡的雄狮,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政商领袖用语言,让很多人死心踏地的跟随,追随者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的原因。领袖们只用了简短的语言,让听者产生无限联想,默默地对自己讲了一大堆的话,可见语言的威力无穷。在学生表扬中,我们的话应该明确表明,对于他的努力、帮助和成就,我们有哪些喜欢和欣赏,孩子会从我们的话中得出与自己有关的结论,这种语言导向有积极的,明确的指向性,像领袖讲话一样,“煽动”,激发鼓励孩子,唤醒更多的内在动力。
第一、我们在学习中,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和鼓励,也不过度使用。抓住时机,及时的,慷慨的对孩子进行表扬和鼓励,及时的鼓励和表扬他的行为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各种习惯,促进孩子建立自信。但表扬不能过度与泛滥,过度就会让孩子自大,产生虚幻感,依赖于外界认同感,没有表扬就失落,甚至为了维护自身的光辉形象,在挑战面前容易退缩。 第二,我们要说事实,不评判,要描述,而不去评价。感激孩子的具体好人好事行为,不评价个性品质,让孩子根据事实得出评价结论。不用“你是一个好学生”,“你是一个聪明孩子”“你真棒”等带“毒”的语言进行激励引导。比如低年级孩子写字,我们可表扬其认真,仔细,笔画工整,匀称等,读书的时候,夸奖读得声音宏亮,读得流利,有感情,读完书后,把书放回了原處,摆放整齐等,其效果明显不同。偶尔听到家长说,“按时完成作业,你是好孩子”,用“好孩子”表扬,难道没有完成某项任务就是坏人吗?
第三、在表扬和鼓励的时候,不能只盯着学习,孩子文明礼貌、劳动表现、动手能力、卫生习惯等都应进行表扬,引导的方向,就是孩子们要行动的方向。老师表扬什么,鼓励什么,孩子就会重视什么,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孩子是否专心,是否有创造性,能否注意方法,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否能想出独特的方法,这些其实比结果,更重要。
第四、表扬孩子要具体要诚恳,可以用上手眼等肢体行动。比如学生朗读得很好,写日记很不错,回答问题积极,做数学解题仔细,灵活,我们都可以由衷的举起大拇指,并附上表扬鼓励其行为的语言,也可以因势利导,鼓掌,激励孩子们在下次的学习生活中,做得更加好。
第五、多种方法并举,避免重复单调没有新意的鼓励。当我们表扬孩子的时候,转述别人的表扬,可以在众人中,用信任的眼光进行激励,向孩子学习、求助也是表扬。陪自家7岁小孩练钢琴的过程中,当练习几首曲子后,孩子会感到疲倦,感觉枯燥,我会采用不同方法引导她不断继续练习,“你弹得非常好听,能再给我弹弹,让我听听,享受享受吗?”“我想学习一下,也像你弹得那么好听,你能教教我吗?并且可以付费给你的。”当我用学习、求助的方法时,她疲倦感明显消失,自信油然而生,立刻投入到做老师的教与练的喜悦中。
赞扬、鼓励和批评是教师经常使用的教育手段,教师希望通过鼓励、表扬或者批评来强化学生的正确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潜能和培养自信心的目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鼓励、表扬都能帮助教师达到目的,有时鼓励、表扬会适得起反地降低学习兴趣,削弱学生的内在动机。教师要因材施教,合适的时机灵活运用赞扬、鼓励,达成引导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