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桥塞及注灰一体化工艺管柱设计

2019-09-10黄明杨饶繁周志勇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1期
关键词:一体化设计

黄明杨 饶繁 周志勇

摘  要:桥塞工具在石油行业油气井开发中应用较为广泛,特别是在套变井中的应用更多,主要是对此类油井的底部进行封隔,对上部的油气层进行后续开发。在此过程中要求桥塞外径不能过大,因此笔者研究了直径105mm的封隔桥塞及配套的工艺管柱,实现对套变井的封隔,在施工过程中,利用油管串将配套工具下入到预定位置,然后进行打压,坐封桥塞,最后进行注灰作业。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桥塞及配套管柱成功率较高,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桥塞;注灰;一体化;工艺管柱;设计

引言

在油井的开发生产过程中,部分油井套管会发生变形、损毁等现象,根据相关统计结果,套变主要的表现形式为套管变形和直径减小两种,为了对油井持续开发,常采用的方式是对下部套变井段封隔,对上部油层开发。为此笔者进行了配套桥塞工具的研制,通过下入配套工具的工艺管柱进行油井封隔,最终实现油井的二次开发。

1、桥塞及配套工具研制

(1)桥塞结构分析

桥塞是油井封层注灰施工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工具,其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分别是坐封机构、防回弹机构、封隔机构和丢手机构。其最大外径一般设计为105mm,确保其能够顺利通过套变后的套管内部;在承压方面一般至少能够达到35MPa,不仅能够保证不渗漏,还要求能够保证后期的防砂需求。耐温方面要达到130度,确保在常规井中的有效应用。桥塞的主要组成零部件有中心轴杆、底部座、上部卡瓦、下部卡瓦、上部锥体、下部锥体、剪钉、防突装置、压缩胶筒、锁紧环、丢手头、防松散环等。

桥塞的主体部分为易钻材料设计,在注灰施工结束后,可以根据需要用鉆头将其钻除。同时笔者对桥塞中的锁紧机构进行优化研究,缩短了锁紧环的移动距离,避免了锁紧环在工作过程中发生错位。设计了胶筒防凸起装置,有效避免胶筒在压缩过程中发生流动,确保封隔效果。

(2)配套工具结构分析

配套工具的基本组成系统主要有打压机构、压力传递机构、液压开启机构、压力转换机构等。对应的参数指标分别为:整体最大外径105mm,液压启动压力8MPa,完全坐封压力25MPa,配套工具耐温130度、最大工作压力35MPa,剪钉数量6个。具体的零部件有上部连接装置、上部活塞、O型密封装置、上连接环、中心管件、多功能环、下部活塞、连接头、组合螺帽、下连接环、连接总成等。

2、工艺技术原理研究

该工艺在实施过程中,看首先用油管串将注灰桥塞和配套工具送入到油井中的预定位置,随后进行深度的校核,确保深度数据准确,下步进行施工作业。首先大排量正循环洗井,直至进出口液体一致,没有杂质为止,然后投入钢球,用泵车将钢球泵送到桥塞和坐封工具位置,此时泵车压力开始上升,继续打压,当压力上升到一定值后,启动剪钉开始工作,上部活塞和下部活塞推动配套工具移动,挤压胶筒和卡瓦,最后胶筒挤压在套管内壁面上实现封隔,卡瓦咬在套管内壁实现锚定。由于在桥塞中设计了锁环,所以胶筒和卡瓦均无法回弹。继续打压值25MPa,丢手工具开始作用实现丢手,最终泵车压力降为零。

3、桥塞室内试验研究

室内试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桥塞的整体性能进行分析,特别是桥塞坐封后的封隔能力和锚定效果,充分确保小直径桥塞能够有效作用在套管内壁上。整套试验装置主要由多功能试压泵、套管、液压关系、电动开关装置等组成。

试验流程:首先将桥塞和配套工具连接好,送入到套管中,然后用打压接头将桥塞连接到试压泵上,对试压泵放气,防止打压过程中出现崩弹,打压至8MPa,稳压5分钟,然后继续打压值25MPa,稳压5分钟,继续加压直至压力突降为零,说明桥塞丢手成功。起出打压工具,向套管内注入液体并加压,直至压力达到35MPa,观察桥塞底部是否有液体渗漏,没有渗漏说明桥塞封隔效果良好,可以进行注灰施工,能够满足现场需求。

4.配套工具及管柱现场应用分析

所有的桥塞及配套工具的研究工作最终都要落实到现场应用上,都是为解决现场问题而进行的研究。笔者将研制的桥塞和配套工具在现场进行了应用研究,现场的应用结构表明,所有井次均达到了要求的标准。此处以A井为例进行分析研究,该井是一口油水井,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套变,需要采用桥塞进行封隔处理,然后对上部油层开发。施工过程中,首先下入小直径封隔桥塞和配套工具,工艺管到达预定位置后,大排量洗井至进出口液体一致,随后从井口的油管中投入钢球实现密封,在钢球下落过程中采用泵车泵送的方式进行,充分确保钢球准确到位,钢球到位后打压至一定压力实现桥塞坐封,然后进行注灰作业,注灰作业施工结束后继续打压至压力突降为零。起出配套工具管柱,侯凝,施工结束。

5、结论

本文通过对桥塞工具及配套管柱进行研究分析和设计,研制了小直径桥塞工具,实现了对套变井的注灰封隔。同时笔者也针对该工艺的技术原理进行了相应研究,得到了相关的室内试验结果,现场应用效果良好,形成了桥塞及配套工艺管柱自主工艺技术,为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赵志敏,苏洪生,秦二卫,张达,解庆.电缆桥塞液压坐封工具动力系统的研制与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2):98-99.

[2]  夏富国,夏玉琴,张冲,高春华.免钻桥塞在致密气藏储层改造中的适应性评价[J].油气井测试,2018,27(06):63-67.

[3]  刘广春.水力泵送桥塞压裂工艺异常情况分析及应用[J].石化技术,2018,25(12):250.

[4]  刘辉,喻冰,杨海,李明,严俊涛.可溶桥塞镶齿卡瓦研制及实验评价[J].钻采工艺,2018,41(06):76-78+9-10.

[5]  郝地龙,何霞,王国荣,方兴,廖代胜,方海辉.可溶桥塞整体式卡瓦结构优化设计[J/OL].石油钻探技术.

作者简介:黄明杨  男 汉 湖北汉川,本科就读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经济开发区大桥新区文化大道武汉东湖学院 学生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猜你喜欢

一体化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陈国兴设计作品
中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