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不同运动项目学生身体成分的对比与分析

2019-09-10张洁赵亚楠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19年1期
关键词:体育专业高校

张洁 赵亚楠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physical components of students in different sports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ies

摘 要:通过比较分析不同运动项目大学生身体成分特点及差异,为不同项目学生控重、减脂、营养平衡、提高专项运动能力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韩国杰文ioi553),进行身体成分(瘦体重、肌肉含量、脂肪量、BMI、腰臀比、矿物质、蛋白质)的测试。结果:不同运动项目大学生在BMI,脂肪百分比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瘦体重、矿物质、蛋白质方面有显著性差异,体现在田径与篮球项目大学生瘦体重对比(P<0.05),篮球与田径、乒乓球、足球项目大学生的肌肉、矿物质量对比(P<0.05);排球、篮球与田径、足球项目大学生蛋白质含量对比(P<0.05)。各个专项出现了体脂率偏高的情况,应合理控制体重,在日常训练中可针对自己的体成分指标有方向性地进行训练,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

关键词:身体成分;体育专业;运动项目;高校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01-080-02

近年来,人的体质健康与人的身体成分、运动能力三者间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体育锻炼与身体成分、体质综合得分呈现一定程度的正相关,通过各成分的比例的测定能准确衡量一个人的健康状况。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BMI都有增长的趋势,且与体重间的关系显著,伴随而来的是学生的耐力下降,运动能力下降。以往研究多重视体液成分方面的研究,而对瘦体重、腰臀比、肌肉含量等方面重视不够。为此,研究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对山东理工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5个不同专项的大学生的身体成分进行研究,旨在探索不同运动项目大学生的身体成分特点及差异,找出不同项目大学生存在的问题,为运动员有针对性地训练、提高运动能力提出合理的建议。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受试者招募

研究以山东理工大学2016级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招募方式为:以作业的形式安排学生进行测量,共测量人数为100人,由于个别运动项目人数不足,最后确定研究项目为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五项,共49人。基本情况见表1。

注:篮球的去脂肪体重与其他项目的比较,P<0.05;排球的去脂肪体重与其他项目的比较,P<0.05。 篮球专项肌肉含量与其他项目差异比较,P<0.05,排球专项肌肉含量与其他项目差异比较,P<0.05;篮球专项矿物质量与其他项目比较,P<0.05;篮球专项蛋白质含量与其他项目差异比较,P<0.05,排球专项蛋白质含量与其他项目差异比较,P<0.05。

1.2研究方法

1.2.1测量步骤

身体成分的测量。测试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韩国文杰i0i553)。测试前要求受试对象没有生理疾病,并且为减少测量误差,所有受试对象的测试时间均为饭后2~3小时。测试过程为:测试对象脱掉鞋袜将脚踝露出紧贴后面电极,操作人员在电脑上输入受试者的年龄、姓名、身高,开始测试。主要测试人体的去脂肪体重(LBM)、BF%、肌肉量、矿物质、蛋白质、脂肪量(BF)、BMI、腰臀比(WHR)。

1.2.2统计分析

用SPSS24.0進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用(x±s)表示,P<0.05表示有显著性的差异。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运动项目大学生BMI、脂肪百分比、腰臀比结果

2.2不同运动项目大学生身体成分测量结果

表2结果显示,各项目间的BMI、体脂百分比、腰臀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田径、足球、乒乓球与篮球项目的学生去脂肪体重有显著性差异(P<0.05),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项目的学生脂肪含量、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

由表2可知,(1)田径、足球、乒乓球项目与篮球项目的学生肌肉含量平均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2)田径、足球、乒乓球项目与篮球项目的学生矿物质含量平均值有显著性差异          (P<  0.05)。(3)田径、乒乓球项目分别与篮球、排球项目的学生蛋白质含量平均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足球与篮球项目学生蛋白质含量平均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

3分析与讨论

3.1不同运动项目大学生BMI、BF%的特征分析

研究显示,田径专项学生BMI值最小(19.1±2),篮球专项学生BMI最大(25.1±4.3),根据BMI的分级标准,篮球专项的大学生BMI普遍偏高,除了篮球项目外,其他研究对象的身体质量指数基本处于正常水平。经过实验证实,不同运动项目大学生的BMI值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据报道,我国不同项目优秀运动员的BMI值有一定的差异性,篮球>足球>排球>田径,本次研究结果得出不一致的结果,考虑原因首先是测量样本出现偏差,或项目训练时间过短。

身体脂肪百分比是衡量身体组成的重要指标,可以解释身体的瘦体重和肌肉含量。影响体脂率重要的因素是运动量,不同运动项目大学生训练强度的要求有区别,有效训练时间也不同,但是总体训练量差异不大,这可能是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的BF%没有显著性差异的原因。正常成人的体脂百分比,男性的标准15%~20%。研究显示乒乓球项目的学生BF%平均值   21.5,高于正常成年人的体脂率。从健康的角度看,高于正常体脂率水平不利于健康,这一结果应该引起师生的重视,在正常训练中控制体重。

3.2不同运动项目大学生腰臀比的特征分析

腰臀比是腰围和臀围的比值,是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指标。比值越小,说明越健康。这是判断一个人是否肥胖以及是否面临心脏病风险的好办法。研究表明男性的腰臀小于0.9,说明在健康范围内。该实验结果显示不同运动项目大学生的腰臀围比例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并且基本在正常范围内,为了进一步提高运动能力,不同项目大学生可以有意识地增加训练时间,减少腰臀比的比例。

3.3体形评价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所有项目中没有偏瘦的人。说明不同项目大学生的体形评价比较分散,没有集中在标准范围内。调查对象的训练年限基本都在五年及五年以上,身体成分有一定的肌肉含量,由于大学后训练时间大大减少,肌肉流失,脂肪增加,体成分测量结果出现脂肪过多的现象,还有一部分大学生训练时间并没有减少也出现超重的现象,与运动项目特征和训练内容相关,例如篮球专项的学生大多出现体重超重和1度肥胖,但其肌肉组织和骨骼比较发达。乒乓球项目中出現两个极端一个是3度肥胖,另一个是低脂肪肌肉型,乒乓球项目要求身体比较灵巧,身体协调性好,取位容易,速度要快以及应变能力等,从调查显示,乒乓球专项的大学生要合理控制体重,提高身体核心能力。

3.4不同运动项目大学生去脂肪含量、体重测量特征分析

在运动训练中,运动员保持较高的瘦体重,这对提高有氧耐力和运动能力非常有帮助。此次研究中,篮球项目的学生去脂肪体重最高, 乒乓球项目的学生去脂肪体重最低。打乒乓球时,有很多的部位参与身体运动,运动的肌肉面积比较大,强调对抗,但由于捡球等环节的参与,练习者在这段时间有比较充分的间歇时间休息,因此,乒乓球是一种中等强度的运动,所以去脂肪体重较低。

3.5 不同运动项目大学生肌肉含量特征分析

田径、足球、乒乓球分别与篮球项目的学生肌肉含量有显著性差异。依据足球运动员的特点,运动员在拼抢的力量,快速移动时的速度耐力、快速反击和瞬时突破的速度都需要肌肉力量和爆发力的支撑,因此足球运动对瘦体重的要求更高。但在肌肉含量的比较中,篮球、排球运动员肌肉含量最高。不同运动项目大学生,肌肉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 篮球>排球>足球>田径>乒乓球。因此,由于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肌肉含量呈现显著性差异。

3.6不同运动项目大学生蛋白质含量特征分析

篮球、足球、排球运动项目,属于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相结合,在无氧运动中,主要靠糖酵解系统和磷酸原系统提供能量。在有氧运动中,能量主要由糖、脂肪、蛋白质提供。因此,排球、篮球、足球专项要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磷等必须足够。篮球项目大学生蛋白质含量与田径、足球项目学生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排球项目大学生蛋白质含量与田径和乒乓球项目的学生有显著性差异(P<0.05)。

总之,不同项目大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结合自己的项目特点,进行科学训练的过程中,要增加蛋白质的补充,尤其是优质蛋白的补充,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获取,抑或通过运动营养补剂进行补充。

4结论

(1)不同运动项目大学生体重、脂肪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2)篮球项目的学生去脂肪体重高,肌肉含量较其他项目也高,显示其肌肉组织和骨骼比较发达;(3)篮球分别与田径、乒乓球、足球项目的大学生肌肉含量有显著性差异;(4)不同运动项目的大学生目前不存在腹部肥胖情况,腰臀围比例没有显著性差异,并基本在正常范围内;(5)不同运动项目大学生矿物质含量、蛋白质含量有显著性差异。

参考文献:

[1]丁焕香.不同专项学生身体成分调查研究[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31(6):98-101.

[2]颜飞卫.大学生身体成分特征与体育锻炼关系研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2,12(1):73-76.

[3]陆永军,陈新民.不同年龄段大学生BMI特征及其与身体素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19(29):106-109.

[4]王雪芹,陈士强.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成分的比较研究[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31(6):103-106.

[5]赵文艳,魏亚茹,孙远航,李双滨,曲晓丰.不同运动专项男大学生身体成分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28(5):108-114.

[6]黄津虹,齐玉刚.王洪泱.大学生体脂率与BMI指数的相关分析[J].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2003,18(4):65-67.

[7]马俊,张霈,杨丽然,胡晓彦.不同项目运动员身体成分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6):124-130.

[8]寥鲁頔.不同技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身体成分的比较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5,30[5]:125-128.

作者简介:

张洁(1995.12—),女,汉,山东聊城人,硕士,南京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第二作者:赵亚楠,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猜你喜欢

体育专业高校
浅议体育大学生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健身指导的可行性研究
关于体育本科专业理论课隐性逃课现象的分析
如何促进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体育理论课
郑州大学体育专业学生足球基本技术掌握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关于动作要素在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