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勘察设计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实践
2019-09-10李惠莹
李惠莹
行业阵痛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和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一类重要骨干企业,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拥有着令人艳羡的光环和业务领域:钢铁冶金建设与运营服务国家队,以科研、设计为龙头的城市与产业发展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工程项目投(融)资、咨询、规划、设计、建造、运营等全生命周期服务商。然而在2014年之前,中冶华天还是一个对传统钢铁冶金行业过度依存的勘察设计企业。
进入“十三五”以来,国家基础设施和传统产业投资规模下降,钢铁、能源、建材等传统领域产能过剩,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巨大的冲击,中冶华天面临着严峻生存压力:新签合同额断崖式的下滑,经营性净现金流急剧减少,内部的低效成本较高,资金的状况明显不如从前,企业走向了企业成长理论上举步维艰的衰落期。
中冶华天的管理层清醒地认识到,如果此时不能坚定意志、下定决心进行业态、商业模式等改革和创新,企业很快就会衰亡。经过深度谋划,中冶华天启动全面转型升级。
创新实践
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型过程当中,中冶华天精心设计,围绕转型升级,大刀阔斧地進行以三项制度改革为引领的创新实践。
始终突出战略引领,构筑产业新格局。构筑起以“综合创新、高端咨询、专业设计、工程管理、运营服务”等“五种能力”为支撑,促进五项业务合理匹配与快速发展的“五五”发展格局。
狠抓思想观念的转换,力促队伍作风的转变。公司形成了以“效率创造价值、创新驱动发展、品质铸就永恒”为核心价值观等“9+1”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和企业文化氛围。
厚植人才创新优势,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中冶华天攻坚历史遗留问题,破解了勘察设计企业改革发展最难啃的硬骨头,实施了划时代意义的“21135”人才登高战略(形成200名博士、1000名硕士、1300名本科生、500名大专生的人才智能结构),对人力资源“加高减低”。
组织结构优化配置,着力突破新兴产业。中冶华天建立了七个技术研究院、七个设计研究院、一个国际咨询分公司、一个水环境分公司和一个康养运营的置业公司等7+7+3的组织架构。
深化体制机制的改革,激发企业的内在活力。建立了以综合业绩和以能力为导向的干部使用机制,大幅改革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坚持将全员全方位绩效考核结果与个人薪酬紧密挂钩,并根据考核结果实行岗位末尾调整。在中冶华天“凭业绩说话”“严格按照绩效考核结果计取薪酬”实实在在成为常态。
着力商业模式的创新,不断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中冶华天大力推进商业模式创新,推进原有的商业模式“施工总承包”“咨询与设计”“EPC总承包”,迈向“工程建设服务商、产业发展服务商、城市运营服务商”,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
七大突破
四年半时间,中冶华天成功地实现了员工思想观念的转换、市场开发和新兴产业布局、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康养产业技术与市场、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资质的补全与登顶、企业转型升级七大突破。从钢铁冶金的深处全面走向了新兴业务的高处,具有冶金行业独具特色的领先优势,拥有一批在国际国内领先的环境能源技术实力,以康养产业为带动产生的乘数规模效应。
经济效益不断增加,尤其是非钢业务的收入、利润明显上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以全产业链一体化能力领跑业内,成为勘察设计类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先行者和引领者。
实践证明,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是决定当下勘察设计企业命运的关键一招。精准的顶层设计和远谋近式的持续推进,是取得转型升级成功的有力保障。坚持文化引领力促思想观念、工作作风转变,是转型升级的稳固基石。锻造一支坚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是转型升级的坚强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