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GDP增长率与就业人数增长率的关系
2019-09-10王之晗
王之晗
摘 要: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其增长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国家的总体经济状况与未来的发展走势。经过21世纪以来的经济快速发展,现阶段的经济已从高速发展阶段逐渐过渡到高质量发展阶段。就业即就业率是宏观经济学的另一重要指标,是各国政府发展本国的社会经济所追求的重要目标。研究显示,就业率与GDP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但除就业率外,就业增长率对就业实际就业情况的反应也不容忽视。就业增长弹性的定义是就业率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对比,即本文所探究的GDP增长率与就业人数增长率。关于就业增长弹性问题,少有学者涉及。本文以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毕业数目为基础,从我国经济环境与就业现状进行考量。综合采用采用调查法、文献综述法、对比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对我国GDP增长率与就业人数增长率的关系进行研究,其相关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奥昆定律。
关键词:GDP增长率;就业增长率;宏观经济;统计分析
GDP(grossdomestic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评判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时是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在民生问题方面,GDP数据能应用到各个方面,甚至关乎政策倾斜与发展的平衡等[1]。
就业则是各国政府发展本国的社会经济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关键要素。工作对于任何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故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也被高度重视,是高等教育领域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同时,因为专业与工作不匹配、毕业生中出现“慢就业”群体等现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高低,毋庸置疑更是博得社会各界关注,是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
关于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微观经济体系下具有不同的相关关系,对此现象的描述,就业率的提升也会伴随着实际GDP的增加”,这种关系被称为“奥肯定律”[2]。这一定律揭示了产出市场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重要联系,即实际GDP必须保持与潜在GDP同步增长,才能避免失业率攀升,如果失业率下降即就业率提高,则实际GDP的增长应快于潜在GDP的增长率。
从理论上说,经济增长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就业增长的前提。但相关的研究表明,并非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就业增长速度也越快。高经济增长在奥昆定律逻辑下确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就业增长弹性这一参数是限制经济增长对就业扩大的重要参数。就业增长弹性是就业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对比,本文用高校毕业生的人数近似代替就业人数,也即本文所探究的GDP增长率与就业人数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自从20世纪以来,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无论哪个级别的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化,这种状态势必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产生影响。就业问题一是难解决,二是其影响力巨大,对中国政治动荡有影响,对社会公平性的体现发出挑战,三是严重抑制中国经济发展,总之,其破坏力之大,就决定了它的重要性,未来中国既然解决不了就业问题,那么,我们唯一追求的就是缓解这个问题,尽量减少矛盾,改变当前生产力落后的现状,还社会一个比较和谐的就业环境。基于我国经济环境与就业现状,本文将采用调查法、文献综述法、统计分析法,做到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我国GDP增长率与就业人数增长率的关系进行探索。
一、研究过程
本文在国家统计局上收集了自2005年至2017年以来的GDP数据并计算了GDP增长率及大学生就业人数数据后1,首先进行基本的数据整理,计算得出就业人数增长率。
经过数据处理后,将数据导入Excel,通过excel绘制“国民总收入与GDP增长率”图。可以发现,流量即GDP增长率逐年减小,而存量即实际国民总收入逐年增加。通过相同的方法绘制“就业人数与就业人数增长率”图,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相似的结论,流量即就业人数增长率逐年减小,而存量即实际就业人数逐年增加。
将上述二图的流量数据导入Excel,绘制“GDP增长率与就业人数增长率”折线图,可以发现,随着年份的递增,GDP增长率就业人数增长率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再通过Excel绘制“GDP增长率与就业人数增长率”散点图。可以发现,随着GDP增长率的增加,就业人数增长率也会增加,总体呈现正相关趋势。
将GDP增长率与就业人数增长率数据导入spss软件,进行相關分析。表1显示,其Pearson相关系数为0.855,呈现正相关。显著性小于0.01,即GDP增长率与就业人数增长率正相关的置信度超过99%,随着GDP增长率提高,就业人数增长率可能提高[4]。
二、结论
经过一系列数据的描述性分析和对GDP增长率和就业人数增长率的相关性分析与检验,可以得出结论——我国GDP增长率与就业人数增长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855)。GDP(grossdomesticproduct)虽然是广为各国所接受的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最重要指标,是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数字之一。在无法确定经济总量的飞速发展的各项经济活动是何种目的或是出于某种原因,甚至可能有一定比重的重复消费,不必要消费,损失消费等的情况下,GDP只是一个粗略的表象,只是参考的一个方面罢了[3]。
后续相关研究中,应该综合考虑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结构(三大产业)是否合理,结合各国家地区的实际国情与工业基础水平等各个方面条件与现状进行考虑,进一步完善该结论。
参考文献:
[1]罗才荣.浅析我国高增长经济与低就业率的矛盾[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26(12):79-80.
[2]张华初,刘欣.经济增长与就业率的关系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8(11):58-62.
[3]安立仁,董联党.基于资本驱动的潜在增长率?自然就业率及其关系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28(02):99-112.
[4]马跃如,陈名波.中国GDP与就业人口的计量模型分析[J].学习与实践,2010(0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