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级中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2019-09-10彭晖
彭晖
初中教育作为基础义务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直接影响此后各阶段的教育发展。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初中英語教学的一大重要内容。当前初中课堂英语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而乡镇级初中由于经济落后以及文化水平不足等因素,英语教学问题表现尤为严重。本文就乡镇级初中英语教学现状作了详细的分析,并针对如何提高乡镇级英语教学效率提出了几点策略。
1乡镇级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1.1英语教学条件相对落后
乡镇级初中因其经济建设,地理位置等各种因素,教学设施及师资水平都受到很大局限。首先,许多乡镇级初中没有英语广播课程,英语课外书籍等课外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兴趣,扩大学生知识面,受限于教学技术和课程资源,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其次,许多乡镇级初中存在着非英语专业教师教授英语的现象,教师整体年龄趋于年轻化,与城镇中学相比教师教育水平较低。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相对落后的教学条件是乡镇级英语教学质量提升的一大硬性阻碍。
1.2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单一
部分乡镇级教师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视度不够,完全按照习惯上课,不注重教学方法创新,也较少引用新知识开拓学生视野,许多英语教师仅仅根据教材内容照本宣科,不广泛延展其他参考资料,以“填鸭式”的机械教学方法贯穿始终,课堂气氛沉闷呆板,严重挫伤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1.3学生自身能力参差不齐
乡镇级中学的学生多来自于农村,由于小学阶段英语师资,学习方法等方面相对薄弱。进入中学后容易因基础知识,学习方法等方面相对薄弱。进入中学后容易因基础知识薄弱造成课程理解困难,导致英语学习兴趣低落,甚至最终产生自我放弃心理。
1.4学生学习目标有所偏差
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目标表现出迷茫状态,认为英语无用,不知道为何要学英语,或者仅仅为应付中考考取高分而不得不学英语。造成这一现象有多种原因:中考竞争日益强烈,学校和教师面临升学率和声誉的巨大压力,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出现扭曲。这些压力最终都被转嫁到学生身上,造成学生对英语学习目的产生偏差或迷茫,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2乡镇级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2.1注重英语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合理调整课程结构。英语教师不必拘泥于教材限制,而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进行课程改革,调整课程结构。一方面要敢于脱离应试教育,加强学生英语基础理论和学习方法的学习,在广泛收集各类英语资料的前提下天马行空妙谈英语,以课外阅读文献和影像资料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要有较强把控力,在引导学生进行基础理论学习和改进学习方法的同时,将应试内容巧妙地加进去,在适当的时候将学生带回教材,做到兴趣和考试两不误。
多样化课堂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以学习气氛营造为主,教师可适当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以表演和游戏竞赛的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进取;还让学生轮流做“小教师”或“值日生”,在全班学生面前领读句子。
2.2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有的放矢
教学目标定位是否合理准确直接影响整体教学效率。初中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基础能力,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教师开展英语教学时应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将最本质的工作放在第一位,做到有的放矢。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不仅要存在于教师的理念中,更要从最开始就向学生阐明,使学生自己面前了解初中三年整体英语学习目标,并结合学习需求不断沟通,合理安排教学,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3构建学科体系,统一归纳零散学习
学校目标一旦明确,教师要做的就是在此主要脉络的基础上填充血肉,不断完善英语知识体系。教师不应将英语教学的各阶段内容看作孤立的个体,而应找出各部分之间的互相关联的点,将初中三年英语教材内容看作完整的知识体系,跳出局部教学观,向学生呈现初中英语知识树的整体结构,并不断向学生指出当前所学内容在整体知识树中所处的位置。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将日常零散的知识归纳到整体知识体系当中,充分发挥学生课堂及课外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结语
乡镇级初中英语教学受教学条件限制,没有先进的教学设施,没有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可在已有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利用现代技术营造有利的学习氛围,但对乡镇初中而言更为有效的是合理改进课堂教学策略,扬长避短,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自主学习,促使学生与教师,学校一起为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丁丽如.初中英语课堂写作教学策略分析[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