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2019-09-10李冬玲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0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

李冬玲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3月)收治的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接受PELD治疗,并给予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00%,术后NRS、JOA评分明显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术后护理可促进PELD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PELD,护理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6-0141-02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一般由外伤导致,主要临床表现为神经痛、腰椎疼痛、腰椎侧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PELD是一种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对药物治疗、腰背肌锻炼、理疗等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选择。虽然PELD极大的缩小了手术切口,减轻了术后疼痛,却难以避免其他因素影响机体康复,如心理、神經损伤、康复训练等。本研究就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3月)收治的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腰腿痛症状,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19-84岁,平均(45.81±11.68)岁;病程4~15个月,平均(7.24±1.47)月;经MRI检查发现41个退变突出间盘,2个L3、4节段病变,21个L4、5节段病变,18个L5、1节段病变。

本研究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研究,且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手术方法及结果本组患者均接受PELD治疗,帮助患者取仰卧位,悬空腹部,使用c型臂定位,于阳性椎间盘原穿刺点切口,扩张三级套管,置入椎间孔镜工作套管,安置广角椎间孔镜系统,使用0.5mL、32万u庆大霉素、3000mL生理盐水冲洗系统,确保术野清晰,将染色突出变性髓核组织彻底摘除,使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炎性致痛因子,收缩组织或突出物,止血,消融,纤维环,髓核成型。术后随访结果,根据Macnab评价标准,一般:9例(20.93%),有效:16例(37.21%),无无效病例,患者反应不错,有效率为100.00%(43/43)。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观察组本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手术前后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1)临床疗效:差:术后患者的主要症状改善,但下肢相应皮区有麻木或不能抬重物,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有效:患者的腰部活动基本恢复,仅在天气变化或劳累时会感觉足部、小腿麻木或腿痛、腰痛;显效:患者的腰部活动完全恢复,没有足部、小腿麻木或腿痛、腰痛等现象,可以正常进行生活和工作。(2)疼痛程度: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0~10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3)腰椎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估患者腰椎功能,0~29分,评分越高表示腰椎功能越好。

1.4统计学处理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取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护理

2.1术前护理(1)手术体位耐受训练:帮助患者进行俯卧位下腰部过伸训练,取俯卧位,将头偏向一侧,双手向后抬高,持续俯卧,确保手术顺利进行。(2)心理护理: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是一种新型手术,虽然微创,但由于使用不广泛,因此患者多因认识不足而出现恐惧心理,且该手术采取局麻,因此患者是处于清醒状态,也很容易因手术而产生紧张、恐惧,影响治疗效果,所以在术前应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过程,并让其了解经皮椎间孔镜椎问盘切除术的优势,并介绍成功案例,取得患者配合,本组25例患者经心理护理后均密切配合治疗。(3)疼痛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见症状为腰腿疼痛,术前应与患者密切沟通,采用分散注意力、冷热疗法、按摩、物理疗法等方法降低疼痛,必要时可使用药物止痛,术前NRS评分为(7.80±1.34)分,JOA评分为(9.21±1.28)分,术后再次评分。(4)术前准备:术前6h禁食、禁水,并准备好手术器械和用药。

2.2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术后2h密切观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若发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告知医生处理,如血压降低,应及时用麻黄碱处理。严密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查看其敷贴有无渗血和渗血量,及时更换污染敷贴,确保穿刺处敷料干燥、完整,降低感染几率,本组患者未发生穿刺部位感染情况。密切注意患者下肢运动和感觉情况,及时向医生汇报患者变化,术后患者NRS评分为(2.20±1.05)分,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2)并发症护理:密切注意患者变化,及时预防并发症,本组有2例患者出现了一过性神经麻痹,主要表现为下肢麻木,足部和小腿外侧有麻木感,没有大小便异常情况,未经特殊处理,末次随访时一过性神经麻痹消失。本组患者未发生脑脊液漏、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均恢复良好。(3)体位护理:术后1d让患者卧硬板床24h,指导患者进行轴线翻身。(4)功能锻炼:①腰背肌功能锻:飞燕式:指导患者俯卧,往后仰身体、双脚、肩、双手、头,让胸部与床接触;三点式:指导患者将双臂放于胸前,用双足和头顶支撑,弓形撑起全身,尽力后伸腰背部;五点式:指导患者将双足、双肘、头作为支撑点,向上悬空抬起腰臀部和背部。(5)出院指导:本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5-9d,平均(5.78±0.67)d,出院时指导患者及其家属,需睡硬板床,下床活动需佩戴腰围,术后3个月后不能进行弯腰活动,并每日坚持功能锻炼,循序渐进,不可劳累,若存在不适需及时来院复诊,末次随访JOA评分为(25.05±2.45)分,明显高于术前。表1。

3讨论

腰腿疼痛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见症状,而目前临床已将其纳为di5生命体征,多项研究表明,腰腿疼痛可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心理、注意力,产生消极情绪,降低治疗配合度,而通过围手术期护理,则能降低患者孤独感和陌生感,同时心理护理弄能缓解其负性情况,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自身预后。结果显示,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00%,术后VAS、JOA评分明显优于术前(P<0.05),由此说明PEL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还需要配合术前、术后的细致护理,是患者功能恢复的保障。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