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涟漪之梦

2019-09-10王穂敏

少男少女·校园 2019年1期
关键词:师姐学校老师

王穂敏

1

2005年9月,中考失利的陈一满听从家人的安排,来到了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学习物流管理。她第一次离开汕头的家,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见许多陌生的人。很快,她发现了自己与城里的同学的差异——语言。当时宿舍有20个人,就她和另外一名宿友不会讲粤语,每次当别人交谈时她便是一头雾水。但这种被孤立的感觉并没有让她丧失对新生活的希望,而是想:我们农村的人又怎样,我们有着别人所没有的吃苦耐劳精神,我一定要比他们更努力,不能让他们瞧不起。是的,我们农村与城市并没有区别,我们反而比他们更好,我们应该更努力,让生命绽放出更美的花。于是,当时的陈一满便充满斗志地迎接她的新生活了。

在学校社团招新的时候,陈一满加入了学校的组织部,并成了学生干部。在组织部,有许多师兄师姐和同学的帮助与关心,令初来乍到的她很快找到了家的感觉。当时她是负责开展团课的工作,虽然细小琐碎,但性格开朗的她在日常生活中结下了许多人缘,这令她后来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一直在组织部勤劳、踏实工作的她,迎来了她的一次机会。学生刊物《交校潮讯》副主编也是她的师兄不断向她抛橄榄枝,希望陈一满能从组织部过来编辑部接替他的位置。一向对写作有着浓厚兴趣的她最终答应了。不久后,师兄出去实习,她要真正接手《交校潮讯》这个重担子了。万事开头难,很快她便发现了许多问题:大家与她的不熟悉导致许多工作无法分配到位,不认可她这位“副主编”,甚至主编老师认为一个女孩子不适合挑那么重的担子。原本不熟悉《交校潮讯》怎么办刊,但乐观向上的陈一满并没有因此被打倒,而是认真追溯它的历史,研究部门是如何运作的。在多方面的协调下,她终于将《交校潮讯》办得有声有色。付出多少,收获就有多少,面对困难时的不低头不妥协才是最棒的。

2

又一个机会来临。为了庆祝学校和其他九间兄弟学校共同联办的《十校联刊》,学校将举办一场“十校联谊”晚会,而且将由《交校潮讯》编辑部负责。机会越大,付出越多。当主编老师放手让陈一满负责时,她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比谁都大。压力的同时也伴随动力,她开始亲力亲为,从一点一滴做起。于是每天便可以看见她忙碌的身影,在那段时期,她一度很紧张,恨不得时间能挤得再多一点,每晚宿舍她最晚睡,熄灯了还常在那里想活动的事情,困了实在不行了她也会在课堂上不小心睡着了。也有人问她为什么那么努力,学校给了什么好处吗?但她想,既然答应要做了,就要做得比别人好,哪怕牺牲自己更多的课余时间,这一切都会让生活更加充实!

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她也曾经迷茫失措,但她一直在努力着,面对困难时要执着,坚持下去总会看见希望!于是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她都处于压力重重的状态,但所幸之前积累的人脉关系让她顺利了一点,可见人缘有多重要。终于,联谊会顺利落幕了,这一次,主编老师可不再因为她是个女孩子,而担心她挑不起重担子啦!主编老师又交代了一个大任务给她,筹备《交校潮讯》创刊十周年纪念特刊和纪念晚会,虽然经过千辛万苦,但又是一场完美的晚会,落幕后的她终于忍不住当场大哭,将多日来的情绪宣泄出来。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年,但在老师的帮助下,她带领着部门的同学,将《交校潮讯》推上了一个高潮。

3

时间匆匆流去,陈一满也终于迎来了实习生涯。她虽然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但根据性格兴趣方面的特点,她为自己定下了个目标:汽车销售。经主编老师的推荐,她进入了中升丰田4S店,虽然只是做售后服务,但她仍然相信自己有一天会成为真正的销售员。我们也应该对自己充满信心,这是十分重要的。入职当天,接待他们的是公司的行政经理,陈一满当时就十分崇拜眼前这个年纪轻轻就当上经理的人,这无疑给这个对汽车一窍不通,对未来感到有些许恐慌的她强大的信心。在实习的半年中,她努力学习相关知识,暗自下决心不让别人看不起,从一开始的连发动机在哪都不知道,到现在的了解,我们可想而知她是多么刻苦。每天晚上加班结束,她还带许多产品的说明书回家阅读,还常常向前辈们学习如何进行销售,希望有天她也能有自己的客户。努力了不一定会看到,但不努力就不可能被看到,因为她的勤奋刻苦而且学习能力强,每次前辈所教的东西她都能很快学好,逐渐受到上司的重视,在众多实习生中第一个转入试用期。我们也应该学习这种刻苦认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精神。不要做找借口的人,要做迎接挑战的人。没有成功是偶然的。

就在努力往前冲的时候,她的中职母校培训科需要招人,因为她曾经做事认真负责,获得师长推荐。与父母讨论这事儿,家人劝她改行,父母都觉得女孩子在学校上班会稳定得多。在再三思索、纠结之后,最后由于不想讓远在家乡的父母太牵挂,想想自己也是热爱学校生活,从而,放弃了自己的第一个梦想,往另外一个方向走。

所幸,她是一个“干一行爱一行”的人,面对困难迎难而上,这一干,就是4年。环境改变人,在这4年里,她的性格被工作磨得细心沉稳,比起在学校做学生干部、丰田销售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忙碌。但是年轻的她也不愿在平凡的工作中浪费多余的精力和青春,她在工作之余积极提升自己的学历,先报读了大专再报本科,没有放弃给自己充电,还利用空余时间,阅览其他企业的刊物杂志,学做刊物编辑和策划。毕竟这一直是她坚定的爱好,于是她又结识了许多各行各业的朋友,学历与编辑策划能力也在日积月累中得到提升。

4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个新的挑战,打破了这四年来的平淡,学校正准备要创办学生电视台,需要一名指导老师。当领导得知陈一满以前在学校做过学生干部,做过刊物编辑,文笔不错,而且也有这方面的兴趣,所以就给了个机会让她试试。

抱着美丽的梦想而来,但事情远远没有她想得简单,对于“零”的电视台,每一个脚印都是深厚而艰难的。因为学校并没有相关的专业,她自己也没有多少经验,只能从头做起。她开始通过参观其他学校、通过网络和培训去了解如何组建一个学生电视台。

由于一开始的技术不完善、设备短缺、学生兴趣不高等方面的问题,她一度问自己应该坚持吗?但是责任心又不断地驱使她要坚持下来。起初,陈一满与学生打成一片,而且更多时候她也像一名学生,时常与学生一起加班加点,探索组建的各种问题。也许是因为老师这个职位,也许是大家都知道电视台来之不易,同学们都比较听话。虽然有时会遇到学生的工作散漫、不理解、同学之间关系不好等问题,她不是没发过脾气,只是每一次她都在内心想,作为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鼓励,让他们知道这是个集体,做事要负责任。而在技术上,更是让她一度崩溃。她需要掌握的知识,远远超过了自己的想象,曾经以为只要会写点东西,会做节目策划就可以了,而今,各种仪器设备摆在眼前,怎么办?女孩子往往缺少摆弄设备的耐心,所以也别提兴趣了,但是她想,如果她不学会,将来又怎么去教给其他学生呢?于是,她只好加班加点,上网学习课程,下课与学生一起讨论,等学生去上课了,她就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电脑面前做练习,一坐都是一天。但如此枯燥的工作,并没有让这个本来就性格好动的女孩失去耐心,反而让她找到了乐趣。每次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做一个简单的小视频,她就觉得很有成就感,并且不断把这种乐观的情绪传染给学生,鼓励学生。

虽然在这其中,由于工作太多,技术类难题不断,学生难上手,整个部门各项工作都需要她自己完善,学生有时也会有情绪,不仅要教会技术,更要教会学生做人。还好她性格活泼,常常和学生打成一片,常常使用“连哄带骗”的招数辅导学生,用她亲切又严格的方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电视人。

5

在大家的努力下,校园电视台终于评上了广州市教育局局属学校“十佳社团”称号!这个才成立仅仅两年的学生社团,从六十几家中职、中学的社團评选中脱颖而出,实现了所有交校TV人的梦想。那一刻充满了荣耀、欢欣,而白手起家的过程多么不易,“创业之路”总是充满各种艰辛,而这个年轻的女孩子,她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忠于自己的每一个选择,并且奋斗到底!

以上是师姐也是我师长陈一满老师的经历,与她交流是愉快的,听她娓娓道来,听她带着热泪的回忆,实现梦想,再回头望望自己走过的路,那一刹那是多么幸福、欣慰。在我心中,1990年出生的她是成功的,她心怀美好,才能遇到更美好,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勇敢接受生活的每一个挑战。在自己的职业之路上,每一个转身都是完美的,在于坚持不懈和愿意付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作为中职生,我期盼在校像她一样奔跑,不仅学好技能,更要修身,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职业素质。很荣幸,我是陈一满师姐所带社团“交校电视台”的一员,她的指导无微不至,注意每一个细节,以“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的风范引导我们。

每每看到她额头上的汗水,我总是心生震撼:以后的路或许会出现许多的坎坷,如一满师姐,多次的转换工作,但她永远积累自己的关键能力,职业综合素质强,刻苦耐劳,“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投下的汗水越多,梦的涟漪越大!

猜你喜欢

师姐学校老师
青春才几年,师姐占四年祝我四周年生日快乐!
师姐的一周
师姐的一周
电脑报最会省的师姐教你们6·18该怎么买!
学校推介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