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交际学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探讨

2019-09-10段文婕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期
关键词:具体应用

段文婕

摘 要:中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但我们仍然需要加强各方面的发展,比如师资队伍的建设等等。而面临“一带一路”这个新背景下,对外汉语教育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需要克服挑战,把握机遇,追求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学;對外汉语教育;具体应用

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跨语言交际人群打破本国历史文化条件的局限性,加深对他国即对方所在国家文化背景的理解,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跨文化交际学应用在对外汉语言教育的过程中,就是在准确理解汉语字、词、句的实际含义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如何在不同语境下合理地切换运用,借此协助跨文化交际双方顺利完成跨语言交流。

1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目的的内在要求

在刘询所著的《对外汉教育学引论》一书中,将对外汉语言教学的目的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做好基础知识奠基,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熟练掌握汉语言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次,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加深学生对汉语言文化背景的理解和认知,对汉语言交际中涉及的文化因素有所了解;次之,提高交际能力,训练学生在实际交际场景中切换语境的能力,激发汉语言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简言之,对外汉语教学作为第二语言学习方式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是教学工作者完成授课目的的要求,也是学习者对第二语言学习的需求所在。

2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优化策略

2.1从建构主义学习观出发,引导学习者主动建构中国文化知识体系

首先,以建构主义学习观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来华留学生带着自身母语文化背景接触中国文化时,常常会产生跨文化冲突,产生对中国文化的误解。这种情况下,汉语教师在文化教学过程中就要通过对学生的关心和教育,逐步培养他们对中国文化知识的元认知能力,帮助他们尽可能快、尽可能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克服自身母语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跨文化冲突,这样他们才可能在循环的“同化”“顺应”中,逐渐接受和认可中国文化。

其次,以建构主义学习观为指导,创设恰当的情境,适时开展情境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汉语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恰当的情境,模拟实景进行情境教学,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近40年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的基础上,许多对外汉语教材都开始注重语言和文化的结合,给汉语教师提供了一个在很好地讲授汉语的同时推介中国文化的平台。有了这样的平台,再加上对外汉语教师有意识地运用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去指导学生学习,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充满探索中国文化的乐趣,这对于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进行中国文化知识的“意义建构”具有积极的意义。

2.2以建构主义知识观为指导,开展体验式文化教学

首先,深化课堂文化体验。在汉语课上讲到茶文化的时候,可以带学生去茶艺室亲身体验茶文化。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参观古色古香的茶艺室,通过望、闻、触、品了解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紧压茶等,观看茶艺师用不同的茶具、不同的水温泡茶,学习泡茶的方法和技艺,还可以品尝各种茶的味道,感受绿茶的嫩、红茶的醇、乌龙茶的香、花茶的美、紧压茶的粗老。通过这种课堂体验,学生不仅能了解茶的种类,也能了解茶的冲泡方法、饮茶习俗,同时还能品尝到不同茶的味道,对中国茶的理解从书本走到现实,这样的茶文化体验课更有趣,也更有利于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当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必定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里,教学目标很容易就实现了。

其次,丰富校园文化体验。对学生来说,课堂之外最常去的地方就是校园了。作为与国际化接轨的中国大学,应在校园中营造中国文化氛围,充分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为留学生创设充满中国文化元素的文化背景,让他们在学习汉语、学习其他专业知识的同时,体验和感受中国文化,进而达到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对此,应该开展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中国文化,还可以交到中国朋友,了解中国人真实的生活、学习、娱乐,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

再其次,开展校外文化体验。要了解中国文化,只有亲身去经历才会更有收获。因此,可以利用周末和假期,组织学生赴校外游学。在课堂之外的文化教学中,应该广泛开展体验式教学,为学生创设合适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自身已有母语文化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化的新知识重新进行“意义建构”,建立起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提高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3“一带一路”与对外汉语教育的相互作用

“一带一路”这个倡议自提出并实施发展以来,中国与沿线周边国家的合作得到大大的加强。而我们在与周边国家进行沟通时,语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们想要与周边国家达到“互通”,“语言互通”是必不可少的。而想要做到“语言互通”、“民心互通”,光靠英语是不行的。在古丝绸之路时,汉语一直是我国与沿线国家沟通的工具,只是由于历史原因,这个工具被短暂的丢失了。现在,据统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用的语言有50多种,而汉语只在极少数国家被广泛使用。面对这样的情况,对外汉语教学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的发展对对外汉语教育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我们的国家需要越来越多的汉语教育的人才去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去传播中国文化,教授汉语,传播“一带一路”思想。而各国也需要越来越多的汉语人才来加强自家国家的汉语教育,以能够与中国跟好的进行沟通,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一带一路”的发展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而对外汉语的发展对“一带一路”也起到了支持作用。越来越多的汉语人才被派往国外,在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的的同时,也传播了中国对“一带一路”的倡议,传播了中国想要与世界各国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的坚决思想。是的中国与更多的国家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并且加强已有的合作伙伴关系。

4结束语

就汉语言教学的实际过程来看,语言被视作不同国家标志性的文化载体,汉语言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作是对汉语言文化的选择,因而对外汉语言教学归根结底就是对汉语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就决定着,对外汉语教学不应单纯局限于传统的语言知识传授,而要在综合考虑汉语言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上,以文化教育为核心,培养学习者的综合性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武娇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16.

[2]刘婧怡.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D].黑龙江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具体应用
煤矿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及其应用探讨
电子信息工程在工业领域的设计与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异步教学法
在包装领域中如何运用计算机技术
人工智能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培养探究性思维,促进初中物理的学习
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与应用研究
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