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动”,打造高效课堂
2019-09-10张秋莹
张秋莹
新课标倡导:在数学课堂上学生要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同时也把教学目标由“双基”发展为“四基”,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所以,在教学中要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就需要师生共同“动”起来,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一、要让学生“动”起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在活动中,自主获得知识,提升探究技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让学生的手“动”起来。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解放儿童的双手,让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亲自动手,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课堂富于趣味性,寓教于乐,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时,数学课中很多知识,学生只有亲自动手验证过,才能对知识的形成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才能真正理解知识获得知识。如《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三角形的任意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就需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拿不同长度的小棒围一围,明白什么样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样的可以围成,从而明白结论。这样既对这一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积累了活动经验,也便于形成了“猜想-验证-结论”这一基本的数学学习方法。
(2)让学生的脑“动”起来。数学课的探究提倡“动手做”,但动手做的背后强调的是“动脑”。只动手而不动脑,探究活动就失去了意义,真正的探究不是发生在学生的手上,而是发生在头脑里,我们不能让学生埋头就做,而是要让学生想好再做,边想边做。只有“动手”与“动脑”兼备,才能保障课堂的高效。我想任何一节数学课都必须在动脑的过程中获得新知。
(3)让学生的眼“动”起来。这就要求学生会观察,观察是认识事物最基础的途径,是发现的前提。在探究过程中,眼睛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让他们学会用眼观察。如《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一课,就需要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等活动来探究。
(4)让学生的口“动”起来。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很多时候,我们的探究活动都是小组内进行或者就某一问题小组讨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眼的同时,也要善于动口,能够与同学小组交流,能够汇报自己的发现。这样,在数学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数学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合作能力。
二、教师必须“动”起来
教师做为探究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怎样体现我们的“引导”作用呢?这就要求教师也要动起来。
(1)在钻研教材方面“动”起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的亮点,使教材能更好地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服务。这有助于教师掌握教材的逻辑顺序,有助于全面贯彻落实课程標准。只有认真钻研了教材,我们才能知道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是什么,哪些地方学生能自己探究解决,哪些地方需要老师的提示、引导、甚至讲授。这样,我们在备课时才不会是盲目的。当然,在教学中教师还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想动手实践的欲望;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多媒体,搜集丰富的素材,并灵活运用好教材。如学习《三角形的认识》《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关于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可以搜集关于相框、书架的支架等图片和电动门、升降机等视频供学生观看,将知识更加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生,更便于他们理解。学习《图形的密铺》时,这一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但在生活中却非常常见,如果借用多媒体出示关于“图形密铺”的图片,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2)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动”起来。“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课堂旨在让学生生动活泼、愉快地学习。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在实际的应用中,教学方法的使用应该是灵活的,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随时对其调整,以便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发是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促成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因此,在数学课堂中,只有教师和学生都动起来,我们的课堂才能更高效,学生才能更好地保持和发展对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获得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