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运动员不同力量训练方法比较

2019-09-10刘家涛张晓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肌酸激酶体脂百分比

刘家涛 张晓

1前言

淄博市的青少年自由式摔跤运动员普遍存在屈肌与伸肌在最大力量上的不平衡。在上肢肌群中,明显存在屈肌大于伸肌的现象,而且非常普遍,日常的训练中,运动员向心收缩训练得多,而离心训练练得少。在腰背肌群中,其伸肌明显大于屈肌,并且随着速度的增加,伸肌下降幅度非常小,而屈肌增加有限。通过对淄博市男子自由跤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和运动素质进行测定,总结业余训练中青少年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力量训练规律,探索青少年运动员成才规律。研究目的:本文主要从青少年运动员业余训练的视角,遵循青少年自由式摔跤项目体能训练发展规律,围绕肌肉工作形式和能量代谢特点设计体能训练方法,通过对传统体能训练方法与改进的体能训练方法进行研究比较,结合运动队目前常用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的测试数据分析和青少年自由式摔跤业余训练的特点,抓住青少年训练这一特殊的训练时期,为建立适合淄博市青少年自由式摔跤项目发展的体能训练体系打好基础。

2文献综述

2.1自由式摔跤项目介绍

摔跤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竞技体育运动,是一项集力量、速度、耐力、协调、灵敏等运动素质为一体的高强度体能对抗类项目,它是全部体育运动的结晶。从1904年开始,自由式摔跤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自由式摔跤技术除了包括希腊罗马式摔跤技术外,还有用手臂握抱对方下肢的动作和用腿使绊的方法。比赛时可以手足并用,可以抱头、颈、躯干、上下肢、缠腿、勾足、挑腿等,但不许抓衣服,不许使用反关节和窒息动作,将对手摔倒后使其双肩触及垫子者为胜。摔跤比赛中运动员每局比赛时间为3分钟,分上下两局,每局之间休息时间为2分钟。

2.2自由式摔跤项目的制胜因素

摔跤是最完善、最全面、最协调的一项运动,是高强度体能对抗类项目,这其中力量、速度、耐力、协调、灵敏等运动素质是关键的制胜因素,而力量训练是摔跤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摔跤运动员最重要的制胜因素,在运动训练中占据主导地位。摔跤专项技术不仅是完成动作的形式,而且包括了速度感、时间感、节奏感、空间感、力量感等内在因素。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素质持续发展阶段,充分了解青少年的身体发展规律,合理有效地制定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方法,是提高青少年运动员运动素质的关键。

2.3力量训练对青少年自由式摔跤项目的重要性

力量训练分为一般力量训练和专项力量训练。一般力量训练是指运动员能够完成长时间训练的一个整体的能力,是单一进行长时间一种练习的训练,或者是通过变换的方式长时间训练多种练习。作为前者能够很好地训练关节和韧带,抵抗其疲劳度和增强其耐力,后者的话整体的负荷相对较大,但是局部器官的负荷比前者有所降低,因此鉴于两者之间各自的优缺点,需要进行结合式的训练。

2.4血清肌酸激酶在力量训练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血清肌酸激酶作为评价运动训练常用的一个生理生化指标,近些年来在体能訓练效果评价中应用越来越多,在运动员机能评定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其原因为大强度的训练极易导致运动员肌细胞损伤,离心运动可导致机体血清酶活性的升高,进而判定出运动员的机能情况。血清肌酸激酶可作为反映运动员运动量与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随着运动员运动强度的增加,运动员体内的血清肌酸激酶不断升高。

2.5体脂百分比在力量训练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体脂百分比是衡量人体胖瘦的指标,对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的影响更加明显。从研究结果可见,体脂百分比与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呈负相关。瘦体质量百分比是反映人体基本运动能力的指标。

2.6心率在力量训练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选取两分钟即时恢复心率来评价运动员的恢复能力,主要是考虑青少年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上下两节的比赛间隔时间是两分钟,运动员大强度训练后两分钟的恢复能力的快慢,直接决定了青少年摔跤运动员场上的成绩,选取两分钟这个测试时间,目的在于强化运动员在两分钟时对训练负荷的适应程度,实时调整训练课的密度。

3实验对象与实验方法

3.1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为淄博市体育运动学校12名男子青少年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平均身高169.0±5cm,平均体重62±4kg,平均年龄14.0±1.0岁,训练年限4-5年。本实验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2个组,每组6名队员。一组采用传统的力量训练方法,另一组采用改进后的力量训练方法。本实验周期为6周,在相同测试环境下,分别采集2周、4周和6周的测试数据。所有受试者均未使用过任何激素类药物及其他相关药物,均无心、肝、肾等疾患。

3.2实验方法

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实验测试法、现场观察法。

3.3测试指标及方法

3.3.1体脂百分比及测试方法

本实验中,体脂百分比主要用来评价力量训练前后运动员身体成分的变化,实验所用仪器是韩国产的原装Inbody370,测试采用八电极测定运动员的身体成分,通过不同时间段体成分的变化来反映体能训练对身体的刺激程度。测试前将受试者的手掌和足底擦拭湿润,受测试的每名运动员自然站立,双脚和测试电极完全接触,双手握住电极,双臂保持自然下垂略分开躯干,按照语音提示完成测试。本实验在测试人体成分时,均是在每周第二次力量训练后第二日清晨进行测试,测试时要求运动员空腹,穿的衣服尽可能少。

3.3.2血清肌酸激酶及测试方法

本实验采用雷杜全自动生化测试仪测试血清肌酸激酶,所用试剂为雷杜公司提供的专用试剂,测试时间均是在每周第二次力量训练后第二日清晨进行测试,测试时要求运动员空腹,抽取运动员静脉血5毫升。测试受试者2周、4周和6周三个时间段血清肌酸激酶的变化,来观察体能训练方法改进后对青少年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刺激程度。

3.3.3两分钟即时恢复心率及测试方法

本实验选用两分钟即时恢复心率这个指标,主要用来评价运动员体能训练过程中的恢复能力,为确保心率测试尽量避免实验误差,采用运动员佩戴芬兰产的polar表RS400,实时查看两分钟即时恢复心率。测试时间为每周第二次力量训练后第2分钟。

3.4统计方法

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所有实验测试数据均使用SPSSl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4传统力量训练手段与改进后力量训练手段比较

4.1引体向上(表1)

引体向上技术动作要领:做引体向上时要做到上胸与杠齐平,保持挺胸,双肘向下、向后拉,注意使自己的肩胛骨全力彼此靠近。在引体向上做到最高处时要有1秒钟的静态保持,这样会迫使身体募集正确的肌肉。在这个过程中要求运动员积极地使肩胛骨缩回,而不是试图依靠手臂肌肉来做动作。高点静态保持能够提高斜方肌下部和菱形肌的力量,对于改善身体姿势、避免肩部伤病具有重要意义。

4.2悬垂收腹举腿(表2)

主要技术要领:要求运动员正握单杠,掌心向前,身体自然悬垂,两腿并拢屈膝,双腿尽量并扰或踝关节相叠,脚尖指向地面。在做悬垂仰卧举腿这个动作时,要保持双腿伸直,收缩腹肌,向上抬起双腿,把膝盖提到胸口,注意力集中在腹肌上,用腹肌的力量屈膝上举,使大腿靠近胸腹。当大腿最大程度靠近胸腹时,保持几秒,然后两腿慢慢放下,回到起始位置。在做悬垂仰卧收腹举腿这个动作时,要注意呼吸方法,在吸气时抬腿,在动作完成时呼气,同时要注意意念一定要集中在腹肌上。悬垂举腿相对仰卧抬腿要求有一定手臂、肩的力量才能保持身体必要的稳定性,才能锻炼到腹直肌下部(下腹)。

4.3各种抱/扛人跑(双人练习)(表3)

快速力量是完成技术动作的关键,各种抱/扛人跑(双人练习)这个训练手段是自由跤比较经典的一个专项体能训练指标。传统体能训练状态下,运动员在抱扛时,由于被抱扛人缺乏抵抗而使得训练的实战性大大降低,而这个动作改进后,要求被抱扛人全力挣扎、抵抗,既增加了训练的难度,也与实际比赛结合起来,达到了很好的实战效果。在间歇时间方面也做了优化,缩短了间歇时间,最大限度地锻炼运动员在未完全恢复状态下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同时锻炼了机体耐受酸的能力。改进后的力量训练,在距离方面也做了改进,相比于传统的50-60米,将距离缩短了大约一半,由于增加了被抱扛这个不稳定性因素,训練强度要比传统的训练手段大。

5实验结果

5.1体脂百分比(表4)

结果显示:实验组运动员两周体能训练后,运动员的体脂百分比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与此同时体成分数据显示瘦体重的变化也不明显;四周体能训练后,运动员的体脂百分比有了显著性变化(P<0.05),表现为数值的进一步下降,瘦体重增加。六周体能训练后,运动员体脂百分比与四周时相比变化不明显,逐渐趋于稳定,但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员瘦体重增加。实验数据表明,运动员在力量训练两周时体成分变化不明显,而四周和六周的体脂百分比均出现显著的差异。

5.2血清肌酸激酶(表5)

结果显示:(1)经过两周改进后的力量训练,运动员的血清肌酸激酶出现了非常显著性的变化(P<0.01)。(2)经过四周改进后的力量训练,运动员的肌酸激酶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数值与两周时的数据相比尽管下降,但是下降幅度不大。(3)经过6周改进后的力量训练,实验组运动员的血清肌酸激酶有显著性变化(P<0.05),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数值的进一步下降,有逐步向力量训练改进前的数值靠近的趋势。

5.3两分钟即时恢复心率(表6)

结果显示:(1)两周力量训练后,两分钟即时恢复心率尽管有所上升,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四周力量训练后两分钟即时恢复心率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六周力量训练后两分钟即时恢复心率与四周时相比差距不大,但和改进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6结论

(1)经过2周改进后的体能训练,运动员的体脂百分比和2分钟的即时恢复心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肌酸激酶出现了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该差异主要体现在数值的进一步升高;(2)经过四周改进后的体能训练,运动员的体脂百分比出现了显著性的差异(P<0.05),但体重整体上没有变化,只是身体成分发生了变化,瘦体重所占比例增加了。运动员两分钟的即时恢复心率有了显著性差异(P<0.05),肌酸激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3)6周改进后的体能训练,运动员的体脂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分钟即时恢复心率有显著性变化(P<0.05);肌酸激酶有显著性差异,主要体现在数值的进一步下降,接近体能训练方法改进前数值。6周改进后的力量训练,运动员的力量和身体恢复能力比对照组有了很大的提高。

猜你喜欢

肌酸激酶体脂百分比
从颜值到实用性华为智能体脂秤VS小米体脂秤
肌酸激酶"危急值" 临床分析
探讨心力衰竭治疗前后心肌酶、cTnT、CRP水平的变化
1例脑梗死合并肌酸激酶升高患者病例分析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对比研究
记录体重也许斑斓
漂亮的实力派 有品PICOOC S3智能体脂秤
体脂:爱它或恨它,先了解它
趋势攻略之趋势线:百分比线
环保车型最多的美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