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探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哈玉莲

天津教育·中 2019年1期
关键词:倍数长方体公式

哈玉莲

新课标的实施给小学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小学数学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已经转化为培养学生综合的数学素养,而为了达到新课标的要求,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很难实现的,这就需要教师从教学方法上进行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引探教学法的出现和完善给教学方法的转变提供了契机。顾名思义,引探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恰当的方式启发、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并最终理解课堂内容的教学方法。不难发现,在引探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学生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师更多是起引导作用。可见,这种教学方法的内涵与新课标的要求比较相符。因此,教师应对这一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此,本文将结合我实际的从教经验,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怎样把引探教学法渗透于小学数学教学当中。

一、创设问题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程导入是首要的环节,恰当的课程导入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利用引探教学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兴趣特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这样一来,可以使教学过程以一种更加生动和直观的方式展开,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這样,才能为引探教学法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利用引探教学法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这一节内容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通过一个课堂游戏导入了课程,而课堂游戏就是情境教学中的一种具体方式。由于学生已经在之前的学习中了解了倍数的相关概念,所以我将游戏的规则设计为:学生从1开始依次向后开始报数,当遇到3的倍数时要说“跳过”,若不小心说出3的倍数,则该学生被淘汰。在游戏开始阶段,由于数字比较小,所以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比较快地分辨出数字是否为3的倍数,但随着数字的增大,学生出现的错误也越来越多,然后,我也加入到了游戏当中,学生发现,每次轮到我报数时,我都能够用很短的时间分辨出这个数是否为3的倍数,学生们都十分好奇,于是我说:“同学们,其实在这个游戏中有一个很实用的技巧,而这个技巧就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有关,在理解了这部分内容之后,大家也可以很快辨别出3的倍数。”最终,通过这个课堂游戏,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可见,在引探教学法的应用中,利用恰当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是增加教学过程趣味性的重要方式。

二、引导自主学习

正如前文所述,在引探教学法的应用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为了让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自主性的学习。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究,同时还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行自主探究,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使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弥补个人能力的不足,而且可以给学生的自主探究指明方向,从而有效保障学生的自主探究质量。

例如,在《圆的面积(一)》这一节中,圆的面积公式是重点难点,为了让学生对圆的面积公式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我引导学生自主推导了圆的面积公式。首先,我按照学生在学习水平、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将其划分为几个小组,接着,我要求各个小组制作3个圆形,然后分别将这3个圆形分割成10、30、50等份,并将各个分割之后的圆重新进行拼接,让学生观察,随着剪切数量的增加,重新拼接之后的图形越来越近似于什么图形,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发现,当分割的数量不断增加,重新拼接之后的图形越来越近似一个长方形。于是,我给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1)这个近似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圆形之间是否存在联系?(2)如果存在联系,能否根据近似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形面积公式?然后,我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行合作探究。最终,学生经过讨论,发现这个近似长方形的宽与原来圆形的半径是对应的,长与圆形周长的一半是相等的,通过这一发现,学生也顺利推导出了圆形的面积公式。通过利用这种方式,使学生对这一节的重点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记忆。可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是引探教学法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三、及时归纳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小结同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及时有效的课堂小结,不但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体会教学内容的要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化地梳理知识脉络,从而有效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利用引探教学法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完《分数除法(三)》这一节的内容之后,我马上给学生归纳总结了分数除法的相关知识:(1)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非零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先约分后计算,只有在乘号的两边或连乘时才能约分;(2)规律:一个非零的数除以小于1的非零的数,商一定大于被除数;一个非零的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一定小于被除数;任何数除以1都等于被除数;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3)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若有括号,则先算括号里面的;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则由左至右,按顺序计算;(4)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率;(5)注意:计算之前要看清运算符号,并观察能否利用运算定律简化计算过程;在约分之后不能漏掉分子或者分母;(6)分数除法相关的应用题:认真观察题目中是否有分率;寻找题目中的单位“1”;分析数量关系。最终,通过我的总结,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了更加全面系统的理解。

四、强化课后拓展

在引探教学法的应用过程当中,课后拓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内容远远不够。因此,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拓展,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使学生的课堂所学知识得到及时巩固,而且可以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当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有效巩固和提升。

例如,在教学完《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一节内容后,我进行了课后拓展,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与实际生活有关的练习任务。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大家仔细观察一下,看一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形状?”马上有学生说:“是长方体形状的。”然后我继续问:“同学们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要把教室重新装潢一次,墙壁、屋顶、地板都要装潢,那么装潢的总面积是多少呢?”学生观察了一下,有学生提出:“教室是一个长方体,我们可以首先测量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然后再套用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这样就可以计算出装潢的面积了。”这个学生发言完毕之后,不少学生都认可了他的想法,然后我说:“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看一看是否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得出结果。”于是学生再次进行了思考,有学生发现,在计算过程中需要再减去门窗的面积。最终,通过这个任务,不但使学生及时复习和巩固了长方体表面积公式,而且使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能够更加灵活地掌握相关知识。可见,在引探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课后拓展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

总之,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引探教学法是一种十分适用于小学数学且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熟练掌握引探教学法的具体应用方式,并且要不断完善每一个教学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得到有效优化,从而不断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责任编辑 周子莹)

猜你喜欢

倍数长方体公式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倍数魔法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
表面积是多少
关于“3与9的倍数特征”引起的思考
数学题
“两两三三”解决天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