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智障儿童“康教结合”课程实施方略

2019-09-10于丽娜

天津教育·中 2019年1期
关键词:培智脑部智障

于丽娜

智障儿童是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因为先天性脑部神经元受损、智力发育不全,與其他正常儿童相比处于弱势地位,需要进行针对性治疗和接受特殊教育。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活动的深入发展,将残障儿童的康复训练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已经被纳入国家教育发展计划,也成为众多教师的共同追求。为此,本文在分析智障儿童特点和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康教结合”的要求,从以下几点出发,就如何加强智障儿童学前康复教学谈一谈自己的粗知拙见。

一、游戏教学,开发学生智力

智障儿童虽然存在智力缺陷,客观行为活动不畅给他们的生活与学习带来诸多不便,但这类儿童与正常儿童并非截然不同,两者之间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存在不少共性的东西,他们都有着喜好游戏的天性,对外界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专注于自己喜欢事物的特性等等。因此,对智障儿童进行培智教育时,教师可以选择游戏教学法,一方面,是由于儿童天性的原因,游戏教学能有效地吸引智障儿童的注意力,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康复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是因为游戏疗法是治疗智障儿童的方法之一,这样的教学契合了医学理念,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在较高程度上实现培智目标。

譬如,智障儿童的年龄较小,对各类游戏具有强烈的尝试欲望,我在学前教育活动中经常开设沙盘游戏,利用该游戏的特性带领学生认识事物,展开相关教学活动。玩具对儿童的吸引力毋庸置疑,大部分儿童在初次接触沙盘游戏时直接被旁边的玩具吸引,对沙子并不感兴趣,于是我将玩具放入沙子中,明显能看到他们的目光纷纷转向沙盘,也开始在盘中玩起玩具,在他们兴趣正浓时,我再趁机将房屋、地球仪和汽车等玩具放入沙盘中,根据提供的图画模型指导学生在沙盘中一步步地建造房屋,将玩具放入正确的位置。另外,我还经常会展开积木数字游戏、黏土色彩拼装游戏等教学活动,这样不仅能丰富智障儿童的生活,还能寓教于乐,开发智障儿童的智力,潜移默化地促进他们的思维运动。

二、艺术教学,培养学生思维

智力水平会影响人的客观行为活动,同时,合理益智的行为活动又会反作用于人的意识,促进其进行思维活动,推动人的智力发展。智障儿童因为脑部神经先天受损,导致他们肢体行动迟缓、语言表达障碍。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在有效分析智障儿童行为和思维关系的前提下,我根据“康教结合”的具体要求和智障儿童医疗方式采取了艺术教学法方法,通过音乐、美术等教学形式设计益智类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协调学生的肢体运动,引导他们思维活动,实现行为锻炼和智力开发的双重教学目标。

譬如,智障学生容易被色彩鲜艳图片和洪亮的声音所吸引,从而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对颜色、形状等抽象思维方面的东西领悟不佳,对此,我在学前教育活动中,经常从以下两方面展开培智康复性质的教学活动:一方面,播放一些旋律和节奏感较强的音乐,带领学生唱一些简单易懂、重复次数较多的歌曲,借此学习一些小知识,锻炼他们的记忆力;另一方面,开设专门的绘画课堂,让学生利用红色、黑色、蓝色等鲜亮的色彩画一些简单的线条,对空白纸张上的简单图形进行涂鸦和描红等,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另外,我有时也会在欢快的音乐中带领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让他们跟着节奏即兴舞动,锻炼其肢体协调性,促进学生的左右脑发育。这样不仅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还有助于推动康复训练和学前教育的有效融合,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

三、情感教学,培养健康心理

情感是人最丰富最宝贵的特质之一,在智障儿童的学前康复教学活动中采取情感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因素: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情感教学能开发学生脑部的潜力,刺激学生左右脑的后天发育,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智力水平;从智障儿童本身来看,他们思想纯真、感情强烈,只要有人愿意跟他们说话,关心他们,就会很开心。同时,他们又容易激动,情绪变化较快,有时会在一件事情上产生不同的情感变化。因此,需要教师从智障儿童的情感入手,发挥情感教学积极的一面,展开合理的教学活动,开发学生智力,挖掘他们的潜力,稳定其多变的情感状态。

譬如,在智障儿童的学前教学活动中,我会用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呵护他们,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让他们慢慢感受集体的关爱,在一定程度上抚平其容易焦躁的情绪;用温柔的话语引导孩子尝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要求班级里面的每一个学生都以家人相称,率先表达对孩子们的爱意等等。在以“分享”为主题的课堂上,我借助网络信息媒体向学生播放了分享苹果的动画片,在他们兴趣正浓时拿出大小不一的苹果,对学生明确说出自己的期待,让其尝试分享苹果,对于主动拿小苹果的学生,我会不吝赞美,给予其表扬和鼓舞;对于没有分享观念的学生,我也不会批评,而是从朋友的角度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寻找合适的机会激励其大胆尝试。最后,我会再拿出一些苹果,将较大的苹果拿给已经有小苹果的学生,将较小的苹果分给已经有大苹果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引导他们思考“分享”和“公平”的含义,培养他们健康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价值观念。这样的益智教学容易被学生接受,取得较高的教学效果。

四、双感教学,促进学生发育

感统全称感觉统合,主要是针对智障儿童的身体平衡训练,感知统合的失调导致他们平衡感较差,只有在学前康复教育活动中加强这方面的教学训练,才能刺激学生的脑部神经中枢,促进其左脑和右脑的良好发育;感知,全称感觉、知觉训练,主要针对智障儿童感知觉迟钝、缓慢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只有物品十分醒目、鲜明、体积大且呈现时间长,他们才能有较为强烈的感觉,否则在单位时间内,其脑部接受的外界信息刺激要明显少于正常儿童。所以,要想保证智障儿童“康教结合”的效率,提升学生培智教育的质量,在教学中融合感知训练十分必要。

譬如,感觉统合和感觉知觉的康复训练对智障儿童的培智教育有着重要影响,在教学中,一方面,我通过设计滑滑梯、跳床、走直线、平衡木、按摩球等教学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感觉统合康复教学效率,增加他们身体的平衡感,促使其逐渐掌握身体运动的技巧,加大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后天调节智障儿童的脑部功能分工;另一方面,通过魔术电筒、观察活动的小动物、看跑动的火车、闻食物的味道等教学项目以及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训练教学,加强学生的感官刺激,促使他们的大脑在单位时间内接受更多的外部信息,开发儿童智力,促进他们的脑部发育。

五、家校合作,推动学生发展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也是他们的终身学校,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成长和未来发展有着难以估量的巨大影响,尤其是对智障学生而言,良好的家庭教育与和谐的家庭环境对他们的康复训练和智力培育有着超乎寻常的作用。因此,智障学生的学前康复教育,特别是培智教育,要想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成果,教师必须牢牢抓住学校和家庭两个中心,加强两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就智障学生的教育充分进行讨论与研究,设计合理的教学计划,发挥其双效合力作用,挖掘学生脑部潜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逻辑,推动其良性发展。

譬如,在进行智障儿童的学前康复教育时,我经常会通过手机、网络等方式跟孩子的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谈论学生的恢复情况,了解他们在家庭当中的表现,做好相关的康复教学记录,就孩子的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探讨,制定学校和家庭的双效康复教育计划。有学生患有轻微的自闭症,为了帮助他走出心理困境,我详细了解了对方父母的家庭教育情况,指出其中不合理的因素,探究儿童心理问题出现的后天因素,与家长一起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教育方案,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帮助该生打开自闭的心门,在此基础上慢慢加大培智教学力度,促进其智力发育,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最大化地实现培智教育目标,加快学生的康复进度。

总而言之,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与学前教学的融合是一个不断探究、实践、磨合、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进行相关教学活动时要综合考虑智障儿童的心理特点、学习特点和各项特质,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智慧,开发他们的潜在智力,引导其形成健康的心理,实现全面成长和良性发展的目标。

(责任编辑 林 娟)

猜你喜欢

培智脑部智障
以课例《牧童谣》为载体培智学校优质音乐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让智障儿童喜爱上美术课
具身体验:培智体育教学的实践
为智障孩子撑起一把青春伞
脑部三维核磁共振图像分析
智障儿童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
压抑食欲使人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