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文水平测试汉字大纲研制的理念与程序

2019-09-10王汉卫刘熹蒨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构字词表用字

王汉卫 刘熹蒨

[摘 要] 华文水平测试汉字大纲(华测字表)的直接目的是用于华测,长远目的是希望通过考试的反拨作用促进汉字教学和学习,在华测字表之前,学界亦无专门针对华文教学的字表。文章主要从研制基础、研制理念、字表定量和定级、字表检验等几方面介绍华测字表的研制过程。华测字表有坚实的研制基础:即现有的字表及汉字大纲、母语课标、语文教材、华文教材以及华裔考生对自身汉字量的评价。本字表坚持“字量适中,向下集中”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两条总原则,按照定性、定量和人工干预相结合的方法,并结合华测的宏观结构,将认读字表和书写字表各分五级。

[中图分类号]H195;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174(2019)01-0059-09

1. 引言

由于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华文教学和测试的字表,长期以来,华文教材编写、课堂教学、习作文本用字分析都只能以对外汉语教学和测试的汉字大纲为参照。但这些大纲与具有祖语(heritage language)(郭熙,2015、2017)性质的华文教学并不能很好地匹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面向的对象不同。对外汉语教学和测试的汉字大纲主要是为“汉语二语者”开发,而海外华裔青少年华文水平测试(以下简称“华测”)是针对海外华裔中具有较好祖语水平的人群开发的考试。这就决定了华测需要开发自己的汉字大纲,而且也必然跟HSK有很大不同。

在现代文明社会的大背景下,文字是语言的保证,没有文字的保驾护航,仅停留在听说层面的语言将难以在语言竞争的态势下在海外华人社区中存留下来(王宁,2015、2016),所以,漢字对海外华人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王汉卫,2009)。面对这样的情况,华测将强化汉字能力作为一项特别追求,对各级别的汉字认读和书写提出明确的定量要求。

研发面向华裔青少年的汉字大纲,直接目的是用于华测,长远目的是希望通过考试的反拨作用促进汉字教学和学习,并对海外华人社会的祖语保持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将从研制基础、研制理念、字表定量和定级、字表检验等方面简要介绍华测字表的研制过程。

2. 研制基础

基于现有的字表及汉字大纲(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88、1992、2013;国家汉办,2010)、母语课标(教育部,2011)、语文教材(苏新春,2007)、华文教材(暨南大学华文学院,2006;北京华文学院,2007;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002;马来西亚教育局,2013—2015;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2007—2014)以及华裔考生对自身汉字量的评价①,可以得到以下几点认识:

(1)具有中等以上受教育水平的汉语母语者识字量一般在3500字以上。

(2)对外汉语教学用的字表汉字量一般在3000字左右,华文教学尚无专用字表。

(3)母语教学课标对会认、会写字量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对字序、字种没有严格规定。

(4)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虽字次量相差较大,但共用字种多,字种量相差不大,且都在生字表中对会认字和会写字已明确列出。

(5)语文教材普遍采用初级阶段集中识字的理念(李如龙,2001),识字写字任务集中在小学前两学段。

(6)不同版本的华文教材字次量、字种量都相差较大,除了马来西亚教材外(小学课文字种3000字以上),其他国家教材的字种量都偏低(2000字左右)。

(7)华文教材生字教学任务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但除了马来西亚教材在第一学段的识字量显著集中外,其他教材的生字教学用字在小学各学段分布趋于平均。

另外,根据我们伴随华测的预测试所做的问卷调查,海外考生对自己的识字量、写字量有大概的认识。各级考生自我判断的识字量、写字量都有一个相对集中的范围,一至五级考生识字量主要集中在:800字左右、1400~1800字、1900~2100字、2300~2900字、2700~3300字;一至五级考生写字量主要集中在:400字左右、600~800字、1200~1400字、1500字左右、2100~2300字。但同级考生识字量的一致程度相对较高,写字量的差异较大。

上述国内外字表、教材及调查数据可为华测字表确定总字量和分级字量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与此同时,华测字表的定量应体现导向性,引导华裔学生的识字量和写字量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结合华测的整体设计(王汉卫,2016)、测试对象的特点、汉语学习规律(李大遂,2006)以及海外华裔的汉字学习现状(马燕华,2003;李嘉郁,2006;罗庆铭、王燕燕、闵玉,2017;王燕燕,2017),华测汉字大纲确立了以下研制理念。

3. 研制理念

3.1 总体原则

(1)字量适中,向下集中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所以华测字表必须在字量上有一个合适的表达。“字量适中”的意思是指在汉语母语者与汉语二语者之间找到一个适合的定位,相对于对外汉语汉字大纲和当前一般华文教材的汉字量,华测字表会适度提高总字量。

“向下集中”是指重点增加初级字表的汉字量,以求尽早尽快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实现汉语的自主阅读。尽管中国国内的公立幼儿园不强制要求学前识字,但学前识字事实上广泛存在(王鹏,2011;丁培培,2016)。在海外因为语言竞争的存在,学前识字更是受到了广大家长的重视。华测字表的设计也应考虑这些情况,打破平均分布的惯例,向下集中,突出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使海外儿童尽早实现自主阅读。

(2)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是指华测字表分为认读字表和书写字表(董兆杰,2013),包含先认读后书写、多认读少书写的含义,“认读字”只要求会认、会读,“书写字”还要会写、会用。

“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既对汉字的认与写提出了定性与定量的要求,也适度降低了学习者写汉字的负担。从汉字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来看(赵静、李甦,2014),笔画多、结构复杂的字不一定难认,但是准确记忆字形的每个细节是个问题,这就导致了难写。从认读字中选出一批使用活跃同时字形简单的字列入认写字表,控制认写字量(尤其是初始阶段的认写字量),既是为了降低初学者写汉字的负担,同时也保证了华裔青少年的认读汉字量。

3.2 认读字表研制原则

(1)常用性原则

常用性直接体现为汉字在语料库里的出现频率,但字频数据强烈依赖于文本,因此华测的字表将综合多种语料库的字频数据,选取综合使用频度高的字。

(2)词表关联原则

词表关联原则是调整认读字种和字级时依据的原则之一。

由综合使用频度初步定下认读字级后,某字的认读级别与之所在词条在华测词表的级别需要进行核对。初学者认识汉字需以了解字义为基础,所以某字在字表中的级别不能超前于词表,同时也不宜落后于词表太远①。

(3)文化性原则

作为专门为海外华裔青少年开发的测试,华测内容蕴含中华文化本身是其一大特色,这也会在华测字表中得到体现。例如常见的姓氏人名用字、重要地名等。

(4)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主要用于检验认读字种选取与定级的系统性,综合使用频度相差不大时尽量定级一致。如日常起居类“枕”“膏”“梳”置于同级;蔬果类“橘(桔)”“橙”置于同级;饮食类 “饺”“馒”置于同级;餐具类“筷”“勺”置于同级。

3.3 书写字表研制原则

(1)字用优先原则

使用价值高直接表现为汉字本身的综合使用频度高,在研制书写字表时,除了考察汉字的综合使用频度外,还需将其构字能力作为指标之一。优先掌握构字能力强的字,对学习其他汉字具有较大价值。

(2)兼顾字形原则

认读字表与书写字表分开的出发点是降低学生写汉字的负担,要求书写的字是从认读字中选出的字形难度相对较小的字。在此,字形难度是指书写上的复杂度。认字是对汉字进行整体辨认,除非遇到字形相近的字,一般不需要进行精确辨识和记忆。而写字需要对汉字的笔画、部件、结构和整字进行逐级的加工和再现,是认知上的精加工,字形复杂度不一定影响汉字认读,但会直接影响书写难度(佟乐泉、张一清,1999)。

因此,在筛选书写字时,字形也是重要考虑因素。字频高而笔画、结构较为复杂的字会考虑适当降级。

4. 字量和字种的确定

華测字表的研制程序是:理论先决,定量随后,干预收尾。

具体的程序依次是:大体确定总量及分级字量,确定选字的底表,对底表汉字进行量化标注,依据定量数据逐级筛选认读字,对认读字进行人工干预,确定认读字表,从认读字中依据定量数据逐级筛选出书写字,对书写字进行人工干预,确定书写字表。

4.1 总量及分级字量的预设与底表的选取及标注

按照“字量适中”的理念,华测字表的认读字总量初步定在3200字左右、认写字总量初步定在2200左右。按照“向下集中”的理念,小学中学的认读和书写字量都大致设定为8∶2的比例。具体如表1所示。

这是华测字表基于原则的大致设计,具体字量需待字种选取和调整后方可确认,但异于以往字表的基本面貌已呼之欲出。

依据哪些语料库/字料库作为华测字表的来源底表,以及如何认识、如何使用这些底表是华测字表研制过程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华测字表依据的原始语料库/字料库如下:

华测字表以国家语委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中字频超过5的用字作为字种选取来源,也就是底表,共5667字种。

选取字种前,先将底表中的每个汉字标上在各语料库/字料库(见表2)中的字频序位、构字能力信息、字形难度信息、学段等级。字频序位信息源于各大语料库/字料库,构字能力依据《通用规范汉字表(1级字)》里参与构字的个数和使用次数。字形难度标注为笔画数和笔素数(王汉卫、刘静、王士雷,2013)。“学段等级”的完整表述应该是“拟用于华测字表的学段等级参考”。作文、教材用字的频率信息按年级对应学段,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字频表和绿皮书媒体用字表的语料来源与6~10岁的儿童认知水平相差太远,所以其频序信息用于小学第三学段、初中段、高中段。

4.2 认读字表研制

4.2.1 定量选种与定级

华测字表对应5个学段,需要对底表字按5个学段的频度信息进行5次综合使用频度排序,排序结果将作为选取各级认读字种的依据。

根据各库语料的规模、综合性、适应的年龄段,我们将底表字种在不同库的频序/使用度序赋予一定的权重,再求取综合序。绿皮书媒体用字的语料虽规模大、时代新,但书面语色彩显著,许多日常生活常用字的频率相对偏低,所以赋予其权重比现代汉语语料库略低。

表3中,“小作序一”是指小学作文库第一学段作文的字频序,“语文教材序一”是指国内4套语文教材第一学段课文用字的平均使用度序,“华文教材序一”是指7套华文教材第一学段课文的字频序,后面“小作序二”“语文教材序二”等以此类推。“现汉序”是指语委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字频序,“媒体序”是指2009—2012年4年绿皮书(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2009、2010、2011、2012)媒体用字平均字频序,“初学科教材序”是指国内人教版初中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物理教材课文的字频序。

按照综合使用频度序计算结果,底表中每个汉字都附上了5个学段的综合序位信息。再根据上文拟定的各级字量,初步选出各级认读字。

综合序一≤1300的共有1380字,作为一级认读字。

综合序二≤2100的共有2143字,去除一级已收字,剩余777录入二级认读字。

综合序三≤2600的共有2661字,去除一二级已收字,剩下552字录入三级认读字。

综合序四≤3000的共有2961字,去除前三级已收字,剩下343字录入四级认读字。

综合序五≤3200的共有3200字,去除前四级已收字,剩下211字录入五级认读字。

由以上步骤共取出了3263字,分别是一级1380字、二级777字、三级552字、四级343字、五级211字,这3263字即作为华测认读字表的初稿。

4.2.2 认读字种调整

(1)留字与删字

为保证认读字表收录的是常用字,而且与《华测词表》相关联,删字时主要参考《通用规范汉字表(1级字)》和《华测词表(主表)》用字。超出这两表任意一表的字人工干预去留。具体如下:

根据字表选字的常用性、文化性原则,保留常见的姓氏用字、人名用字、中国历史地理用字、地名用字、天干地支用字、叹词用字共48个,将其他超出《通用规范汉字表(1级字)》或华测词表主表用字的140字种删除。

(2)增字

比对华测词表主表用字,词表中有764字不在3263字表内,其中有258字属于《通用规范汉字表(1级字)》。

鉴于字表总字量不能无限增加,词表所用字不需要全部纳入字表,因此,我们挑选了字表未收而词表收录了的常用字——主要参考属于《通用规范汉字表(1级字)》,同时在语委现汉语料库频序在4000序位之内的字,按照常用性、系统性原则,挑选了以下32字,补入认读字表,大致分类如下。

认读字表初稿经过删字与增字处理,得到认读字表定稿3263-140+32=3155字。

4.2.3 认读字级调整

(1)按关联词表原则调整

按照字表研制时的词表关联原则,一般认读字的级别不得超前于该字在词表中首次出现的级别。

(2)按文化性原则调整

按照文化性原则,认读字表中保留有43个超出《华测词表(主表)》的字,主要是常见姓氏、人名、地名、天干地支或重要人物姓名用字。这些字无法关联词表级别,按字频原则适当降级,将原位于一二级的调为四级,原位于三四级的调为五级,原位于五级的保持不变。

例如:刘、曹、欧、吴、宋、秦、郭、魏、嫦、娥等放在四级。篇幅所限,不一一列举。

(3)按系统性原则调整

按照研制原则,为保证初级认读字的系统性,常见话题用字尽量收录齐全、定级一致。参考史有为(2008)对构建最小语言平台的最低量基礎词汇表的词汇类别划分,结合儿童的认知背景,尽量将日常起居、运动、饮食、水果、动物几类话题常用字认读级别调为一致,例如“运动”“足、篮、排”属一级,“乒、乓”也放在一级。

(4)按汉字构字能力调整级别

以《通用规范汉字表(1级字)》为统计范围,认读字中可作为部件参与构成这3500字的有709个,主要分布在前3级(原认读级别)。按汉字的学习顺序与汉语学习规律,常用的成字部件安排在初级字表中优先学习可发挥更大的价值。例如:禾、立、令、京等词表首次出现在二级,字表调整为一级。

经过以上调整,1~5级认读字数分别是:1127字、743字、595字、390字、300字,共3155字。

4.3书写字表研制

4.3.1 定量选种与定级

书写字表的研制原则是“字用优先,兼顾字形”。

字用价值高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使用活跃程度高,体现在各字在各学段的综合使用频度序位上;二是参与构字的频度高,我们采用的依据是在《通用规范汉字表(1级字)》里的构字能力,例如“是”除了本字外还参与构成了“题”“提”“堤”,“是”的构字个数即为3,构字使用次数为4,构字能力值为3.5。字形难度按画素数据赋值(见前文表述)。

综合使用频度、构字能力、及字形难度不能直接做运算,同认读字排序时一样,也采用先将各字段数据转换成序位,再赋权重的方法进行运算。

表6中,“字形难度序一”表示一级认读字的画素值序位,“构字能力序一”表示一级认读字的构字能力值序位,“综合使用频度序一”为求取认读字序位时第一学段的综合序位;“字形难度序二”表示筛选完一级书写字后所剩一级认读字与二级认读字一起重排的画素值序位,“构字能力序二”表示筛选完一级书写字后所剩一级认读字与二级认读字一起重排的构字能力序位,以此类推。

在3155认读字中,可作为部件参与构成《通用规范汉字表(1级字)》3500字的共只有709个,且主要分布在前两级,其次是三级,又因初级阶段学会书写构字能力强的字更有价值,所以构字能力序在前两级所占比例更高,后面逐级递减。认读级别越高,字形难度大的字在所占比例越大,所以公式里字形难度序的比例逐级递增。

一级书写字从一级认读字中选取,根据一级拟定的书写字量450字,“书写序一”排在前450序位内的字定为一级书写字。二级书写字从二级认读字以及筛选完一级认写字后所剩的一级认读字中重新排序选取,三四五级书写字的筛选方法依次类推。

由以上步骤共选入2200书写字。

4.3.2 书写字种调整干预

(1)删字

根据字表研制的文化性原则,认读字表收录了43个《华测词表(主表)》中未收录或者收于词汇附表里的字,这些字只需会认读即可,不作书写要求。

(2)增字

筛选完书写字,余下的955认读字里还有少量字形复杂、构字能力弱或无构字能力的字,但鉴于其使用活跃,考虑补入。从一级认读字中选择以下13字补入书写字表:厨、摘、铅、矮、撒、摔、踩、踢、赢、懒、糕、袜、澡。因为这些字的字形大都偏难,书写级别应适当偏高,安排在书写字表第三级。

4.3.3 书写字级调整干预

书写字在排序定级时已经将字形、字用因素作为定量考察依据,调整认写字级是为了弥补定量操作的不足。

认写字级调整时除了遵循前文规定的“字用优先、兼顾字形”原则外,还尽量避免认读级别与认写级别相差太大。除非是字形难度很大的字,一般认读级别与认写级别相差不超过3级,也就是说,一级认读字尽量只安排在认写字表的前三级,二级认读字尽量只安排在认写字表的二至四级。

調整后各级书写字量分别是:450字、660字、725字、264字、94字,共2193字。

5. 结语

华测字表分为认读字表和书写字表,旨在促进华文学习者扩大汉字识字量,同时也对写字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汉语国际教育界第一次以大纲的形式对汉字的“认”与“写”提出定性和定量的要求。

华测大纲(字表)配合海外华裔青少年华文水平测试而研发,其将作为华文水平测试的读写试卷的汉字命题依据,并可服务和引导华文教材编写,乃至海外华文教学的整体设计。

按照定性、定量与人工干预相结合的方法,认读字表和书写字表各分五级,对应6-18岁年龄跨度的学生,既照顾到了学习者的认知发展特点,也遵循了汉字学习规律。

本字表的研制坚持了“字量适中,向下集中,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理念,目前认读字和书写字的字量如表7。

华测字表不是一成不变的,将在教学、测试中不断检验和修订,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参考文献]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研究”课题组 2007 《汉字应用水平等级及测试大纲》研制报告[A]. 载中国应用语言学会,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编), 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0.

北京华文学院(编) 2007 汉语(小学版)(1-12册)[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丁培培 2016 华裔学前儿童汉语教材选编——以印尼培民国际学校幼儿园为例[A]. 载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编),第六届东亚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暨第九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 北京:2016-05-07.

董兆杰 2013 “认写分流”是科学识字理念[J]. 教育实践与研究(7).

郭 熙 2015 论汉语教学的三大分野[J]. 中国语文(5).

——— 2017 论祖语与祖语传承[J]. 语言战略研究 2(3).

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 2010 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M].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考试中心 2001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 1988a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M]. 北京:语文出版社.

——— 1988b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M]. 北京:语文出版社.

国务院,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2013 通用规范汉字表[M]. 北京:语文出版社.

贾益民(主编) 2006 中文(小学版)(1-12册)[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教育部 20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1992 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1992 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2009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9)[R]. 北京:商务印书馆.

——— 2010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0)[R]. 北京:商务印书馆.

——— 2011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1)[R]. 北京:商务印书馆.

——— 2012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2)[R]. 北京:商务印书馆.

——— 2013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3)[R]. 北京:商务印书馆.

李大遂 2006 汉字的系统性与汉字认知[J].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华文教学与研究)(1).

李嘉郁 2006 谈华裔学生汉字习得特点[J]. 海外华文教育 (1).

李如龙 2001 华文教学的基本字集中教学法刍议[J]. 海外华文教育(2).

罗庆铭,王燕燕,闵 玉 2017 新版新加坡小学华文教材汉字编写模式[J]. 华文教学与研究(3).

马来西亚教育局(编) 2013-2015 华文(小学)[M]. 吉隆坡:马来西亚教育出版社.

马燕华 2003 论海外华裔儿童汉字教学的特殊性[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 1999-2002 标准中文[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史有为 2008 对外汉语教学最低量基础词汇试探[J]. 语言教学与研究(1).

苏新春 2007 基础教育语文新课标教材用字用语调查[A]. 载王铁琨(主编),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R].  北京:商务印书馆:442.

佟乐泉,张一清 1999 小学识字教学研究[M]. 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

王汉卫 2009 论“华语测试”的三个基石[J].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华文教学与研究)(1).

——— 2016 华文水平测试(HSC)的基本理念[J]. 语言战略研究(5).

王汉卫,刘 静,王士雷 2013 笔素与汉字的难度序[J]. 语言教学与研究(2).

王 宁 2015 论汉字与汉语的关系[A]. 载民俗典籍文字研究(1)[C]. 北京:商务印书馆.

——— 2016 文字在语言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 语言科学(4).

王 鹏,黄 达 2011 海外华裔儿童汉语识字理论和实践[A]. 载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韩国汉字汉文教育学会, 2011年亚洲汉字学与教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 香港:2011-01-15.

王燕燕 2017 新编新加坡小学华文教材汉字编写模式及教学策略[A]. 载李运富(主编) ,第七届汉字与汉字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中华书局.

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 2007—2014 小学华文(1-12册)[M]. 新加坡:EPB教育出版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赵 静,李 甦 2014 3~6岁儿童汉字字形认知的发展[J]. 心理科学37(2).

Abstract: The direct purpose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s Outline of Heritage Chinese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 is to be used in HSC. The long-term goal is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Chinese character through the feedback of the test,Before this sheet, there was no word sheet for Chinese teaching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This paper mainly demonstrat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s Outline of Heritage Chinese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 from the aspects of research basis, development principle, quantification and grading, and test of it. The sheet ha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research: the existing word list and Chinese characters outline, mother-tongue curriculum standard, Chinese textbooks, heritage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 and some important conclusions drawn by heritage Chinese learners on their own Chinese characters level.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outline adheres to the two general principles of “moderate amount, down concentration”. According to the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and manual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the macroscopic structure of the HSC, we divide the reading sheet and the writing sheet into 5 levels.

【责任编辑 匡小荣】

Abstract: Flipped classroom is a teaching pedagogy that is currently used by many universities including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This paper reviews pros and cons of this teaching method by analysing a “Business for Chinese” module, and proposes effective strategies and methods to mak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re interactive. This paper also uses the inverted pyramid form of Blooms learning taxonomy classification to design a teaching method that is more in line with students learning business and financial vocabulary,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ultimate goal of learning Chinese language.

【責任编辑 师玉梅】

猜你喜欢

构字词表用字
容易混淆的词语
《汉语大字典》“人名用字”考误举隅
A Chinese-English List of the Sports Programmes in Winter Olympics 冬奥会项目名称汉英对照词表
科技论文表格的编排要求(五):用线和用字
“彡”的类意义在构字中对“彡”部字的影响
叙词表与其他词表的互操作标准
辽代避讳用字“元”
根字练习(一)
国外叙词表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探讨*
常用联绵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