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办好公平优质教育 等

2019-09-10

天津教育·中 2019年1期
关键词:师资德育服务

2017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办好公平优质教育,为教育改革发展“划重点”。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了2017年教育工作: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加快实现城镇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办学差距。继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提高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补助标准。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民族教育,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学前教育和老年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实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

“我们要发展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使更多孩子成就梦想、更多家庭实现希望。”李克强总理说。

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有多处涉及教育扶贫、大学生就业、留守儿童等工作。在教育扶贫方面,提出加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开发,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劳务输出、教育和健康扶贫。

在大学生就业方面,提出完善就业政策,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2017年高校毕业生79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要实施好就业促进、创业引领、基层成长等计划,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2016年,留守儿童等未成年人群体得到社会广泛关注。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回应了这一社会关切,他说,要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城乡困境儿童保障”。

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为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前不久,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各地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提出要求。

《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小学校课后服务主渠道作用,广大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作为,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对确实不具备条件但有课后服务需求的,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学校、社区、校外活动中心等资源,做好课后服务工作。具体课后服务时间由各地根据实际自行确定。

《意见》强调,课后服务必须坚持学生家长自愿原则,建立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统一实施的工作机制。优先保障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亟需服务群体。课后服务内容主要是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参加体育活动,以及组织娱乐游戏、拓展训练、观看影片等,坚决防止将课后服务变为集体教学或“补课”。要强化活动场所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和应急预案措施,确保学生安全。

《意见》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各类资源和需求,努力形成课后服务工作合力。积极向本地区党委、政府汇报,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资金支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单位和教师给予适当补助,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把课后服务工作纳入中小学校考评体系,加强督导检查,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积极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模式。

天津

首次在高校尝试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公选课

为在青年人群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感知力,由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与南开大学合作开发建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选课最近在南开大学正式开课,这是天津首次在高校开设这一课程。

课程内容由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构建,组织推动由南开大学教务处完成。

非物质文化遗产公选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命观、生活态度、创造智慧分作四个单元进行表达:开物、乐心、养正、修治。打破地域界限,汇集了技艺、音乐、节令、礼仪中的剪纸、年画、蓝染、瓷、古琴、法鼓、四时节令、传统武术、茶道、花道、古书画装裱修复等代表性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公选课课堂向社会开放,其他学校的学生和广大市民可以通过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微信平台进行约课。

江苏

扎实开展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课程育人呈现新局面。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保障中小学德育课程开齐开足上好。省教育厅定期组织德育课教学基本功比赛、班主任技能大赛等,增强各地各校课堂教学的启发性和感染力。鼓励和支持各地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德育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并组织评选省级优秀校本德育课程。推进课程基地建设,建成“普通高中儒学经典课程基地”“生物与环境课程基地”“诗歌教育课程基地”“红色德育课程基地”等综合育人课程基地。

实践育人实现新突破。“十二五”期间,省级层面投入建设资金1.5亿元,创建国家级中小学社会实践示范基地三十多个,新建示范性未成年人综合实践基地5个;投入能力提升资金2.21亿元,完成校外活动能力提升项目,对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进行改造修缮与功能提升;投入活动补助资金1亿元,加强对未成年人校外实践的活动场所保障,定期开展“七彩的夏日”“缤纷的冬日”“小公民道德实践”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入领会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实施校外活动场所师资培训工程,每年举办4至6期校外活动场所骨干教师培训班,提高教师工作能力和水平。

文化育人展现新亮点。先后下发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推进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的意见等文件,指导各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之中。各地各校开展“一校一品”文化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校训、校史、校歌、校徽等校园文化符号,组织开展“核心价值观记心中”“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等主题文化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受教育。

管理育人取得新进展。加强对中小学教职员工特别是德育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教育系统关工委、资深教育工作者和业务骨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实践中的作用,鼓励教职员工党团组织、工会和其他组织与学生班级、宿舍开展形式多样的师生共建活动。将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省培计划”,指导各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小学师资培训的重要内容,每年组织中小学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中学团委书记、德育课教师等参加培训,连续多年开展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

英国

中小学面临师资短缺

据英国《泰晤士报》近期报道,由于工作压力大、薪酬低等原因,英国上千名中小学校长已提前退休,使国家面临校长(师资)短缺的危机。根据英格兰市政委员会的统计,2014至2015学年有80个地区的近1000名校长离职。按此比例推算,英格兰16754所学校中预计有1843所学校校长离职,占总数的11%。

此前,英国全国校长协会的研究报告显示,英格兰学校管理层(包括校长、副校长和校长助理)总数约需6.4万人,目前缺口约2000至3000人。报告发现,2015年全英中小学一年用于招聘校长花费近2億英镑,但30%的招聘广告无人问津。报告预测,2022年英国中小学管理层的缺口将达1.9万人。英国教育部已连续5年未完成师资招聘目标。与2015年相比,虽然2016年招聘数学教师的人数增长了12%,物理教师增长了15%,但英国有超过5万名未达退休年龄教师离职,为10年来的最高值。离职教师人数已多于新入职教师人数。

英国教育部称,师资招聘面临挑战,本届政府将更重视师资培养,计划5年内(2016年至2020年)投入超过13亿英镑吸引优质人才从教。

(责任编辑 林 娟)

猜你喜欢

师资德育服务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中国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公务员培训兼职教师暨公共管理硕士(MPA)校外导师人员名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