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开源运动参与者的参与动机研究

2019-09-10范小青

教育传媒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开源参与者动机

【内容摘要】本文采用深度访谈方法,以中国大陆地区的开放源代码运动参与者为研究对象,在2014年访谈了28位开源参与者,并在2017年底到2018年初对其中8位参与者进行了二次访谈。通过历时性的研究和比较发现,中国大陆开源参与者的参与动机根据参与阶段的不同而有显著的差异:在行动激发阶段,参与者的参与动机主要表现为兴趣、解决自己或公司的使用需求等;在行动持续与满足阶段,则是乐趣、社区归属、成就感与自我实现;而参与行动不持续则主要有社会经济条件和文化两方面原因。从开源参与的实践可以看到兴趣-乐趣、自由时间等因素对于开源创新的重要性,也更明确了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是开源创新以及社会整体创新水平提高的基础与保障。

【关键词】开源;参与者;动机

开源文化是新媒体文化的先导,它启发和孕育了互联网上的协同创新文化。①无论是维基百科、英美剧字幕组,还是众包、众筹,追溯其精神源头,都可追溯到自由开放源代码运动(简称开源运动)。目前开源运动经历30余年的发展,已在全球很多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的步伐也明显加快。以全球最大的代码托管平台Github为例,截至2015年1月20日,其现有用户超过1000万,其中中国区用户人数排名前三。②

从开源运动发展伊始到现在,人们常常关注一个问题,即大部分参与者为何会无酬劳地自愿参与到开源活动当中?他们的参与动机是什么?正如1976年比尔·盖茨在其《致电脑爱好者的公开信》中写到的,“谁会去做专业的工作而分文不取?是什么样的爱好使一个人愿意花三年的时间编程、调配、写文档,最后免费发布出去?”③事实证明,开源参与者们却用实际行动将这一“看似不可能”变成了“可能”。Linux的创始人托瓦茨就曾频频表达他对Linux能够吸引众多参与者的惊奇④。Linux软件和其他开源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开发人员不受经济利益驱使而成就的合作创新,颠覆着人们心中对“自利的经济人”的预设和想象⑤。

事实虽已给出了证明,但开源参与者们为何愿意这么做,却仍需挖掘。唯有真正理解了他们为什么能热情参与开源,才能真正理解开源文化,理解这一新媒体文化的源头。国外开源运动的参与者动机研究已有不少,但目前我国的有关研究相对较少。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市场环境等各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均有不少差异,开源运动在中国的發展也因此显示出一些不同的特征。因而,随着开源运动在中国的迅猛发展,考察中国大陆开源参与者尤其是青年参与者的参与动机,对我们了解中国开源运动的发展以及开源文化对我国的影响等均大有意义。

一、文献综述

(一)参与者构成

开源运动的参与主体不仅包括个人,还包括公司(企业)、基金会、政府等。其中,个人参与者是大家最为关注的对象,也是本文的研究对象。

研究发现,个体参与者主要来自IT行业的从业人员和学生,大多是30岁左右、受过良好教育的年青人。例如,Hars和Ou发现在他们的开源参与者调查中,54%的参与者年龄均小于29岁,72%的人拥有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⑥

舍基认为⑦,不同的身份和构成,使他们具有不同的行为模式:业余爱好者,由于其行动源自内在动机,他们会在相对私密的环境中活动;而源自外在动机的人们,会在更公共的场合中合作。对于业余爱好者而言,其内在动机主要是“渴望自治”和“拥有胜任感”;其次才是对成员资格和共享的渴望等外在动机。

(二)个人参与动机的研究

大多数的个人志愿者参与开放源代码项目并分享代码的动机主要在于:(1)编程的快乐;(2)满足自身对某种软件的需要;(3)学习、交流和互惠;(4)对社区的归属感;(5)在同伴中获得认同和声誉;(6)展示人力资本价值。⑧⑨⑩

大多数学者将上述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能让行为本身就成为一种回报。而外在动机的回报则来自于行动之外,不在于行动本身。如行动中感到愉悦和满足是内在动机的典型例子;而金钱报酬、人力资本标志则是外在动机的典型例子。

外在动机金钱报酬在开源参与动机中并非毫不重要。开放源代码软件协会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有79%的被调研者认为他们参与其中是为了学习和开发新技能,50%的被调研者认为他们加入或持续参与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扩展和分享他们的知识,而也有4.4%的被调研者认为他们参与其中是为了挣钱。Lakhani等同时表示,现金的酬劳可能与持续的贡献相关。Rannie & Wellman也认为,有没有报酬影响到“网络化的创造者”(开源参与者是其中一种)的持续参与意愿。

(三)参与动机与持续参与意愿

谭佳佳研究中国开源软件人员的参与动机与持续参与意愿之间的关系发现,开源软件开发人员的使用需要、知识交流、社区身份和感知行为控制对持续参与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事业进步、乐趣和主观规范对持续参与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其有关乐趣对持续参与意愿影响的研究结论,同以前国外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之前的研究显示开发人员的乐趣与其持续参与意愿显著正相关。

二、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是深度访谈法。

(一)目标人群

本研究的主要目标人群是中国开放源代码运动的参与者,包括开源软件开发者、推广者和用户等,访谈抽样兼顾这几类群体。

按照《中国软件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中国软件产业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差异明显,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南京、成都、西安这八座城市将引导中国软件产业走向。基于中国软件发展区域的特点和研究规模的限制,本文重点选择了北京和上海进行访谈取样。取样兼顾了参与者所属的类别、年龄、性别、职业、所从事行业等多种条件,力求做到更好的代表性。

为了研究的持续参与,本研究的深度访谈分两次执行:2014年5-9月访谈了28位开源参与者,2017年底到2018年对其中的8位参与者进行了二次访谈。为了保证访谈质量,本研究尽量采取面对面访谈形式,个别面对面访谈有困难的则改用QQ视频访谈形式。面对面访谈平均访谈时间2小时,访谈均有录音并整理成了文字记录。

(二)抽样

抽样方式采取的是混合抽样方式。由于我国开源参与者群体整体上仍然比较“小众”,考虑到实际操作性,本研究采用了有目标的抽样与滚雪球抽样相结合的方式。28位访谈对象中有24位男士、4位女士,年龄最大的70岁、最小的14岁,集中于23~42岁之间。所有访谈对象均有使用开源产品或参与开源项目三年以上的经历,不少开源软件开发者有10年以上的参与经历。二次访谈主要侧重于对开源持续参与的考察,受访者年龄则主要集中在35~45岁。

访谈采取半结构的访谈问题,主要围绕两大问题进行:1.访谈对象接触开源产品、参与开源运动的个人经历,2.参与动机是什么,在参与的过程中是否有变化。

三、研究发现

从28位访谈对象的参与动机研究以及比较分析中发现,我国开源运动参与者的参与动机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行动激发动机与行动持续动机或行动不持续的原因等有一个较为明显的前后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一)行动激发动机

激发动机是指首先吸引参与者关注到开源、参加到开源的因素。从访谈中看到,兴趣、满足自身或公司的使用需要是最常见的激发动机。前者是内在动机,后者是外在动机。

1.兴趣

在深度访谈中,受訪者谈到最初激发自己对计算机或开源运动的首要因素是兴趣。由于兴趣爱好,许多受访对象都是在年龄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使用电脑,而且对编程产生强烈的兴趣。比如8号受访者是在初中的时候就受邻居的影响开始使用电脑、学习编程,19号受访者是在小学和初中就开始学习编程,17号受访者在小学时已开始自己编写小游戏。由于开源项目能使他们看到源代码,能够学习与计算机底层架构相关的知识,他们由此对开源运动乐此不疲。

兴趣是第一生产力,它既是参与的驱动力,也是参与的条件。不少受访者还对国外以及不同年龄层面的开源运动参与者的兴趣投入进行了比较,他们欣赏和认同国外那种秉持自己兴趣的职业选择,不认同只会选择“钱多”的工作的职业选择。他们也认为,这种根据兴趣选择职业的做法,在中国年轻一代身上开始出现,这让人欣喜。

因为现在的这些80后、90后,他们会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追求更多一点,父母也不会有太多的限制,很多时候还会鼓励你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接下来我觉得,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这个氛围会越来越好。(4号受访者)

2.满足自身或公司的使用需求

正如雷蒙德所说,开源参与者们参与开源软件开发常常是“挠到了自己的痒处”,其意思是指他们开发开源软件用以满足自身需要,解决自己或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既利己又惠人,他们不仅乐于使用自己创造的工具来解决困难,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且推己及人,将自己写的代码贡献给其他有同样需求的人。

对于比较专业的用户来说,他喜欢自己去定制,比如Firefox可以定制各种扩展,装各种扩展,他就更喜欢自己动手去实现他自己的需要。(15号受访者)

因为用Linux以及一些开源软件会碰到一些bug,自己就会想去修改这个bug。改完了之后,就想把这个修改提交到原来的作者那儿去。这样,一是可以帮助到别人,别人就不会再碰到这个bug;二是如果作者把你这个修改放到他的官方发布里面,你以后再升级到新的版本就没有(bug)了。假设你有一个修改,你没有提交给原来的作者的话,那他以后发布新版本的时候,你还得自己再把这个补丁给打到上面去。(19号受访者)

3.学习—职业前景

在访谈中,能清楚地感觉到参与者对于学习的重视,不少人参加开源运动是为了学习,为了提高技术能力。这一方面体现了重视教育、重视自我学习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实际的需要,为了更好地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或者为了更好的职业前景。参与开源运动能够带来良好的职业前景,这一点在与许多位访谈对象的谈话中都有提到,许多软件公司招聘技术人员并不看传统的简历,而是直接看他在开源社区的贡献。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参与开源运动的经历已成为重要的求职名片。

接触开源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当时受行业的一些影响,觉得开源好像技术水平比较高,就想学一学。参与开源的基本想法是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17号受访者)

2008年的时候,我觉得数字引擎这一块儿百度发展特别好,就觉得搜索这一块儿你要好好做做是不是可以去百度啊?当时是这么个想法。后来就认真去看一看开源,因为它会更贴近计算机底层,会让你更了解计算机,让你成长得更快。(23号受访者)

通过受访者的表述可以看到,兴趣、学习和提高技术能力、职业前景这几个动机是同时存在的。一些参与者是因为兴趣所以学习,以期提高技术能力,但也有受访者认为,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娱乐。不仅多种参与动机同时存在,而且一种动机可能诱发另一种动机,在参与过程的不同阶段或同一阶段的不同层面表现出来。

(二)行动持续与满足

1.兴趣-乐趣

从访谈和观察中发现,不少参与者出于对编程的强烈兴趣,转而感受到乐趣。其中一种乐趣来源于“跨越难题”的胜任感。

学习这个东西呢,自我突破了也好,挑战也好,这种喜悦是持续的,而且是别人夺不走的。我觉得有可能是大家不由自主地认同的一种娱乐方式,所以才坚持下来。不然的话,靠什么去坚持呢?又没有任何物质上的支持。(11号受访者)

在之前的动机研究中,兴趣和乐趣在不同的研究中有不同的表达,常常不会并提。但本文认为,二者相互关联,从最初的兴趣到后来的乐趣,正好是参与者动机发展的轨迹:即在最开始,激发行动的动机是兴趣;在沉浸其中之后,参与者感觉到的是乐趣,这个乐趣会激发他们的持续参与。在访谈中,几乎每一位参与者都会谈到这一点,可以认为兴趣-乐趣是参与者持续参与的首要动机。

2.社区归属

如果说兴趣-乐趣属于内在动机中的个人动机的话,那么获得认同也就是社区归属的动机就是他们内在动机中的社会动机。

我们线上认识了,后来一次活动中大家碰到,就很开心感觉很亲切。有一种找到队伍的感觉。(4号受访者)

使用同一种程序语言,或者同泡一个开源论坛的人,就是有那么一种兄弟般的情谊。(27号受访者)

3.成就感、声誉与自我实现

成就感是访谈对象经常提到的词,特别是那些开发者和核心开发者。他们的成就感可能来自于对一个难题的解决,也可能来自于帮助他人的满足感,进而则是由此带来的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需求与外在动机中的成就感、声誉等紧密相连,也更明确地表达了参与者较高层次的动机和理想。

(看到)国内这些互联网公司、一流的互联网公司都在用我们的东西,许多大型的团队都在用我们的东西,你就会觉得你做的东西是有价值的。为许多人解决很多问题,就会觉得你在做一种善事。这对我个人来讲是一个很强的驱动力吧,也是一个很高的成就感。(5号受访者)

你做了之后有成就感,成就感真的好高。(9号受访者)

就是说,你在那种最基础的需求,比如温饱、安全等满足之后,其实你是想要去找自我实现。我觉得大家之所以会持续地做这个事情(做开源),就是因为它是一个可以实现你很多想法、很多理想的一个平台。那种满足感不是用金钱衡量的,而是另一种标准,比如你能影响多少人。(10号受访者)

雷蒙德说开源是一种声誉竞赛,声誉是黑客的生命。这一点在中国受访者身上也有明显体现,特别是那种受黑客精神影响比较深的受访者。

一方面是支持自己喜欢的东西,从中学到东西,另一方面就是成就感和声望。尤其是声望,非常重要,非常重要。(20号受访者)

4.对外交流

技术人员都很看重与外界的交流,在交流中获得新鲜资讯和技术的提升。尤其是同世界最顶级的专家一起来解决问题,给参与者带来“与高手竞技”的荣耀感。

它是一个开源的产品,然后你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是在跟这地球上,跟许多其他国家其他公司的工程师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通过比如说像IRC这种工具来交流。当时觉得非常新颖,也开拓眼界。(10号受访者)

(三)行动不持续的原因

相比于国外的开源参与者,国内参与者更习惯于“拿来主义”,而不习惯于贡献代码和回归社区,对开源运动有兴趣的人多,但持续参与的人比较少。行动之所以不持续,直接原因是时间、经济能力、技术水平等方面的限制,文化深层的原因也不容忽视。

1.社会经济条件

时间、经济条件等对参与者的影响尤为突出,这直接制约着他们的行动选择和持续参与意愿。

对,跟爱好没关系,把这个当成理想的人很少。能坚持三年五年,那已经算很不错的了。因为作为理想,你真的需要全身心投入,(但)你得生活。(9号受访者)

在北京,买房、养娃都是压力山大,就算喜欢开源,也没法像以前那么投入了。(27号受访者)

从受访对象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对开源运动的执着程度、时间要素、经济要素直接影响他们的参与。

前面说到开源行动激发动机时,可以明显感受到开源参与者的兴趣动机的重要地位,但是对兴趣的最明显的制约因素就是时间和生计。按照受访对象的说法,就是“兴趣不能当饭吃”,若是生计问题无法解决,开源参与者的兴趣也难以持久:只有当生计问题解决后,“兴趣爱好”才会被作为之后的个人满足重被提起来。在这个问题上,12号受访者的经历很有代表性:当他已自己创业,每天管理一个公司,且能保持不错的盈利狀态后,他觉得自己忘不了编程的乐趣,于是每天在很繁忙的工作节奏中抽出几个小时的时间来编程,乐在其中。

谭佳佳的研究发现,乐趣对国内开发人员持续参与的意愿没有显著影响。这个研究结论有研究设计的原因,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国内许多软件开发人员的编程兴趣并不浓厚,时间不够、生活压力太大等各种原因都使得他们不能享受编程中挑战困难与完成任务的乐趣。

时间因素。中国的软件开发行业发展迅猛,程序员常常也是非常辛苦。他们工作强度很大,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开源运动的时间就很受限制。而能够长期坚持参加开源运动的,要么是公司予以支持,在公司的安排或者许可下,利用工作时间参加开源项目;要么是自己创业,正做着与开源相关的业务,为了工作需要而接触开源。如果若是两方面条件都不具备,开源运动的参与者就可能只是用户,而没有时间去参与或进行软件开发。

我现在负责项目,有时候精力非常分散,目前这种情况就是一直在用别人的(开源贡献),自己没有做什么贡献。(23号受访者)

回馈开源是需要额外时间的。许多人是因为没有时间,因为工期一般都很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客观情况,都导致他没办法给这个项目做回馈。(4号受访者)

经济因素。与时间因素紧密相连的就是经济因素。在访谈过程中,反复听到受访者谈到国内有不少很优秀的开源项目都因为没有资金投入获得不了经济支持而暂停或者永久被搁置了。中国的开源参与者,如果生存压力过大,就很难将精力投入一个仅是兴趣而不能带来收入的开源项目上。这从一个侧面也能看出,一个项目若不能获得经济支持,或者实现一定的商业化,获得报酬,很可能就无法持续。

那个项目暂停了。(问:为啥呀?)钱花光了……因为我的生活有问题了。(17号受访者)

确实有很实际的物质条件约束。当我还在不停地加班,为了工作,为了涨薪水,我就没有工夫去做这种业余爱好的事情。每天回来很累很累的,恨不得赶紧洗洗睡了。(13号受访者)

当然也有开源界人士参与者(如10号受访者)认为,即便是生活压力很大乃至生活窘迫的时候,还是会有不少人参加开源运动开发,坚持自己的理想,但人数相对较少。

2.技术与外语水平原因

技术能力与外语水平两方面都是制约国内参与者的开源参与很重要的原因。一些受访者认为,自己的技术能力还不足以能够写出“漂亮的代码”把它开源出来,因而导致用得多、看得多但回馈得少。也有不少开源参与者因为英语水平受限,而无法不受限制地参与到国际开源社区的讨论和项目开发中来。

对,你必须把代码写得非常高效、非常优雅,这代表了你这个团队的一种自信。你知道吧,所有人都看着你。代码写成这个样子,也好意思拿出来开源,拿出来给这么多人用?(8号受访者)

其实一方面是能力的问题,就是技术能力的问题……然后语言的沟通是一个非常巨大的障碍,如果要参与国外的开源项目的话,意味着你要去跟国外的开发者进行沟通。当沟通能力没有那么强的情况下,一些人就不太愿意跳出他的舒适区。(20号受访者)

3.文化和氛围

个人对开源或自由软件文化的认同程度。参与者对开源或自由软件文化的认同程度,是影响他们持续参与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不是真正认同开源或自由软件文化,只是“赶时髦”,那么参与者很快就会因为兴趣的减退而退出。而一旦对这种文化产生了认同,参与者对开源运动的忠诚度也就真正提高了。

我觉得能够在开源社区参与是有前提的,如果真要说基础条件,只有一点,就是说认同自由或开源软件这个文化或者机制。(11号受访者)

公司文化的限制。受访者谈到在商业公司工作,使用开源软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要在开源社区奉献,就有可能受到版权等问题的困扰。因为员工在公司期间开发的代码,原则上属于公司。

对,我很少奉献代码,一是因为忙,没有时间把自己成型的东西去开源出来,再一个是不可能把公司的东西放出去。在任何一个公司工作,你所有的产出版权是属于公司的。(7号受访者)

就国内几个大公司来说吧,有的公司一般人都没有GitHub的账号。开源方面比较活跃的反而是像阿里、百度这些公司。这跟公司内部的文化有关系……就是说,如果公司规定不能外泄一些机密或者是代码之类的,也会导致他没办法往这个开源的社区上回馈。(4号受访者)

社会参与文化的影响。社会参与文化的限制表现在:第一,有些人契约意识还不是很强,比较喜欢“免费”。在访谈过程中,不少受访者提到在开源社区,把开源软件“拿来”的人比较多,而回馈项目、回馈社区的人比较少。他们认为,这是因为有些人契约意识还不是很强,比较喜欢“免费”,这使得使用者认为“拿来”是理所应当的,回馈是没有必要的。这直接影响开源运动的参与和开源文化的形成。第二,部分人不习惯开源社区这种比较民主、自由、勇于承担、勇于做事的参与式文化,不能够快速地融入其中。第三,受到成功学和面子观念的影响,不少参与者认为如果年龄大了还在编程而没有走向管理岗位,似乎就是一种“不成功”,于是从原本热爱的编程岗位转往管理岗位。

协议(指开源所遵守的协议,如GPL、BSD等)没那么重要,在中国,契约精神是很少的。而且中国的开源与国外还不太一样,在中国一定是免费至上,认为开源就应该免费,但实际上开源并不能免费。(7号受访者)

他什么都要免费,他会觉得软件这种东西就是摸不着看不见的,就应该免费——就是免费习惯了,这个是最要命的。(13号受访者)

但是开源和自由软件社区你需要主动去承担责任,主动去传播,主动去学习,那么这个和我们受到的教育是完全相悖的,许多人比较被动,就是感觉很不自在,也就不敢做事。(11号受访者)

年龄大了,就慢慢走向管理层吧。偶尔才出于兴趣,编一下程。(28号受访者)

四、讨论与结论

研究表明,我国开源运动参与者的参与动机根据参与阶段而有所不同,比如行动激发动机主要有兴趣、解决自己或公司的使用需求等,行动持续与满足的动机主要包括乐趣、社区归属、成就感、自我实现、声誉等,行动不持续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經济条件的原因和文化的原因。兴趣、乐趣与自我实现可谓中国大陆开源参与者阶段性的三大内部动机,而学习-职业前景、声誉则是重要的外部动机。

对开源运动参与动机的考察给我们带来了以下启示和思考:

(一)兴趣-乐趣的意义

从前面开源动机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兴趣—乐趣在开源参与中占据重要地位。兴趣的确是第一生产力,是开源参与者参与到开源活动最主要的驱动力量。乐趣则是兴趣的延续,是解决了难题、践行了兴趣之后的满足,它是参与开源行动持续的原因。

雷蒙德认为,软件开发中内在的兴趣动机可以促进更高质量程序的产生。他曾经这样论述:“也许开放源代码软件的成功最重要的结果是告诉人们玩是最经济有效的开展创造性工作的方式”。德西认为,从事一项活动的过程中玩得开心或者过得快乐是内部动机的核心。一个人如果在一项活动中获得了即时的喜悦,或者认为这个活动让他发自内心地愉悦,那么他很可能会继续频繁参与这项活动。对许多人来讲,编程就是一个休闲、娱乐、游戏的方式,在游戏中编程,在编程中游戏,就是他们最重要的内在动机。

契克森米哈(Csikszentmihalyi)是最早研究乐趣维度的心理学家之一。他强调一些活动的进行是人们为了追求从事这些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乐趣。他提出了“洋溢”(Flow)这一状态,在这一状态中乐趣达到极致,即聚精会神、全神贯注;行为和意识高度统一;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充分享受这一活动而不在乎后果。“洋溢”状态发生在一个人的技术和他面临的任务挑战相符的时候。这还存在一个“洋溢”状态最大化的区域,一个任务如果超出个人的能力范围将会引起焦虑,而任务如果低于个人的技术水平则会引起倦怠,令人愉快的合适的任务可以提供给行动者“成果具有创造性,战胜了挑战,解决了困难”的感觉。通常大部分编程活动,特别是开源软件项目中的编程活动,被证明达到了这样的“洋溢”状态。因此,开源参与者通过选择和他们的技术水平相符的任务来达到这种状态,而这种选择与他们常规的工作中很难获得,使得他们对开源乐此不疲。

软件公司在招聘技术人员时,也很看重他们对编程是否有兴趣。如格雷汉姆在《黑客与画家》中写道:“我们面试程序员的时候,主要关注的事情就是业余时间他们写了什么软件。因为如果你不热爱一件事,你不可能把它做得真正优秀,要是你很热爱编程,你就不可避免地开发你自己的项目。”他同时评价之前的微软:“微软不鼓励雇员为开源项目做贡献,甚至业余时间也不行。但是,如此之多的一流黑客都在从事开源项目,所以这个政策主要的效果,可能就是使得微软公司很难雇到一流的程序员。”

在本文的质性访谈当中,研究者频繁地听到开源参与者大量关于“兴趣”“乐趣”的表述,这一点对中国人来讲,应该是弥足珍贵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还不均衡,为了闲暇兴趣而肯付出大量时间、精力的人并不是很多。而且从价值观念上来讲,中国人从古到今都有着经世致用、实用主义的传统,近年来更有某些场合所谓的“成功学”大行其道的喧嚣,金钱和地位成为一些年轻人的理想和目标。在这种背景下,兴趣常被当成了“不务正业”,很少有人会真正关注自己的兴趣,内心的兴趣难以得到良好的释放。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开源运动的参与者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当中来,从中获得乐趣和满足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由兴趣驱使而不是金钱或地位的欲望驱使,也有助于创新文化的萌生。

(二)自由时间的意义

自由时间,又称闲暇时间,是指除生存必需时间、社会义务时间、家庭义务时间之外的所有个人可支配时间,它可分为必要型闲暇时间、受教育时间和享受型闲暇时间(包括休闲时间、旅游时间、文化娱乐时间)三种类型。社会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显示,休闲时间充裕有助于提升幸福感,而且与创新直接相关。

参与开放源代码运动,需要参与者付出大量的业余时间、自由时间。虽然现在有不少公司鼓励员工参加开源项目,甚至“养”着一批员工专门从事开源软件开发和社区参与,但是,兴趣驱使下的业余参与者才是开源运动最有活力和最有意义的代表。可惜他们的参与受到自由时间匮乏的制约碾压。

按照克莱·舍基的“认知盈余”的观点,如果将全世界受教育公民的自由时间看成一个集合体,那么这种“认知盈余”将是非常巨大的社会资产,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共同创造。这种建立在“盈余时间”基础上的共同创造,意义重大,正是在此基础上,维基百科的产生才成为可能。

从这个角度上说,自由时间或者说盈余时间是与创新直接相关的。如果能将每一个人的自由时间汇聚在一起,就是一大块时间,如果能将每一个人的智慧、微小的创新都汇集在一起,就可以来共同创新、创造。从历史和现实的许多案例来看,创新更多来自于生活,来自于有基本衣食保障后的闲暇时间。

自由时间的获得,或拥有闲暇时光,正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舍基认为,“二战”以来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得美国人的自由时间大大增加,受教育人群可支配的自由时间不断累积并激增,究其原因,一是受教育人群自身数量飞涨,二是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但工作时间却越来越短。一些受教育人群不再是“吃饭、睡觉、看电视”的“沙发土豆”,开始投身于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比如维基百科,比如开源运动。舍基指出的这一社会发展阶段和特点,为开源运动等用户创新活动的蓬勃发展提供了一个社会语境和解释。

在可支配的自由时间上,我国落后于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按照2012年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经济生活大调查》数据,现阶段我国人均休闲时间较少:有8%的受访者称自己没有休闲时间,超过65%的人每天休闲时间在3小时之内,休闲时间在3小时以上的受访者只占调查人数的26%,其中大于5小时的更是不到7%。而相比之下,欧洲人每天有5小时休闲时间,美国人稍低于欧洲,每天约有3.5-4.5小时。

以上数据反映的是全国的情况,而若将城市白领人士单独区分出来,这个比例将更突出。研究表明,有70%的中国城市白领专业人士平均每天工作10小时,普遍具有较明显的“时间紧迫症”。他们很少有假期,遭受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因而有较强的焦虑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碎片化阅读的微博和微信才因为正好吻合了由于焦虑所导致的信息饥渴症而大行其道。而程序员群体或者说开源运动的参与者群体,其工作时间更多、休闲时间更少。

因此,自由时间(空闲时间)的匮乏,直接影响参与行动的持续。参与者会在兴趣的驱使下参与一段时间,但不会长久坚持。一些参与者则转换工作模式,说服自己所在的公司参与开源运动,从而得以在“工作时间”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但这样的结果是,原本的业余参与者逐渐演变成公司在开源社区的代言人。虽然他们依然抱有自己的一些朴素理想,但是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公司的利益,考虑在开源项目中嵌入公司需求的可能性,这使得开源文化更加复杂,存在被大公司“收编”的危险。特别是我国还缺少“开源基金会”这一中间环节,开源文化受到大公司和大企业左右的可能性更大。

(三)社会经济发展是“硬道理”

参与者之所以自由时间匮乏,社会经济条件是其深层原因。不少受访对象要么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较好,要么因为所居住的大城市的学校条件较好,才得以在年少时就有机会接触电脑,并对电脑编程产生兴趣。而也有不少受访者谈到自己或者身边的参与者会因为缺乏资金支持和空余时间,而中断对开源项目和开源活动的关注和参与。因而,社会经济条件决定了开源运动的参与范围和层次。我国开源运动的参与情况,受到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备的直接制约。

在《网络星河》一书里卡斯特认为黑客文化的技术创新同物质条件并不必然相关。他认为,恰恰在这种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当创新的个人没有获得资料的通道,他们肯定会发明自己的方案并自己行动;社会创新的大道是多样性的,不可能局限于生活的物质条件。本文认同卡斯特关于社会创新渠道多样性的这一判断,但同时也认为,在物质条件低下、经济贫困的情况下,从创新的渠道来改善处境的人会非常少,物质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创新。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还比较大,一些地处偏远、经济落后的村镇居民还没有条件去获得开源创新的基本条件即电脑和网络。另一方面参与者也很难在经济压力下持续参与没有报酬的开源运动,而会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改善经济情况。

只有经济不断发展,人们拥有更多的闲暇时光,成为“有闲阶层”,才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创新活動。如果人们只追求世俗的“成功”“为稻粱谋”,就无法持续投入到需要热情和奉献的开源创新活动。只有更多的人能够拥有闲暇时光、业余时间,能够在业余时间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或满足自己的兴趣,才会有更多的创新成果。相信,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人们将会越来越拥有更多的闲暇时光,而在此基础上开源运动也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注释:

①范小青:《开源文化的三大源头》,《教育传媒研究》2016年第5期。

②郭蕾:《GitHub中国开发者年度分析报告》,InfoQ ,http://www.infoq.com/cn/articles/github-chinese-developers-annual-analysis-report/.

③Moody, G. R. C(2001). The Inside Story of Linux and the F/OSS Revolution【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Perseus Publishing

④Torvalds, L., & Diamond, D. (2001). Just for fun: The story of an accidental revolutionary. Harper Audio.

⑤范小青:《开放源代码运动:起源、发展与核心关注点》,《全球传媒学刊》2015年第4期。

⑥⑨Hars, A., & Ou, S. (2001). Working for free? - motivations of participating in open source projects , 7(3), 7014.

⑦〔美〕克莱·舍基:《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胡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3页、 第80-88页、第13-15页、第6页。

⑧Ghosh, R. A., Glott, R., Kreiger, B., & Robles, G. (2002). The Free/Libre and F/OSS Software Developers Survey and Study—FLOSS Final Report. Retrieved, 22, 2006.

⑩Lakhani, K. R., & Von Hippel, E. (2003). How open source software works:“free” user-to-user assistance. Research policy, 32(6), 923-943.

赵时亮、陈通:《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以开放源代码软件开发为例》,《经济学家》2006年第2期。

王飞绒、陈劲:《用户参与开放源代码社区的动机探析》,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link?url=bQ9v2i9DuEXqFKOpKdL12WWWTgA6OjVj53A8yl0q7kDkBAHsX4TIPjwfxvUqfGiO26TShW3sajvHdn8lN67QbdJAOm044aH6RTvan4F1bHK.

Lakhani, K. R., & Panetta, J. A. (2007). The principles of distributed innovation. innovations, 2(3), 97-112.

Rainie, L. & Wellman, B. (2012). Networked: the new social operating system. The MIT Press

谭佳佳:《国内开源软件开发人员的开源社区持续参与意愿研究》,浙江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Lakhani KR, Wolf RG (2005). “Why Hackers Do What They Do: Understanding Motivation and Effort in Free/Open Source Software Projects.” In J Feller, B Fitzgerald, S Hissam, KR Lakhani (eds.), Perspectives on Free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 MIT Press, Cambridge.

赛迪顾问:《中国软件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豆丁网,http://www.docin.com/p-547253562.html

Raymond, E.S. (1999). The cathedral and the bazaar. Knowledge, Technology & Policy, 12(3), 23-49.

Raymond, E. S. (1999). A brief history of hackerdom. DiBona, Ockman y Stone, Open Sources, y www. tuxedo. org/~ esr/writings/cathedral-bazaar/hacker-history/(primera versión 1992).

Nakamura J. & Csikszentmihalyi M. (2002). The Concept of Flow.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89-105

Csikszentmihalyi , M. ( 1975:181)). 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 Experiencing flow in work and play . 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

Himanen, P. (2001). The Hacker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London: Secker & Warburg.

Torvalds, L., & Diamond, D. (2001). Just for fun: The story of an accidental revolutionary. Harper Audio.

〔美〕Paul Graham:《黑客與画家:硅谷创业之父Paul Graham文集》,阮一峰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版,第25页。

张梦星:《闲暇的意义》,《中国新时代》2012年第7期。

范小青、陈欢:《时间焦虑与信任焦虑——中国城市白领对微博和微博营销的解读》,《广告研究》2014年第4期。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郑波、武炜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

猜你喜欢

开源参与者动机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动机比能力重要
锻炼动机对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参与积极性的影响
五毛钱能买多少头牛
2019(第十四届)开源中国开源世界
2019开源杰出贡献奖
消费者购买动机分析
当心,说谎会上瘾!
享受生活的老人活得长
想象拥抱能减轻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