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码头施工模拟BIM技术应用研究
2019-09-10王春宝
王春宝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应用于施工中的技术应用手段逐渐多样化。而应用于港口码头施工中常用的 BIM 技术成为一种常见的技术之一。本文主要论述的就是以实际施工情况为例,介绍BIM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利用BIM技术可以成功构建模式,根据施工现实情况将其进行编制,从而得出相应的 BIM代码。总之利用该技术能够优化港口码头施工建设,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给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关键词:港口码头;施工模拟;BIM技术;应用
在港口码头施工中,码头结构均是利用承台来承受置于其上的土体和码头的负载,继而降低对板桩墙产生的侧向土压力,桩体建设质量对整体码头质量影响很大。同时,板桩连接质量对工程耐久性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卸荷平台和桩墙连接形式又会对码头的整体受力变形状况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以港口码头施工中模拟BIM技术的应用为研究内容,展开了细致的分析研讨,以下为具体研究内容。
一、港口工程BIM技术的应用特点体现
港口工程当中将BIM技术加以科学应用,就有助于工程管理。从BIM技术的应用特点就能发现,其一体化的特征比较鲜明。港口工程中,不同专业设计人员是进行各自出图,比如施工图以及结构设计图等,因为这些图的比例以及视图的角度存在着不同,所以比较容易出现结构和施工图等之间不匹配的现象,而在通过应用BIM技术的情况下,就能有效避免此问题的出现。BIM技术的应用中可见性的特点也比较突出,在这一技术的应用下使得港口工程的结构能以BIM的模型形式呈现,这对施工人员的看图以及制图都提供了很大方便,比较容易让施工人员明白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另外,BIM技术的应用参数化的特点也比较突出,能从模型当中某一面板看到位置以及尺寸等具体的参数,这样就为实际施工环境的模拟提供了便利。
二、港口码头施工模擬 BIM技术应用分析
(一)工程概况
为了更好地说明使用BIM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工程质量,本文主要以实际施工为例,进行相应介绍。本文论述的实例主要是2个1000DWT级集装箱泊位以及4个1000DWT级件杂货泊位,再加上1个1000DWT级散货泊位,配合相应设施就能够很好地开展港口码头施工工程。在施工工程下游还需要预留出1个1000DWT级件杂货泊位,在码头施工作业的时候,需要全方面多角度考虑,尤其是对于口岸的设置需要考虑清楚。对于码头结构的设计方案主要是根据2000DWT级进行设计。设计码头岸的总线长494m,拟建7个泊位码头,一期码头使用岸线长度为420m,预留1个泊位码头,码头岸线长为74m。
(二)板桩施工
码头采用板桩码头结构型式。前墙采用H+AZ 型组合板桩,其中 H 型主桩桩,底标高>-32.5m,在进行前桩施工前,需要就桩基展开动力测试及静力测试,以保障地基打入的深度及桩基承载力;采用 AZ 板桩为锚墙;码头上部结构包括轨道梁、胸墙,以混凝土灌注桩为轨道梁基础,在灌注桩施工前,需要先进行试桩施工,再展开静载试验,在试验结果均符合设计要求后,可以展开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作业。
(三)编码标准
要想保证BIM技术能够有效应用,应该确保在编码的时候能够满足与规范一致,同时还要保持完整性。首先保证所有工作都能够安全严格实施,制定相同规格的模型;其次就是要提升标准,使得构件的每一部分都符合标准,也就是要有标准的名称和属性。构件的信息要保持完整,确保下游应用需要的信息都包含在内;最后就是要根据建筑模型信息不断完善术语库,还需要规范信息模型和构件,而对BIM应用进行规范主要是根据工艺以及方案要求。编码的时候使用的建模软件为Revit2014,但是这种软件使用并不是绝对的,当遇到地形、水域、施工机械等不能使用这种软件建模情况时,通常情况可以使用奇特软件进行建模的搭建。
(四)构件命名与模型划分
基于背景港口码头区域特点,将其划分为 4 个工作集,并按照项目名称,即施工区域进行命名,具体模型划分及构件的命名为:模型文件命名分别为正式码头、出运码头、防波堤、公辅设施。命名内容包括:出运码头主防波堤、EE 防波堤,LEE、Q27 护岸,主防波堤、灯塔,办公生活区、场地、临时道路等,并按照建模等级材质名称、模型属性、构建命名、主要构件及项目名称的升序序列建立模型代码集。
(五)BIM模型应用效果
地面模型。建立地面模型时,基于港口码头工程区域的地形测量数据,将这些数据导入 AutodeskCivil3D 软件中建立一个地形曲面,继而依据港池、设计标高以及基坑开挖范围等设计信息获得开挖后设计地形曲面图,并绘制断面图及开挖工程量。
总图集成。将制作的地面模型导入 Autodesk Infrastruc tureModeler 中,并基于构件设计意图进行三维模型的拼装,绘制海面、山脉、绿化以及建筑等内容,通过三维集成的方式对三维效果进行清晰的展现,让设计人员更清晰地对工程结构进行观察,及时发现现有设计中存在的不足,继而进行修改,同时也可以向一些非专业人士提供更清晰的设计意图的表达,做出更科学合理的设计决策。
模型检查。在通过 BIM 技术完成三维模型的建构后,还可以将其导入 Autodesk Navisworks 中进行模型的检查,通过漫游查看的方式,更清晰直观地对整体效果进行查看。并通过碰撞检查的方式,对构件的标高、尺寸以及位置的协调性进行检查,同时也对构件的标高、位置以及尺寸的合理性做出判断。对模型展开的一系列碰撞检查,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更清晰地查出港口码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约束关系和模型参数调整的方式优化模型。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使用BIM技术对港口码头施工工程进行模型的建设能够很好地将设计意图展现在直观三维图中,这样一来就能从根本上展现施工细节,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看到成效。所以说,利用BIM技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模拟非常必要。建立精细化的施工模式不仅能够规范地指出施工中需要取得的目标,而且能够明确施工目标、保证施工效果和经济效益。利用BIM模型进行施工技术模拟可以为工程项目管理提供良好的技术平台,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照永.港口码头施工模拟BIM技术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6):266-267.
[2] 于均园,李玉岩.港口码头施工模拟BIM技术应用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8(06):82.
[3] 张冬楼.港口码头施工模拟BIM技术应用探讨[J].珠江水运,2016(12):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