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观察

2019-09-10王林

健康前沿 2019年10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性临床疗效

王林

摘要:目的:探究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抽选出8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计算机序列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一组40例。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针灸治疗基础上加以推拿手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腰椎功能JOA评分对比并无统计学差异性:P值>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性对比:P值<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0.00%,组间差异性比较:P值<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并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推拿手法;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安全性;腰椎功能

目前临床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尚未出现治愈手段,由于手术治疗会对患者产生创伤,因此该疾病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由于外邪侵入肌表,经络闭塞、气血不顺导致,针灸治疗能够起到通经活络、活血化瘀、调节气血等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针灸治疗效果,临床上逐渐探讨应用推拿手法,并取得良好的治疗作用。在本次研究中,对本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展开分组治疗,讨论推拿手法的应用效果,以下是详细内容。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

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间,针对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从中随机抽选出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针灸、针灸+推拿手法治疗。80例患者均经过影像学诊断确诊,知晓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45~78岁,平均(56.8±4.2)岁;

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46~76岁,平均(56.9±4.0)岁。

采用SPP24.0版软件进行比较,一般资料差异性较小,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针灸治疗,实施辨证取穴和随证取穴,选择主穴:环跳、大肠俞、肾俞、气海俞、关元俞、夹脊穴,平刺一寸。随证取穴:足三里、委中、阳陵泉等,每次针刺得气后留置针半小时,每周针刺3次,3周为一个疗程[1]。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采取推拿手法治疗,具体方法为:患者取俯卧位,按、揉患者脊柱,使得肌肉放松,对两侧腰肌行掌根按揉法、滚法,掌根按揉频率为100~200次/min。此后按压大腿后侧、臀部、小腿外侧、足部,行横向捏脊和纵向捏脊,疏通患者督脉,注意力度适中。最后行虚掌拍脊,拍打患者腰骶部、脊柱及两侧,起到疏散肌表经脉的作用,之后根据患者康复情况逐渐加大推拿力度和时间。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腰椎功能评分。JOA评分标准:0~29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腰椎功能改善程度越明显。临床疗效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进行评价,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100%-无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以(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差异性采用t检验。将所得结果均带入SPPS23.0版中,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JOA评分为10.94±1.42(分),对照组JOA评分为10.29±1.50(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JOA评分为18.32±2.64(分),高于对照组JOA评分14.30±2.49(分),差异性对比:P值<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性对比:P<0.05(详细见表1)。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性对比:P>0.05。

3 讨论

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有所增加,该疾病作为骨科常见病,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各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后,在外力作用下發生椎间盘纤维环破裂,患者往往表现出腰部疼痛、下肢麻木或疼痛等症状[3]。

目前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其中针灸治疗能够达到的扶正祛邪、调节阴阳、疏通经络等功效,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腰部疼痛,能够有效消除肌肉紧张等效果。而推拿手法能够扩张患者局部血管,有效改善肌肉痉挛等情况,可以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炎症反应,减少神经根受压,具有活血化瘀之效,将上述两种治疗方式联合应用能够提高治疗效果[4]。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后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JOA评分也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P小于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差异性:P>0.05。提示推拿手法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腰椎功能。

综上所述,推拿手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振.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概况[J].广西中医药,2019,42(1):59-61.

[2]魏绍山.推拿手法联合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8,10(2):93-94.

[3]雷鸿,秦鹏俊,魏翀,姚强,涂凡,刘华艳.中医推拿手法联合SDS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J].西部中医药,2018,31(10):119-120.

[4]何天翔,顾非,孔令军,许军,张俊.推拿手法结合爬行器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33):56-59.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性临床疗效
基于启停控制系统的整车安全性策略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含能材料热安全性研究进展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