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本课程有效落实的策略
2019-09-10李月梅
李月梅
摘 要:校本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拓展学科的延伸,增加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教师的专业技能添彩。这一切的工作,从开始到结束,都需要领导和相关人员作为强大的后盾。所以,我们应制定一定的有效策略来保证该课题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校本课程;策略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对课程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管理体系。其中校本課程建设是新课改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加强校本课程建设,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首先,认识校本课程建设对于学校发展的意义。学校建设的灵魂是文化建设,而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校本课程文化则是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把学校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文化提炼和加工的过程。同时,新课改要求学校发展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而校本课程则是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学校特色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其次,我们要明确校本课程建设的具体策略,将校本课程建设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我认为,校本课程建设应采取以下行之有效的策略。
一、整体规划策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校本课程属于一个宏观课题,要调动学校多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整体规划,特别是校本课程建设规划方案,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精心制定,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确保校本课程进行有序的理论研究、课程开发和动态管理以及实施评价。
二、目标定位策略
校本课程建设,从形式上看是“以校为本”,而隐藏在背后的哲学理念则是“以人为本”。因此,校本课程建设的立足点应是关注“人”的生活,关注师生的发展。校本课程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尊重和满足每个孩子的发展需要,这是校本课程生命力的根本保证。从某一门具体课程的设置而言,必须明确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人文精神,是彰显时代特征,是学科知识扩展。如我校我正在编写的《趣味数学》,旨在扩展数学学科知识,培养人文精神。
三、制度保障策略
在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除了培养教师的责任感,合作精神,还要建立和健全校本课程建设的规章制度,变“人治”为“法治”,为校本课程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具体操作:教务处和科研处负责校本课程的建设管理、规划审定、监督检查和考核验收等工作;年级组和教研组全面负责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并组织实施,(包括教学设备、师资结构、教学组织等工作的落实;出调查问卷,写调查报告,撰写论文,写开题、结题报告等。)备课组和课程责任教师是校本课程建设的直接负责人,是校本课程建设的坚实主体。另外要设立校本课程建设专项费用,拨专款于课程的基本建设,主要用于重点课程必需的资料费、学术活动费和评审费。
四、专家引领策略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有新的思想、信念、热情和能力,需要教师有深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开拓进取的精神以及课程开发的能力。为了此项工作能更好更顺利的进行,除了加强校本培训外,我们采用专家引领的策略,即聘请专家学者指导本校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甚至请专家学者直接走进小学课堂,讲述校本课程。例如,可聘请教授作为校本课程主讲教师开设现代传媒、播音主持、舞蹈艺术、美术设计等课程,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五、名师示范策略
在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也是课程变革的主体,是校本课程的建设者。校本课程建设需要教师群策群力,相互学习,共同分享资料与灵感,发挥教师集体的合力。而教师集体合力的形成,需要“领头雁”,需要学科带头人。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我校为老师搭建平台,组织一批又一批老师在竞赛中获奖,充分发挥本校名师在校本课程建设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六、过程优化策略
课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不断变化的教学事件,是“活”的课程。根据后现代课程观校本课程不是跑到而是跑的过程与轨迹。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校本课程建设需要校本教材,但校本教材不是校本课程建设的目的。从小学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来看,不是所有的校本课程都需要编写出校本教材,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实际上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是学校文化形成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个性成长的过程。我们要在保证教学秩序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校本课程的研讨观摩活动,鼓励教师发展有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
七、成果收集策略
在整个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要指定专人负责收集保存过程性材料。从开始到结束,对于所经手的材料要分门别类归纳收集。如管理类材料(方案、计划、立项书等);过程类材料(美片、总结、会议记录、照片、调查问卷等);成果类材料(调研报告、论文、各类获奖证书等)。
校本课程建设是一个复杂艰难的过程。校本课程研究课题是做出来的,要行动起来。要有过程性材料,要踏实刻苦。校本课程规划要科学合理。在整个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个性潜能得以发展,要展阳光、自信、健康、智慧风采;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多元,要让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这才是校本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
[2]赵杏梅.校本课程开发的教育实践研究[M].中期研究报告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2009,4.
[3]马增福.邢台市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经验材料选编[M].邢台市教育局,2010,10.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
宁夏第五届基础教育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xkt-xs-0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