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工程院孙宝国院士

2019-09-10

科研成果与传播 2019年1期
关键词:香料添加剂食品

孙宝国

1961年出生,香料和食品添加剂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科协第九届委员会副主席;现任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兼任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副理事长。

主要从事精细化工方面的研究,在肉味香料和肉味香精方面攻克了许多技术难题。构建了肉香味含硫化合物分子特征结构单元模型,研究成功了一系列重要肉香味食品香料制造技术,奠定了我国3-呋喃硫化物系列和不对称二硫醚类食品香料制造的技术基础;凝练出了“味料同源” 的中国特色肉味香精制造新理念,研究成功了以畜禽肉、骨、脂肪为主要原料的肉味香精制造技术,奠定了我国肉味香精制造的技术基础;致力于白酒化学研究,提出了白酒“健康、风味双导向” 的发展思路。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973、863和国家科技支撑项目7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

2018年11月12日,北京市科协、“科协频道”邀请孙宝国院士做客北京科学中心,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爱评论:新时代百人对话录》节目的采访。随后,科协频道对孙宝国院士进行了采访。以上文章部分内容根据《爱评论:新时代百人对话录》节目的采访内容进行了整理。

在全新的食品添加剂的开发上,我国在国际上仍处于落后状态

主持人:食品添加剂既然是一种化工产品,那它是不是也存在研发、创新?我国在食品添加剂研发方面在国际上是什么样的地位呢?

孙宝国:食品添加剂的生产未必都是化工的过程,一提化工很多人心里还是有点不放心,其实有的添加剂是天然提取的,严格地讲提取的过程很多也是化工的过程。比如说我们把一种植物的精油提出来,这就是蒸馏的过程,蒸馏就是典型的化工的过程,我们拿水蒸气蒸馏,你说它是化工方面也沒有错。食品添加剂一直在不断研发新的品种,也在不断淘汰落后的品种,世界各国都是这么做的。我们国家的食品添加剂领域,在规模上是全世界最大的。包括有很多大家不知道的食用香料等的产量在我国是最大的,几乎是中国生产销售到别的国家,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的技术发明是处于领先地位的。但是,在全新的食品添加剂的开发方面,我们在国际上还是处于落后状态。

我们国家现在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绝大部分是国际上几十年以前就开始生产和使用的,这有一个好处,国外已经使用了几十年的食品添加剂,做过风险评估,我们国家再针对中国的饮食情况做风险评估,会使我们国家的食品添加剂更安全,因为人家已经用了几十年了,从安全的角度上来讲这是一个好处,大家可以放心。从数量上来讲我们国家品种也比较少,我国现在2300多种食品添加剂,这2300多种中大部分是食品香料,有1800多种,国际上通行的说法是世界各国均认同的大概共有15000种,那么从这个方面来讲,我国的品种较少。

另外,我们国家缺乏自主创新的食品添加剂,在20年以前我曾经做了100多个香料,全世界没做过,我也申请了发明专利。20多年过去了,这几个香料没有一个频繁使用的,为什么呢?一方面,做安全性的评价要有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我国对待食品添加剂的整个舆论环境较为负面,在这方面来讲我们还需要加强宣传和普及,来减轻大家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和恐惧心理。如果整个社会的舆论环境不改变,我国的食品添加剂无论从总的品种还是从研发上来讲,都会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状态。

食品安全的总体形势稳中向好

主持人:您给我们介绍一下,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总体形势到底是怎么样?

孙宝国:我们国家食品安全的总体形势,几年以前讲是稳中向好,其实我们国家食品安全整体的形势这几年一直在持续地稳中向好,这当中大概有很多抽检数据。其实我们国家这几年在食品安全抽检方面做得还是非常科学的,因为整个食品安全抽检数据平台在我们北京,所以说你完全可以看到,原国家食药监总局每年都安排至少100多万次的抽检,这个抽检必须到工厂,到了工厂大门口手机拍一张照片上传到平台。到了工厂拿到样品拍一张照片,这是样品上传。把样品包装好了密封以后再挑一个上传,然后拿着你抽选的样品跟工厂的人一块再拍一张照片上传,保证你这个样品是抽检的,而不是随便在超市里摆着的。

样品抽检出来以后,送给哪个检测部门,谁收的样,谁检测的,谁批的,有没有问题,有问题怎么处理,处理什么,所有的都一目了然,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查找任何一种食品。比如说济南市哪个区一月份到十月份哪一种蔬菜当中哪一种农药残留了,完全都可以调出来,这些数据都显示我们国家食品安全的整体形势向好的。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工程院食品类有一个院士,他是做食品安全当中农药残留检测的,在前几年带着他的团体用一种方法叫侦测。什么叫侦测呢?就是他亲自带队,要么到超市买,要么到批发市场去买,要么到小摊上去买,买各种蔬菜抽检,整体数据跟政府的数据是吻合的,也显示了食品安全整体形势是稳中向好。

但是实事求是地讲,老百姓感觉好像并不是这样,这就是一个问题所在,所以我一直讲,十九大报告习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讲了两句话。第一要有食品安全战略,让人们吃得放心。习总书记说让人民吃得放心,这话是什么意思呢?第一就是说中国食品安全整体的形势是好的,是可控的,掌握之中的。

另外一方面老百姓不放心,吃着不踏实。那为什么大家不踏实呢?因为食品添加剂就是这样。现在很多人做了问卷调查,我们也做过,你说造成食品不安全的原因是什么呢?80%的人认为是食品添加剂,这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个你对什么食品不放心呢?最不放心的、排的第一位的,还是2008年三聚氰氨恶性食品安全事件造成的阴影一直没有消除。那为什么会造成这个现象呢?这也是前几年或者说一直到前一段时间老百姓仍然感觉好像食品安全并没有想象当中那么好。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我觉得舆论的影响,这个源头主要还是在食品生产企业。

前一段时间,相当多的食品生产企业在媒体上做广告,号称无添加、零添加,不含食品添加剂,不含香精、色素,不含防腐剂,让老百姓认为既然说不含食品添加剂,那食品添加剂肯定不是好东西,所以造成这种现象。但是,我觉得这种现象不会继续下去,因为我们国家今年新出的预包装食品标准,已经明确了,食品当中有什么已经标出来,标注食品当中有什么,不要标食品当中没什么,这样我估计老百姓的恐慌感会慢慢地减轻。

躲不开的食品添加剂

主持人:我手中的这书叫《躲不开的食品添加剂》,是9位教授一起写的这书是吧?这本书是一本科普书,也就是说小朋友也能看的,其实我很感兴趣,您作为院士,为什么还会这么认真地写一本科普方面的书给小朋友看呢?

孙宝国:这个书也不是只给小朋友看,更重要的是给小朋友的家长看,小朋友也能够看明白。这本书我们当时的定位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都能看懂,中国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了,所以我们都应该能看懂。其实我们这个团队在此之前,写的是食品添加剂教育部的统编教材,在编写的过程当中,大家对食品添加剂的恐慌还是很严重的。在2011年时候,我们食品添加剂教材编委会,就有人提到写一个科普的小册子,我们一拍即合,后来就明确分工。首先我们设计一些大家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大概设计了几百个,然后我们几所大学的研究生利用假期时间进行了社会问卷调查,发了一万多份问卷,收回来有效的文件有一万多份,从这当中我们搜集了18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有的是消费者,有的是政府监管问题,有的是企业,然后把这18个问题我们几个人分了一下工,每个人写一点,写完以后我们又开了两次会,开头写的太拘束了,后来说不行,大家要科普一下,让大家都能看得懂。

总体来讲效果还是不错的,我前两天遇到几个文艺界的人,包括一些作家,写《亮剑》的作者就跟我讲,这本书文笔有点欠火候,我说是,另外他说你这本书卖得太少,才卖了不到10万本,我那本《亮剑》卖了200多万本,是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这本书我们后来允许媒体,包括平面媒体、网络,允许他们摘录,整篇摘录都可以,今天一篇,明天一篇地扩大影响力,我们也建了一个网站,不光考虑到经济效益,也会考虑到社会效益。

主持人:您打算继续出一些科普方面的书吗?

孙宝国:对,其实科普书我们一直在做,包括《躲不开的食品添加剂》过了几年以后,很多人讲现在“躲不开”,其实食品添加剂是离不开的,能不能写“离不开”呢?当时我们为什么叫“躲不开”没叫“离不开”呢?在2012年当时的环境下,“离不开”是大家更反感的,我们希望“躲不开”比较公正,让大家不反感。后来我们又写了一些东西叫“离不开”,我写了一个顺口溜,通过这个形式把食品添加剂主要问题用一千多字概括出来,开篇讲的是一直都在用,但从来不知道,突然一听说吓了一大跳,食品添加剂,你我躲不开,后来把所有的问题放在这个里面去了,一传播的话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我还没想到《新京报》写了一篇文章,记者在刊登之前往朋友圈一转,2个月之间30多万人阅读,效果比这个要好得多,至少看了以后大家会觉得食品添加剂原来是这么回事儿,食品添加剂没这么可怕,一直都在用,包括我们做红烧肉上个颜色,用的就有添加剂,大家就觉得踏实多了。

搞科研必须脚踏实地

主持人:那您对我们新的科研工作者有什么样的寄语,或者说您认为做一行需要具备哪些品质呢?

孙宝国:关于立志这方面的,是有很多的,但是每个人可以学到很多,也可以说很多,但是最重要一点是要脚踏实地地去做。一定要有一种精神,就是十年磨一剑,这是一种科研的精神,还有一种信念要淡泊名利。当然了,你把成果做出来了以后,也会得到一些你该得的,但是要把这个放在一个次要的位置上。我曾经跟我们组的老师、跟我带的学生讲,你要想成为亿万富翁就别去搞科研,当然也不是说搞科研的当不了亿万富翁,个别还是有的。你要想在大学当一个好的教授,就不要想着当富翁,意思就是说你从事的这个工作是不一样的。

另外搞科研必须有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就是要不怕挫折,不怕失败,甚至很多情况下你会感觉到很绝望,但是你坚持下来以后希望就在后面,所谓的柳暗花明就是这个意思。所有的科研,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失败的过程当中度过的,成功的只是最后这一刻,100次、1000次失败都是正常的,问题是你能不能坚持下来,当然了这个坚持不是你不假思索地、简单地重复,而是你不断地总结经验,总结教训,从失败当中逐渐地找到成功的路,这是很重要的。

做研究要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有利

主持人:您作为科学家,是怎样理解科学家精神的?

孙宝国:对于科学家精神很多人都会有不同的解读,我本人从来没觉得自己是科学家,我只是觉得应该是一个科技人员,因为作为一个科技人员来讲,首先要对自己所从事的研究有兴趣,否则不要做这个研究,这是最基本的。

第二,光有兴趣还不行,还要意识到你做的研究对社会、人类的价值所在,这些研究技术的,有的可以为人类造福,有的也可能伤害人类。这个其实对很多搞研究的科学家来讲都会面临这样的一种情况,包括香料,我可以做香料,我能做香料我就能做毒品。所以说,你做这份工作是否是对社会有利的,你能帮助企业科技进步,也可能帮着企业造假,这就看你对这个问题怎么认识,必须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有利。如果在这个情况之下,在看不到希望的过程当中,在黑暗当中你还勇敢地往前摸索,这是非常难得的。

其实我跟很多同学讲人生不可能复制,如果能复制的话那我照着企业家马云复制一个,当政治家我照总书记复制一个,当科学家我们也有很多的,那不可能。但是,如果你从每一个人身上都学到一点适合自己的,那你将来以后可能在你的能力当中取得跟别人不一样的成果。

另外,每个人自身的条件是不一样的,你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你自身的智商,你的爱好、兴趣,每个人真正意识到自己适合干什么,那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要找到最合适你的。

当然未必每个人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就要选择一条,要干一行爱一行。我们现在很多人说爱一行干一行,其实爱一行干这一行是很难的,但干一行爱一行是非常重要的。我不想当老师却当了老师,不想学化学、化工,后来却学了化学、化工又搞了化学、化工,一切都是顺其自然,但又不能安于现状,然后来改变自己,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否则会把自己逼到一条绝路上去。

主持人:所谓的科学家精神当然也有脚踏实地,有能吃苦,但是归根到底我们每一個人可能都是要具备一点科学家精神,就是要做适合自己的事情,然后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最后才可能会成功。好,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谢谢您。

孙宝国:谢谢!

猜你喜欢

香料添加剂食品
不迷信天然也不嫌弃后天雕琢
香料点睛之笔
重庆火锅香飘世界
被误解的食品添加剂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尧混合型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企业名单
食品添加剂有多可怕?
会变魔术的添加剂
危险食品
2014年4—9月印度香料出口量增长12%,达到42.16万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