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难忘的小院

2019-09-10徐匡

现代艺术 2019年1期
关键词:美术界吴强小院

徐匡

山城重庆,嘉陵江畔,浓荫如盖的黄桷树、爬满青藤的小楼……化龙桥南华村48号,那个此生难忘的小院。

1958年8月,我从中央美院附中毕业,刚满20岁。按我当时的学习成绩,完全可以进入中央美院本科继续深造,但我听说四川发现了一个很大的油田,号称四川的“克拉玛依”。于是我就坚决要求到火热的油田工作。来到重庆后,却被留在了重庆美协(现在的四川美协)工作,后来才知道是中国美协副主席华君武把我和吴强年介绍给时任美协负责人的李少言,说我们专业成绩很好,让我们留在美协工作,更好发挥我们的艺术专长。

当时的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庆分会位于重庆市郊,依山傍水,紧邻嘉陵江边一个幽静的院子里。这里有从解放区来的老一辈版画家李少言、牛文等;还有已在新中国美术界崭露头角的版畫家李焕民、吴凡、宋广训等,这里是四川版画创作的摇篮。我和吴强年一到这里就感到浓浓的创作氛围,体会到一种和睦友爱的大家庭般的温暖。少言对我们青年人既关心爱护又严格要求,督促我们下基层,去农村,到少数民族地区深入生活。他亲自教我们如何挖掘好的题材、怎样构思与创作。在这个创作集体中大家坦诚相待,没有领导和下级之分,创作上相互切磋,一起讨论草图、画稿,畅所欲言。发挥集体智慧与个人独创相结合的创作模式,成为四川美协的优良传统。我记得少言曾说过,“在创作上,领导的意见只作参考,怎么画自己决定,任何人不能搞特殊”。正是在这种“出作品、出人才”催人奋进的创作环境中,我们集体创作了大型组画《红岩》插图、《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抗日锋火》《南方来信》等,受到美术界的一致好评,当时的四川版画在全国独树一帜,名列前茅。

我的第一张作品《待渡》在这里创作,第二年就被选送参加了德国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览会版画比赛。这对我是一种激励。接着我又创作了《乡村小学》《草地诗篇》《主人》《高原阳光》等等,这些作品都陆续在历届全国美展中获奖。我一生的创作之路正是从化龙桥美协小院起步、成长,并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难忘那个小院里的一草一木,难忘那个年代纯真的同志情,虽然如今小院因城市建设而拆除,但那逝去的一切仍魂牵梦绕,永远不会忘记。

2018年10月于成都锦江河畔

猜你喜欢

美术界吴强小院
闫国庆作品选
热闹的小院
70岁老人拿到中国美院双学士学位
《跋山谷书》
偷西瓜的大学生
久别夜归
论胡也佛的绘画市场
方方正正的“小院”
春到小院来
上海感染者:最后1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