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文为源激活作文之水
2019-09-10梁惠婷
梁惠婷
摘 要: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文章在用词、造句、结构、整体布局方面具有一定的示范性特征,其具有成为小学作文教学材料的基本潜力。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基本内容出发,积累好词好句,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课文当中的词句,丰富写作内容;学习修辞手法,灵活在写作过程中进行应用,从而达到提高作文品质的目的;学习课文作者的内容推进方法和文章整体布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属于自己的写作思路。
关键词:课文;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一大重点。作文是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应用能力的综合考验,其体现出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现有的教学体系当中,小学教师对写作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很多教师不知道如何开展教育工作,更不知道如何对学生形成有序的引导,尤其是在写作教学的选材方面,其往往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在无形之中加大了学生写作的难度。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主动从教学误区当中脱离出来,从教材的本质出发,将教材课文视为开展教学活动的源泉。
一、借助课文积累写作素材
从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当中可以发现,学生时常会因为词汇量不足而导致写作时出现无从下手的困境,其所创作的文章往往无法体现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和中心思想。为丰富学生的词汇储备和素材储备量,教师往往会鼓励通过阅读课外读物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对复杂文章的理解能力,其选择的课外读物不具备实用性,学生不仅阅读起来枯燥无味,且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教师可以改变自己的思路,鼓励学生从课文当中积累写作素材,主动将课文中的好词好句积累下来,从而转换为语言。如《匆匆》《怀念母亲》等文章不仅出自大家之手,且内容结构,语言的应用程度均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而这些文章的精美语句完全成为学生细细品读的对象。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加强对于学生的阅读引导,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更要注重对阅读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将一些自己认为精彩的内容摘抄下来,一边抄写一边记忆,而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学生的写作水平势必会逐渐提高。同时,讲课文视为阅读素材的方式还能够有效减少寻找素材的时间,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对于时间的充分利用。
二、从课文中学习写作技巧
从某种角度来看,词句是文章的血肉,而写作技巧则是文章的骨骼,其承担着连接“血肉”的重大责任。写作技巧的学习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其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均产生着较为直接的影响。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课文素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共同学习作者对于写作技巧的应用,正确理解写作技巧的基本内容,从而将写作技巧转变为自己的一种能力。以朱自清先生的作品《匆匆》为例,文章的整体篇幅相对较短,但朱自清先生对于各种修辞手法的应用达到一个顶峰,文章中也屡次出现排比、比喻等常见的修辞手法。较为简单的修辞手法显然利于小学学生的学习理解,学生也可以通过学习的过程来掌握修辞手法的正确使用方式。
三、精心选择课文素材
小学语文课文当中所包含的文章素材种类丰富,因而教师需要根据写作教学的基本需求,灵活、巧妙的对课文素材进行选择。对于小学写作教学而言,鼓励学生在文章当中注入真情实感一直是教师所关注的重点,诚恳的语言往往会赋予学生文章更多的附加价值。例如:《少年闰土》是出自鲁迅先生之手的一篇佳作,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其通过对儿时一些琐事的描写,成功营造了“闰土”这一个生动、活泼的少年形象。在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依据《少年闰土》的写作格局和写作思路,描写一名自己的童年伙伴。学生在写作时可以模仿《少年闰土》的写作方式,但文章的内容一定要从自己的真实生活出发,要体现出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当写作教学与学生情感有机结合在一起时,学生的文章才能趋向于生活化,学生才能正确找到写作的内容,减少写作的阻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自信。
四、结语
综合来看,语文课文中所蕴含有无限的教学价值,其是中国文学大家与现代教育工作者的智慧结晶。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正确面对语文课文的自身价值,深入发掘其教学价值,让语文课文成为开展写作教学的源头之水,让学生从课文基础出发,不断锻炼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词汇应用能力、文章布局能力以及写作技巧的应用能力,改变学生对于写作教学的传统看法,让学生从中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陈妍,任强,CHENYan,等.以课文为源激活作文之水——小学作文教学有效策略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7,19(4):139-142.
[2]易军.培养兴趣,激活思维,提供方法——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有效教学[J].小學时代(教育研究),2012(2):91-91.
[3]袁静.激活评改方式提升写作水平——浅谈小组合作评改习作的策略研究[J].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2012(1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