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分级阅读教学实践初探
2019-09-10邢婷婷
邢婷婷
摘 要:英语教学中,阅读对于提升中小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發展他们的思维品质、塑造良好的文化品格、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分级阅读的重要意义已经在国际范围内达成共识,但在分级阅读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实际困难,笔者根据其所在学校三年来英语分级阅读实践,论述英语分级阅读教学的实践方法和评价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分级阅读;阅读实践
一、英语分级阅读材料的选择要实行科学指导与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方式
(一)科学确定分级阅读级别
顺利开展分级阅读的基本前提是确定学生的阅读水平,合理划分学生的阅读级别。当前公认较为合理的阅读水平测评方法有两个,分别为美国中小学指导型阅读的级别评估体系和我国中小学分级阅读指导中心的测评方法。我校英语组借鉴的是后者,每年定期为学生评定级别,但在实践中又有所创新。具体方法如下:
将一个教学班的同学分成10个小组,每组5人,学生以组为单位,在同一天的不同时间段接受评定测试。接受测试的同学需从头到尾朗读一本分级读物,假如每页内容中学生不认识的单词不多于5个,那么该读物对应的级别就可以作为学生的阅读级别。假如不认识的单词多于5个,则再换低一个级别的读物进行评测。假如学生朗读过程中毫无困难,则应该换高一个级别的读物进行测评,以此类推。该环节要顾及学生的自尊心,避免打击学生。
(二)合理筛选分级阅读材料
优质的课外英文书籍能够连接课堂内外,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在西方文化中感受语言,体验语言,扩展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情感。为了摸清学生对哪些阅读题材比较感兴趣,我校英语组进行了以下两项实践。第一,利用教学平板推送调查问卷,根据后台的数据分析,筛选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第二,根据第一环节的筛选结果选购不同图书陈列阅读展厅,利用某一个周五下午的英语阅读课,让3个教学班不同英语级别的同学选择具体书目,最终确定适合不同阅读级别的书目。
此外,考虑到不同学生在阅读兴趣上存在个体差异,同时也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选择性,每个同学还可以自主选择3-5本自己感兴趣的英文读物。
二、分级阅读要实行课堂阅读与家长伴读相结合的方式
(一)课堂教学要注意协调教学内容和课堂氛围,实行趣味性教学
有效的教学,顾名思义,是教学效果达成得较好的教学过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作为教学活动的总则,一方面具有指导教学方向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具有衡量教学结果的作用。因此,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必然是教学目标明确的。目前初中英语阅读中“做完题”的教学目标是一刀切式的,对有效教学的发展无益。
许多一线的英语老师觉得英语课外阅读的实施对学困生是“难上加难”,因为这部分同学在阅读教材文章时尚且困难重重。其实,这是老师的过分担忧。课外读得越多,词汇复现率越高,对单词和词组就越熟悉,阅读的速度也就越快,理解能力也就越强,进而形成课内外阅读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自然界中的鸟儿终将要学会独自飞翔,学生也也一样,他们终将要独自面对英语自主阅读。比如,自主阅读考试中的题目,自主阅读进口食品上的英文说明等等,所以,对一线教师来说,与其怨声载道,不如放下思想包袱,积极探索课外阅读中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助力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
下面,笔者结合一节课外阅读课Etiquette rules about eating,探讨如何营造轻松高效的阅读氛围。上课初始,笔者将两套西餐餐具放在讲台上,并在餐盘上各自放一块牛排,让两个学生来演示如何正确吃掉牛排,学生活跃性顿时提高,但同时又陷入了如何“吃”的思考中,于是带着好奇开始了寻找答案的阅读之旅。
读中和读后,教师也可以设计以下活动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读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根据封面,题目,作者,对文章的内容和轮廓进行猜想。播放相关视频丰富学生的认知,创设问题情境,对阅读策略进行点拨。这里强调一点,要尽可能让学生安安静静地自主阅读,切不可剥夺学生的阅读自主权。
读后,教师也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展示活动进一步肯定学生的阅读收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阅读内驱力。常用的读后活动有以下几种,对文章内容的转述,读文章中的故事进行续写,班内开展同一话题的演讲,设计思维导图,表演话剧等形式。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参赛学生拍照,制作成“英语星光墙”,比赛最后,通过互评、自评的方式对参赛选手进行星级评定。每次的比赛成绩均由课代表负责记录。
(二)合理安排分级阅读时间
教师可以结合定时和不定时两种方式来安排分级阅读的时间。除了每周一次的英语课外大阅读,周一至周五学生每天还应进行30分钟的自主阅读,周末原则上不少于一小时。教学实践证明,当形成了分级阅读习惯之后,尤其是产生了阅读兴趣之后,学生会自觉进行更长时间的阅读。此外,每周安排三节二十分钟的早读课让学生朗读本周分级阅读的收获,如好词、好句等。
笔者所在学校实施的晨查、晚背能有效帮助学生及时复习课外阅读中积累的词句。
(三)实施家长伴读,助力书香家庭的建设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阅读氛围的塑造至关重要。笔者所在的学校,学生每周会和家长共同书写一份“共读报告”,该报告中包含两部分,“学生有话说”即学生的读后感想,和“家长有话说”即家长相关话题的经验分享。通过这一方式,既能增加亲子交流又能丰富学生的认知。
(四)多维度多途径评价学生的阅读成效
对分级阅读进行有效评价是开展分级阅读教学的有力保障。有效的分级阅读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分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过程性评价,摒弃使用阅读理解测试来评价阅读效果的方式。
过程性评价更多体现在课堂上,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及时查看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英语阅读方法、技巧以及策略,是否会查词典翻阅相关资料,是否会标注资料并做读书笔记。如果学生表现优秀或有所进步,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表扬,做到及时反馈,鼓励评价。终结性评价可以采用英语读写大赛的形式,年级英语备课组可根据学生的阅读材料及进度制定比赛内容,每个年级的阅读情况可以从素养大赛结果中体现出来。
通过教师的口头表扬和“英语素养之星”“英语星光墙”等展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英语分级阅读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实质是让学生将课外阅读变成一种享受,实现英语书籍的精神价值和人文价值,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