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虹起伶仃 风好正是扬帆时

2019-09-10龙芊霓

珠海 2019年10期
关键词:收费站春花通关

龙芊霓

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从建设期切换为运营期。汤建是一名程序员,陈春花是一名收费员,他们分别在不同的岗位,齐心协力地推动着这座大桥有序运转,每一辆汽车的顺利通行都见证着港珠澳大桥工作者的汗水与热血,三百多个日夜的坚守与护航,通过港珠澳大桥工作者的视角,我们还能窥见更多关于“桥”的故事。

穿着工地鞋的程序员

“2019年8月,正好是我加入港珠澳大桥口岸建设项目的两周年。”汤建是珠海公路口岸运营公司信息部部长,他在珠海公路口岸建设后期、运营前期加入港珠澳大桥团队。作为口岸建设的先锋队员之一,汤建见证了“智慧口岸”的从无到有。“建设期,我们信息部就我一个人,那时白天忙工地,晚上忙运营,我经常是头戴安全帽,脚穿工地鞋,满身是泥的装扮。朋友来这边找我时,看我这身模样,都笑说第一次见到这副模样的程序员。”汤建笑着谈起建设期的往事。汤建在此之前在高校教书育人,“当初选择在高校工作,是出于我对信息技术的追求,因为早期时很多信息技术都起源于高校。后来我又了解到港珠澳大桥上有很多挑战,被吸引过来工作。”

从学者到项目“拓荒牛”的身份切换,给汤建的生活带来了不少变化。项目初期人手紧缺,汤建一人身兼多职,既要负责协调统筹口岸查验设施及系统建设,又要负责口岸所有运营的信息化系统搭建。项目重要节点期,汤建经常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好几天没空回家,住在单位,短短3个月,汤建瘦了近20斤。“妻子挺支持我工作,但是孩子刚开始不太能理解。”汤建刚加入港珠澳大桥团队时,女儿才小学4年级,年纪还小,孩子有时会为父亲的工作感到矛盾,“她虽然有时候说爸爸还不如在学校时好,可以经常接她放学,陪她学习、玩耍,但我工作上有新的成就,她也很为我骄傲,在学校也会自豪地和同学们分享。”汤建脸上露出笑容。

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港珠澳大桥开通运营。汤建与同事们怀着紧张的心情见证了第一辆汽车从港珠澳大桥上下桥,所有设备皆正常运行,测试期时的汗水与辛劳都在这一瞬间化为激动与骄傲。港珠澳大桥通车2天后的27、28日迎来首个周末客流高峰,正处于工作关键节点的汤建不敢有半点松懈,连续好几周没有休息,晚上依然在口岸奔忙。

“我忘了那天是我生日。”回想起2018年10月27日汤建有些腼腆,当天晚上8点半,汤建的妻子和女儿带着生日蛋糕悄然来到大桥口岸为汤建庆祝生日,一家三口在餐厅一角庆生,这一幕正好被汤建的同事看到,也纷纷在微信群里为他送上生日祝福。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同事的关怀与帮助,都在这场意义非凡的生日里融化成鼓励汤建前行的力量。

“智慧口岸”背后的大腦

早上8点,汤建坐在2楼办公室里例行检查口岸各项数据、系统运行状态,他不再是一个人,而是带领着一支10人组成的技术团队在协同奋战,负责着50余个不同系统的运维工作。检查完系统后他们要按计划进行现场设备巡检,然后再回到办公室进行内部交流,对口岸数据情况作总结,讨论接下来要如何将新技术运用到口岸中。

“我们的主要工作是服务通关旅客,通过数据、技术、业务的融合,让口岸决策更科学,管理更精细,服务更高效。”汤建表示,先进的技术是高端服务的载体,这也是他与团队打造“智慧口岸”运营理念的初衷之一。

汤建参与的港珠澳大桥“一站式通关信息系统”数据对接海关、边检等单位,只需要采集一次司机数据,多家查验单位就能同时收到检查所需信息,从而实现快速通关。“以货车为例,车辆在驶入查验通道后,系统会自动识别车牌,抓取车辆和人员备案信息,并推送到后台。司机无须下车,只要选择两侧的采集面板进行登记,最快通关只需35秒。”不过,这只是汤建参与的诸多工作之一,珠海公路口岸运营涉及的站场智能化系统、物业管理系统、口岸运营管理集成平台、口岸运营服务调度指挥管理平台等建设和规划都是由他主持完成的。

“技术只是手段,关键是要如何运用创新技术为人服务。”汤建认为,“智慧口岸”归根结底还是在不断提升人的智慧,工作人员不断学习新系统、新设备的灵活运用。“让用户感知不到后台存在,才是真正的体验。”

2019年3月,珠海公路口岸引进“5G”网络覆盖,成为“全球首个5G试点口岸”,加上已经铺设入场的“客服机器人”“安保机器人”等,来自不同领域的高科技产品加入为口岸建设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将来旅客足不出户可事先通过网上数据查到当前通关所需等待时间,以及出发口岸与到达口岸的交通、天气等实时数据,从而制定个人出行计划。” 通过口岸态势感知平台、监控系统、人流统计与分析等各种数据计算,从而为旅客定制个性化的服务方案。

“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系统优化,数据采集与分析都是一个动态过程。我希望通过信息技术,打造出一流口岸。人工岛上还有很多业务可以链接,让每一位旅客都能更快、更便捷通关。”如今,“智慧口岸”已完成初期基础建设,汤建和他的团队正在描绘一幅更宏大的未来蓝图,让口岸拥有一个人工智能大脑。汤建不用再穿着工地鞋上班,现在同事们能在口岸看到汤建在利用AI、机器人等智能设备进行巡检。

守护我们的大桥

“这真的是一座同心桥!”陈春花是港珠澳大桥口岸上的一名普通收费员。五一节假日期间,一辆黑色的五座香港牌小汽车驶入收费站,陈春花微笑着递给司机一份通行指引,一些司机惊喜脱口而出:“我们的大桥也是免费的呀!”“这座桥真好,国家真好。”“我们回到内地了吗?回到家了吗?”,这些瞬间每天都会发生在收费亭这个小小的窗口,香港同胞亲切地将港珠澳大桥称呼为“我们的大桥”。

与传统收费站一样,港珠澳大桥收费站的主要工作也包括收费服务、运营管理和咨询安全维护等工作。工作于现今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口岸收费站对从业者要求更为严苛。在常人享受节假日的时刻,收费站人员往往要更为忙碌。港珠澳大桥收费站的正常轮班工作时长为8小时一班,但由于大桥性质特殊,工作人员上下班还需加上往返路程及进出口岸检查的通勤时间。这导致每个工作人员的在岗时间将近10-11个小时,从业者都必须具备高度自我奉献精神。更为挑战的是海上高温、大风的工作环境。“在收费亭内工作时,亭内冷热风交替,身体极易不适,出现中暑、感冒等职业病。亭外处理异常业务和站岗时,在阳光与海水的包围中,水泥地面滚滚发烫,热气蒸腾。”收费站工作人员并非只负责在岗亭工作,他们还需要轮班在亭外做机动人员。忙碌时大汗淋漓,烈日又迅速将他们身上的水汽蒸发,如此循环下身体出现脱水对于收费员而言已经是工作常态。职业素养训练着他们依然真诚微笑、贴心问候,为每一位的过往的司机与乘客都提供热心服务。

最美的笑容 一流的服务

“在入职收费员工作前,我对这份工作也有一定了解。而真正了解港珠澳大桥整个工程的伟大之后,我甘愿为这项工程尽一些绵薄之力。服务过程中,三地居民流露的喜悦与鼓励之情,让我感受到这不是一件普通的工作,看似简单工作后面的意义远要比表面上看到的大得多。”陈春花又露出甜美的笑容。

港珠澳大桥收费站高质量的服务在不断优化中取得大量通行司机的肯定和表扬。有网友在“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公众号上留言,称赞在港珠澳大桥收费站见到了“最美的笑容”,收费站人员的笑容真挚而又充满中式古典之美,纯净、大方;有司机通过收费站时对他们表示感谢;更有经常往来收费站的司机路过时给工作人员送来小零食,但是出于工作要求,工作人员一一婉拒了。诸多温暖人心的故事在岗位上发生,每次收费站内部交流会议时大家都会互相分享,鼓励。“目视前方、迎车、扬手、微笑、送行”简单、规范的动作,守护着每一辆通行车辆的回家路。

陈春花为港珠澳大桥带来的变化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帮助他人其实能够为我们带来非常大的价值认可。”工作之余陈春花与同事们还经常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港珠澳大桥收费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管理理念早已融入她的日常生活。2019年“五一”前夕,广东省总工会授予港珠澳大桥收费站“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这是对这群坚守在收费窗口工作者的褒奖,更是对他们在工作上夜以繼日付出的肯定。日复一日,收费站工作者用热情与快乐守护着每一位通行车辆的回家路。

时光如影,9年建设,港珠澳大桥从无到有,1年运营,服务日益完善成熟。山海之间,虹起伶仃,风好正是扬帆时,在港珠澳大桥工作者的坚守与引领下,三地发展迈入全新发展阶段,那些关于未来的美好约定正在海面逐一实现。

猜你喜欢

收费站春花通关
开七窍的混沌大帝又活了:修辞通关①
假作真时真亦假:逻辑通关②
通关手
江东大桥不再“卡”新收费站于10月8日启用
基于随机服务理论的高速公路收费站数目模型建立
基于随机服务理论的高速公路收费站数目模型建立
让汽车开到终点不停车
美丽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