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5岁学生篮球教学意外伤害事故成因及对策
2019-09-10徐洪远刘喆
徐洪远 刘喆
篮球运动是一项大众喜闻乐见、普及率高的体育项目之一,其趣味性、竞争性、综合性较强,深受中小学生喜爱。13~15岁学生正处于告别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身体素质及思维能力发展较快,上进心、好奇心较强,客观上需要通过体育训练尤其篮球运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养成文明自律、尊重他人的行为习惯。然而,由于训练场地或器材、气候变化、准备活动等外在因素以及教师自身素质、教学内容及方法等内在因素的影响,训练安全问题难免发生。为此,本文基于初中体育训练教材,紧密结合13~15岁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分析篮球教学意外伤害事故成因,探讨解决对策与方法,对于确保教学安全、提升篮球育人实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13~15岁学生篮球教学意外伤害事故成因
(一)内在因素
1.师生安全意识的影响。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八条规定:“体育教学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内容应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和所在地区地理、气候条件。”延伸至13~15岁学生篮球教学,在如何实施教学、避免意外伤害事故方面,教育系统有要求,训练教材有规定,各学校也有相应的落实举措。然而,在落实进程中,一些教师片面认为篮球是副科,没必要投入过多的心思和精力,忽略了对篮球教学意外伤害事故方面的理论研究,在训练时只是“轻描淡写”地提示,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实践证明,师生安全意识的缺乏是导致训练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思想因素。
2.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
任教13~15岁学生篮球的体育教师在具备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真诚的职业道德情感基础上还应有篮球教学的思想、心理、知识等素养。实践中,一些教师对篮球教学缺乏浓厚的情感,不能以学生为中心,也不能结合其全面而个性化的篮球运动需求充实篮球专项知识,提升篮球育人能力。有的教师忽略了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教师信赖性较强的特点,重动作训练、轻人文素养培育,重比赛成绩、轻规则与道德的遵守,不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将不规范、不文明的篮球技能传授给学生,不仅违反了训练和比赛制度,影响了规则意识的培养,而且为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3.学生身心素质的影响。
13~15岁学生正处于身体快速成长关键期,心理发展具有闭锁性、动荡性和过渡性,尤其在运动中喜欢争强好胜、表现自我。当前,一些学生主观上不愿参加篮球训练活动,经常迷恋手机,沉浸网络游戏,时间一长,不仅导致视力下降,分散了学习精力,减弱了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而且降低了身体素质。篮球运动消耗体力多,强度相对较大,在紧张激烈的训练比赛中,一些学生身体素质较弱,动作的协调性、稳定性不足,在多次抢篮板、起跳投篮过程中,其消耗体能较大,难以满足这些运动力量的要求,加之他们喜欢表现自我,在训练及比赛场上不愿服输,为了一时取胜,情绪急躁,故意犯规,很容易引发意外伤害事故。
(二)外在因素
1.体育场地或器材因素。
优良的硬件设施是改善师生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保障教学有序运行、提升学校形象的有力抓手。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篮球教学场地、器材经费的投入力度,努力更新完善教学设施,为篮球教学的顺畅开展及体育育人工作发挥了较好的助推功能与作用。然而,一些学校由于地理空间的限制,篮球场地面积不符合国家标准,未建设橡胶地面。篮球教学对硬件设施的要求较高,有的学校篮球架及场地年久失修,器材安全隐患较多,土操场、水泥操场以及地面出现碎石、杂物的情况常见,加之13~15岁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相对较差,极易在篮球训练及比赛中摔倒,出现意外伤害事故。
2.天气与气候因素。
天气与气候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影响较大。在对13~15岁学生进行篮球教学时,风、气温、降水、雾和气压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视觉、呼吸、肌体运动,而且加大了体能的消耗。比如,夏天气温较高,该年龄阶段的学生抵抗力相对较弱,篮球训练时间一长,很容易导致身体疲劳或中暑;冬季气温较低,加之学生穿衣服较厚,活动不方便,导致身体反应不够灵敏。近年来,雾霾天气时而出现,空气中PM2.5含量增大,一些有毒的氣体及颗粒极易进入呼吸系统,导致心率加快,引起肺部感染。客观上,篮球教学训练在课外开展的次数较高,如果教师在天气、气候对学生篮球训练的影响方面认识不清,不注重规避不良天气对体能的影响,就会降低篮球教学质量。
3.课堂组织因素。
篮球教学是一个依据体育教学大纲及篮球训练教材,结合学生身心发展实际,传授篮球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增强其身体素质的过程。同时,也是加强思想教育、提升学生组织能力的过程。教学中,教师需要按照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与手段,灵活组织方式加强教学管理。现实中,一些教师实施教学模式时比较随意,擅自减少课前准备环节,忽略了热身运动,直接让学生参与教学训练或比赛活动。另外,一些教师忽略了课堂管理,对学生穿鞋、佩戴饰物、留长指甲以及戴着眼镜打球等现象不管不问。以上因素的存在反映了一些教师责任心不强、教学管理力度较弱、课堂组织不严密等问题。
二、13~15岁学生篮球教学预防意外伤害事故对策
(一)强化安全意识
13~15岁学生的心理变化较快,具有一定的学习思考意识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针对这些特点,教师要以安全教育为主线贯穿于篮球教学训练和比赛全程:一是要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学校要将篮球安全训练内容融入日常教育中,并通过黑板报、校园网、校园广播、安全知识讲座等形式加强学习与宣传,使师生充分认清篮球教学训练中预防意外伤害事故的重要性;二是要强化安全训练责任。任教篮球课程的教师要加强对预防意外伤害事故理论的探讨,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增强安全训练的理论素养。另外,教师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增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良好形象,在自身遵守教学规定及篮球技战术规则的同时,观察学生运动状态,培养规则意识,避免人为的伤害事故。
(二)严密组织教学
针对13~15岁学生自身特点,教师要按照篮球教学计划严密组织、有序实施:一是要做好课前准备。结合场地、器材及学生体质、技术水平等实际情况,加强篮球基础理论教育,参考其他体育运动项目好的经验、做法,扎实做好备课工作,开展多样化、科学化的课前热身活动,有效预防肌肉酸痛、关节扭伤等意外伤事故的方式;二是要考虑天气与气候因素。根据天气、气温等情况及时变换教学场地,灵活调整训练方式,消除不良天气的影响,避开在坚硬、湿滑等易摔倒、挫伤的环境下进行教学;三是要灵活使用教学方法。教学中,可将运球作为个人进攻、摆脱防守、协调配合的手段之一,按照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的顺序细化运球教学指标体系,选择适宜的动作方法让学生把握动作要点,并采取语言指导与反复示范、模仿练习、分解练习、限制性练习等方法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教学效率,确保教学全程安全。
(三)加大教学训练保障
学校要立足实际、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篮球教学训练保障工作:一是要建强硬件设施。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规定,逐步加大篮球教学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最好建设橡胶篮球场地,及时更新和维护,降低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率;二是要加强医务室建设。配备基本的处理意外伤害事故药品和器械,并根据课时安排穿插安全教育,教会师生在篮球教学中如何预测、判断、规避和处理意外伤害事故;三是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结合13~15岁学生心理特点,及时为学生消解心理障碍,尤其要对女生给予适时鼓励,向其传授篮球运动精神和比赛理念,使其愿意学、自觉练,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教学训练中。
(责编 杨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