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

2019-09-10刘俊丽

种子科技 2019年10期
关键词:田间管理栽培技术玉米

刘俊丽

摘   要: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应该重视玉米的田间管理工作,熟练掌握田间管理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玉米的高产、高质和低耗,才能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玉米;田间管理;栽培技术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质量和产量的提高对我国的粮食生产具有一定的影响。为实现玉米优质高产,必须提高田间管理技术,不论在进行玉米种植的早期、中期还是后期,都要高度重视田间管理。

1   玉米早期田间管理技术

在玉米种植的早期,育苗期是基础和质量的保证,为了做好玉米早期的田间管理应该做到以下方面。

1.1   查苗、补苗

种子播种发芽之后需要及时地进行田间管理。待玉米苗长到2~3片叶子,应及时检查田间玉米苗的生长情况,发现缺苗需及时补苗。此外,还应该定期进行田间查苗,发现病苗及时连根拔除并进行补苗。如果缺苗情况较多,需要进行种子催芽之后再种植;如果缺苗较少可以采取移苗栽培的方式进行补苗。在补苗的过程中应该选择阴天或者下雨天,于苗多处连根带土挖苗,移栽到缺苗处,否则,移苗受到阳光强烈照射较难成活。

1.2   间苗、定苗

科学的间苗、定苗是保证玉米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早期玉米田间管理中应该合理间苗、定苗。需要注意间苗的时间宜早不宜迟,应该在幼苗扎根之前,玉米的幼苗长到3~4片叶子时进行。间苗需要注意密度问题,同时剔除病苗、杂苗,留下壮苗。间苗的时间必须掌握好,太晚将造成玉米苗的拥挤,相互遮光,影响玉米苗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不利于培育壮苗。定苗一般在5~6片叶时依品种、地力而行,定苗时间也宜早不宜迟。如果是地下害虫比较严重的地块,定苗的時间应适当延迟,可以在幼苗长到6~7片叶子时进行。此外,在进行定苗的过程中一定要将不好的苗连根拔除,在处理的过程中不要伤害好苗。

1.3   中耕除草

中耕可疏松土壤,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促进根系发育,还可以消灭杂草,减少地力消耗,减少水分、养分的消耗,降低病虫传播,进一步改善玉米品质。

2   玉米中期田间管理技术

在玉米种植管理工作的中期阶段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2.1   施肥管理

中期阶段的玉米管理,施肥工作非常重要,玉米长出6~7片叶子时属于拔节期,这个时期很关键,同时施肥也进入了关键时期。此时应该结合玉米生长的实际情况追加拔节肥料,也称攻秆肥,目的是保证植株健壮生长,促进雌雄穗分化。一般施尿素15 kg/667 m2,占30%追肥总量。此外,在玉米的大口期,正是追攻穗肥适期,对保证玉米增产极为重要,对决定果穗多少和穗粒数作用很大。一般施尿素30 kg/667 m2,占追肥总量的50%。因此,此时期的施肥量对玉米的产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保证玉米增产的关键措施。

2.2   做好相应的抗旱和排涝

该时期的玉米如果长时间缺水的话,将造成水分和养分的流失,因此,及时的灌溉很重要,主要灌好二次水。①大喇叭口期前后,结合追施攻穗肥进行灌溉,以利于发挥肥效,促进根系生长,增强光合效率。②抽雄前后,地面应见湿不见干,墒情不足应及时进行灌溉。此外,这一时期还应做好排涝工作,可以挖掘排水沟,及时清除田里的积水,保证玉米的健康生长。

2.3   中耕措施

拔节期攻秆肥后进行第一次中耕,兼有除草、覆盖化肥的作用。第二次中耕于大口期攻穗肥后进行。

2.4   病虫害防治

玉米种植中期管理阶段,需要防治黑粉病,一旦发现须及时拔除,避免传播。此外,还应该做好玉米螟的防治工作,在大口期用1%辛硫磷颗粒剂2 kg/667 m2灌心防玉米螟。

3   玉米后期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种植管理工作在玉米生长的后期阶段有着重要的意义,后期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前期工作的不足之处,提高玉米的产量。

3.1   施肥管理

研究和实践证明,如果玉米生长的中期阶段肥料不足的话,将影响其生长,在后期玉米吐丝阶段,玉米下部的叶片变黄就说明这一时期的肥力不足。在后期阶段可以进行肥料的适当补充,即追施攻粒肥,一般追施尿素10 ㎏/667 m2,占20%追肥总量。攻粒肥可使籽粒灌浆强度明显增快,千粒重也会有所增加。另外,对灌浆期表现缺肥的地块,可采用叶面追肥的方法快速补充。用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可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增加玉米千粒重。

3.2   浇灌浆水

灌水要做到因墒而异,灵活运用。

3.3   病虫害防治

对玉米后期主要发生的蚜虫危害,应及时用40%的乐果1 000倍液喷雾防治。

3.4   适时收获

玉米收获的时机对产量和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适时晚收可以延长籽粒灌浆时间,提高产量,增加籽粒蛋白质、氨基酸含量,提高质量。此外,适期收获的玉米籽粒饱满、充实均匀,含水量低,便于脱粒和储藏。

综上所述,玉米田间管理对其产量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田间管理工作主要有调节施肥的平衡度、水分的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等。玉米种植技术人员还应该重视对管理技术的学习,同时在管理的过程中能够结合实际的气象情况和土壤情况选择适合的管理技术,并且不断总结经验,促进玉米产量和质量的提升。

(收稿日期:2019-05-15)ED38FE8A-F21C-44D5-AB38-7734EE5A08DF

猜你喜欢

田间管理栽培技术玉米
无花果田间管理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抢种暮春
胡萝卜高产种植技术
甜玉米的种植管理技术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