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老旧社区外环境更新之精细化设计

2019-09-10于峰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11期
关键词:设施设计

于峰

摘 要:随着近年来北京市加大力度对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整改,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及修缮工程,在此利国利民的举措下,笔者立足北京高校,在育人的基础上,有义务和责任带领学生关注民生,用自己所学成为城市的参与者、体验者和设计者,亲身调研北京十多个老旧小区,并针对秀园小区进行外环境更新-精细化设计,从关注民生细微生活出发,主要针对当前社区外环境公共空间设计中存在着“缺乏对人的关怀”的问题进行精细化分析研究,并探索相应的理论及对策。

关键词:社区环境;设施;设计

2018年,北京共有100个老旧社区进行综合整治工作,将进行“菜单式”改造和配套设施改造。去年3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方案(2018-2020年)》(简称《方案》),对老旧小区改造的范围、内容以及具体实施措施作出详细规定。根据《方案》,北京市加大力度对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整改,为提高居民的居住环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及修缮工程。

1.北京市老旧小区外环境设计现状及改造方针

目前北京市大多的老旧社区内的外环境设施存在造型单一,缺少人性化,尺度失调,缺乏亲切,位置欠佳,年久失修,布局不合理等问题,特别是对于不同社区群体的户外行为分析不充分,服务对象不明确,缺少有障碍和无障碍设计等。因此需在“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方针指引下,通过市场调研、典型案例分析、典型案例改造,期望打造出社区环境改造的示范性案例,把社区的外环境充分利用起来,为社区居民提供必要的人性化服務设施,以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为目的,让人们能充分体会到社区外环境空间的趣味性,从而使人性得到充分的满足与释放。

笔者在社区调研过程中,深刻感受到居民对社区环境改善的渴望,但又诉求不高的知足,令人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用设计改变人的生活”的价值及意义,通过带领学生“用脚丈量城市”,让学生亲身体会自己周边的生存环境,了解什么是“生活”,“生活需要什么”,如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责任的人”,通过从细致入微的利民小事带动整个社区的外环境品质,从而改变社区人的生活品质,同时亦能让学生发现自身价值,因此整个过程都充满意义。

老旧小区的环境改造基本以街道居委会为主,物业公司为辅,资金需求主要还是通过政府财政拨款的方式给予保障。在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更新的过程中,由于需要预算控制经费有限,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做好时间计划安排,形成一个循序渐进、逐渐完善的过程。因此对于老旧社区的改造方针应为:在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可持续性循序渐进的,多元化改善。

2.社区外环境设计的重要性

社区外环境指社区居民物质、精神生活使用的公有户外空间,包括社区道路、停车场、广场、绿地、活动场地、公共设施等室外公共区域。社区外环境的设计决定社区的公共环境活力,而社区的公共环境的活力决定居民的生活品质。

3.社区外环境更新精细化设计原则

通过研究社区居民的生活形态,从社区的人员构成与生活行为出发,运用精细化设计手法,打造社区居民在特定生活样式下所需要的具有活力的生活空间形式,从关注民生细微生活出发,主要针对当前社区外环境公共空间设计中存在着“缺乏对人的关怀”的问题进行精细化分析研究,并探索相应的理论及对策。从空间论、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对社区外环境的空间构成,从人的户外活动行为特征、行为习性、活动心理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社区外环境精细化设计的基本原则。从社区外环境的空间划分、交通组织、场地及设施、景观等方面探讨精细化设计的对策及方法。

4.以北京朝阳区安慧北里秀园小区改造为例,进行小区外环境更新之精细化设计。

秀园小区于1994年建成,共有约1800户居民。主要以林业部与核工业部的央产房为主,小区居民素质高,多以央企单位员工及退休老职工为主。小区院内有陈经纶小学,西门是秀园幼儿园和博凯智能双语幼儿园。小区周围有超市、银行、地铁,配套较为齐全、方便。小区绿化率达到30%,有一个中心花园,使用率很高,经常会有家长带着孩子晒太阳,天气好的时候还会有众多棋友围坐一团,热闹非凡。总体感觉小区是一个既适合养儿育女,又适合养老的宜居小区。

通过调研,发现小区建成较早,很多地方年久失修,设计不合理。本案在遵循社区外环境更新精细化设计原则基础上,对人的户外活动行为特征、行为习性、活动心理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从小区整体外环境出发,进行以下有针对性的精细化改造设计。

4.1公共交通设施精细化设计

小区的交通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社区主出入口、车行道路、步行道路以及停车场的设计。目前秀园小区的交通系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原有主要大门北门车行关闭,只留有行人出入口。因原有大门标志明显,易造成车流误导。2)车行道、自行车道、人行道的分流未细化,老人及孩子出行交通混乱,无安全保障。3)小区没有地下车位,停车位紧张,小区主干道上车辆乱停,占据了大部分的人行通道。4)唯一重要的交通环岛毫无景观可言,密布了杂乱的矮桩,车流人流混乱,电动车任意穿行(如图1)。

通过对秀园小区内部及外部的整体走访调研,综合分析进行以下整改设计方案。原有北门的开放会造成交通拥堵,依然保持车行关闭状态,在十字路口区域设置明显不通行标志,防止车辆误行,可进一步将此区域整改成小型停车场。保留南门入口和北门出口的主要车流动线,小区出入口不仅仅是小区与城市联系的通路更是展示小区形象的重要“脸面”,应进行重点设计,突出小区出入口大门形象,从而也作为明显标志起到交通引导的作用。

小区道路系统最好能做到人车分流环状分布,在人车交叉路口附近设置减速装置。在主要道路部分区域设置路障,防止交通拥堵,减少人行道上停车现象。开辟并合理布置地上停车场,由于小区院内有陈经纶小学,教师及社区居民均有停车需求,可未来考虑将小学中心广场区域建成地下停车场。交通环岛区域作为小区重要的景观节点,可综合考虑人文、功能、艺术的有机结合,做成雕塑绿化环岛,与花园-环岛-廊亭形成重要景观带,打造成“梦想-希望-致敬”人文景观(如图2),从精神层面上,提升小区的环境品质。

4.2公共休息设施精细化设计

看似简单的公共座椅其实并不简单,正如劳伦斯·哈普林所言“我们可以这样说从一张公用的座椅的使用效率、外型设计,可以很清楚地显示出这个城市对市民生活的关怀程度,甚至来判断这个城市的好坏”。

公共休息设施包含了座椅、休息廊及亭,其中主要是满足公众的“坐”的生活行为。一个简单的动作,确完全需要以人为本,体现其便利性、舒适性、耐久性、休闲性等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既需要人文关怀,也需要与环境的协调。

秀园小区内的座椅说实话数量不少,但使用率却不到20%。主要存在问题有以下几点:1)位置的选择缺乏考量,在路旁均匀布置的座椅,不符合人的行为学和心理学的需求,人们更愿意选择有围合感的空间、尽端空间及有私密感的空间。2)材质选择不当,结构设计不合理。在北方气候下,室外气温不高,如果使用石材、金属等材质,体感冰凉,不符合人的生理需求,所以形同虚设(如图3)。但选择木质材料,在结构设计上也应经久耐用,能抵御风吹日晒雨淋甚至是人为破坏。因此目前室外休息设施更多会选择使用环保木(WPC)或强化塑料纤维材料(如图4)。结合小区现状,可用此类材料在相关设施上更换或修缮。3)小区内的居民在户外“坐”下来,一般是下棋、观景、晒太阳、聊天,所以在休息设施设计上要满足人们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排除孤独、增加交流的需求。因此选择合适的位置、优美的风景、舒适安全的坐具、方便达到、有围合感、方便交流等都是在精细化设计中不可或缺的。

4.3设施修缮精细化设计

秀园小区由于建成时间较早,直到目前为止,很多地方年久失修,除了影响美观,更多的会有安全隐患,如不立即进行合理的修缮改造,很可能随時会影响到公众的安全。

人防出口屋顶上长出1米多高的小树、柱脚破损的锋利尖角、花园入口的围栏破损的瓷砖,这些都出现在人员流动最大,老人小孩出现最多的中心花园区域,让人十分担忧(如图5)。对于这些区域的修缮不仅仅是复原,而应在此基础上进行人体工学以及合理使用建筑材料的考量,摒弃易脱落、易破碎的瓷砖或大块石材设计,锋利的直角设计全部做成柔和的圆角设计(如图6)。

4.4无障碍设施精细化设计

无障碍设计强调在当代社会,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老年人)群众的使用要求。

我国在2000年已经跨入了严重老龄化社会,当今我国的主要养老模式还是以居家为主,社区为依托,养老机构辅助,所以老年人赖以生活的社区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社区外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老人的外出、娱乐、采买等行为,乃至其他的老人对于生活和社交的物质及精神上的需求。秀园小区生活的居民中有大半为退休的老人,但秀园小区中对于老年人的外环境的无障碍设施基本没有。前往公园的道路上,凡有高低落差区域都只是台阶,没有设置任何坡道和安全护栏,推儿童车和坐轮椅的人是无法通行的,很多行动不变的老人只能在车行道路上停留聊天(如图7)。没有专门为儿童开辟的活动场地,在现有的活动设施场地周围也没有敷设柔软地垫来保障儿童的安全。人行道未设置缘石坡道,不方便轮椅通行,部分区域盲道设计不合理,局部有缺失破损,部分区域盲道被占用,无法通行。

4.5有障碍设施精细化设计

有障碍设计也叫障碍性设计,是相对于无障碍设计而言。是无障碍设计的完美补充,使所有人(健全者和弱势群体)的行动更加方便无障碍化。有障碍设计目的是从人的心理和安全需求出发,限制人的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从而起到保护人安全的作用。

比如秀园小区设置了很多路障,目的是想合理规划车行路线和合理的停车管理,结果美观不说,乱停车的问题也并没有很好的解决。通过有障碍精细化设计,合理解决了以上问题。

实际上,无障碍和有障碍设计既不是技术难题也并没有加大多少投资,关键是管理者和设计者对此的重视程度。不需花费很多的精力和财力,更不需要很特殊的设计,只需要设计者们有意识考虑不同人(健全者和弱势群体)的需要,就能为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这也是身为设计师的职责所在。

4.6公共绿化景观精细化设计

秀园小区里居住着很多林业部与核工业部退下来的老职工,小区从建成至今有20多年的历史,其中必然有很多人文和历史流传至今。在小区调研期间,看到这样一块“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0周年” 的牌子,发现了承载“这个基地和这里的人”具有价值的篇章,这个牌子记载了那个年代人们的伟大奉献和重大贡献。这么具有意义并应传承的历史却默默停留在小区的角落,我们为什么不通过设计力量将其体现出来,让老人追忆,后代继续传承呢?

这也是我们在设计中应体会人的生理需求,“喜新”同时也会更加“恋旧”。因此,在设计中我们要关注人的心灵感受。应通过对重要节点进行情景的营造、旧物的再利用以及文化符号的结合融入社区外环境中,从而唤起珍藏在他们心中那段珍贵的回忆,并能影响到下一代人。所以在秀园小区的改造中,打造了“梦想-希望-致敬”人文景观带,在花园-中心环岛-廊亭几个重要的绿化景观节点上,通过人物雕塑和展示墙融入221基地的人文历史(如图8)。

秀园小区的绿化形式主要是在两栋住宅楼之间铺绿地,其间几棵乔木,空间形态十分单一。

因此在改造设计中,树种搭配应多样化,采用乔木、灌木、藤本、草本、地被等植物的搭配组合,进行高中矮低的层次设计,在设计时尽可能做到立体群貌来展现自然之美(如图9)。同时在住宅楼围合的较大绿化区域,可设置功能性的公共设施,并进行艺术化处理,融合当地的人文信息,进行个性化量身设计。遮阴休闲广场的艺术装置,以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为概念(如图10),进行设计提炼,既体现了小区人文特色,又具有遮阴避雨的功能,增加了小区的艺术氛围。

小区外环境的精细化设计改造,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进行更深入的调研,体察民情和居民生活,要用最少的经费解决人们最需要的问题,小区的管理者应站在居民的角度,才能想居民之所想,急居民之所急。工作要循序渐进,可持续性发展,不可大拆大建,在不影响居民生活的前提下,每年都进行微更新,日新月异,才是良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政府,《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方案(2018-2020年)》

[2] 毛文实,《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有障碍与无障碍设计研究》,湖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3] 殷丹,《户外休闲坐具设计影响因素与设计原则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3期

[4] 张旭,《基于老年人行为模式的居住环境建构研究》,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16年5月

[5] 黄锦辉,《单位社区适老化社区环境改造研究-以徐州市为例》,现代城市研究,2014年12月

[6] 王影,《对居住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理论思考》,文化艺术研究,2009年11月

猜你喜欢

设施设计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及具体对策
BUBA台灯设计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陈国兴设计作品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设施农业文摘
设计之味
同步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