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张声势的小儿“急症”
2019-09-10邓立勇
邓立勇
年轻爸爸妈妈们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可谓城惶城恐,殚精竭虑。孩子的一举一动都牵挂着父母的心。特别是一些似病非病的“急症”,来势汹汹。往往引起父母的紧张不安甚至惊慌失措,而结果却是一场虚惊。我们平时常遇到的这种“急症”有:
1.哭泣窒息
琨琨今年两岁半,由于父母的娇宠,特别任性。一天,他趁妈妈正忙着在厨房里做饭,偷偷拿出一个苹果,用水果刀学着妈妈的样子削起了苹果。妈妈害怕他削了手,便将水果刀拿了过去。这下可惹恼了琨琨,他便号啕大哭。哇哇大哭的琨琨突然停止了呼吸,小嘴张开,小脸憋得通红,口唇发绀,好象马上就要昏过去,吓得妈妈抱起他就往医院跑。可等妈妈气喘吁吁地出现在医生面前时,琨琨又没什么事了,一切都恢复了正常。如此这般给妈妈开了好几次“玩笑”。医生详细听取了病情介绍,又对琨琨做了全身检查,诊断孩子是因抽泣而引起的屏气发作,一般无大碍。
屏气发作是呼吸运动暂停的一种异常行为,是婴幼儿心理行为障碍的一种表现。常发生在孩子受到体内外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后,导致情绪急剧变化如悲伤、恐惧、发怒、疼痛时。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孩子,3~4岁以后逐渐减少,6岁以后便极少发作。父母一旦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是要保持平静,切忌手忙脚乱,宜将孩子的身体放平,并注意观察,只要他没有其他症状,如昏厥、抽搐等,隔一阵就会恢复如初,不必看医生。至于那些哭泣窒息较为频繁者,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镁类镇静剂或维生素B6。当然,如果孩子在抽泣窒息时有两眼翻白、肌肉抽动甚至昏厥等表现,则应及时送医院急诊,不可延误。屏气发作的预防措施主要是注意教育方式,消除那些导致诱发的因素,如尽量不要让患儿发脾气、用力哭喊,尽量不去激惹他,解除引起患儿精神紧张和冲突的各种因素,可减少或避免发作。
2.小儿生长痛
润贤今年5半岁了,个头长得很快。最近,润贤每天从幼儿园回来总说自己腿痛,这可急坏了家里人,以为是在幼儿园里面磕着了,马上带润贤去医院拍了X光片,结果什么事也没有。于是润贤家里人就认为是缺钙,每天都给润贤补钙,可是一个月过去了,润贤还是时不时地喊痛。这下润贤家人没办法了,又带着润贤去了市儿童医院检查,结果诊断是小儿生长痛。
生长痛的产生原因大概有2种:
⑴小儿在发育的时候身高增长很快,每年可长高7~8厘米。由于骨骼生长迅速,而其周围的神经、肌肉的生长相对慢一些,因而会产生牵拉疼痛。
⑵小儿开始学步时小腿的胫骨较弯曲,为了抵消胫骨内弯曲造成的下支持力重线不正,人体会代偿性地造成一定程度的膝关节外翻。随着小儿的长大,大部分小儿依靠腿部肌肉力量,会逐渐得以矫正,不会引起任何疼痛。而少数小儿胫骨内弯曲和膝关节外翻没有及时矫正,为了保持关节的稳定,腿部肌肉必须经常保持紧张状态,故出现疼痛。
其实,小儿生长痛的治疗,不用去医院,也不必使用药物,最重要的是让小儿及时休息。小儿如果膝部或小腿不适,要让小儿早点休息。在每天晚上睡觉前,用热水给小儿泡泡小脚和小腿。但是,小儿不疲劳时,还是应该鼓励小儿多做运动,锻炼肌肉力量,使胫骨畸形自然矫正。如果疼痛较重,可以给小儿做按摩,也可适量服用维生素C。经过适当的休息、锻炼、按摩、药物对症治疗,小儿生长痛会很快治愈,不会产生后遗症或影响小儿正常的生长发育。不过,有时候父母虽然不用非常担心和緊张,但是如果小儿持续疼痛并哭闹,一定要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3.胃肠生长痛
“妈妈,我又肚子疼了!”3岁的秉秉面带痛苦地对妈妈说,说着就手捂肚子趴在了床上。近来,秉秉总喊肚子痛,疼痛时满头大汗、面色苍白,大声哭叫。可是妈妈用手按压他的肚子,又查不出具体的疼痛部位。妈妈给他按摩一会儿就好了,好了以后秉秉又嬉笑如常。妈妈以为秉秉肚子里有蛔虫,就给他吃了点驱虫药,可服药后秉秉仍然肚子痛。妈妈只好带秉秉去医院检查,医生说这是儿童“胃肠生长痛”。
儿童胃肠生长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这是由于孩子生长快,胃肠的血液供应常常供不应求,加上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导致肠壁神经兴奋与抑制作用失调,胃肠平滑肌容易发生痉挛性收缩,随之出现阵发性腹痛。胃肠生长痛也是一种生长过程中的暂时不适感,不是疾病,故无须用药,也无药可用。当腹痛时家长可轻柔地按摩肚子,或用热水袋热敷腹部,一般多可消失。生活中注意不要孩子吃生冷食物,不要让孩子肚子受凉,以免诱发腹痛。如果腹痛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发烧、呕吐等症状者,则不要考虑生长痛,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4.解出“白尿”
前不久,杨女士无意中发现自己快满4岁的儿子刚刚排出的尿液浑浊不清,洒在地上不久,变成白色像食盐颗粒一样沉淀在地面上。健康儿童排出的小便是清亮、透明、略带黄色的,怎么刚刚的尿是白的呢?父母怀疑其患上了肾脏病,带着刚刚到医院儿科去看病。取小杯尿液化验,报告却基本正常。儿科王主任详细察看了刚刚,孩子精神极好,反应灵活,无丝毫病态,又看了其父亲带来的刚刚剩余的尿样,笑着说:这是尿中一种盐类物质过多造成的,不是肾脏病。
原来,人的尿液95%是水,3%~5%为可溶性磷酸盐、尿酸盐等物质,婴幼儿处于发育旺盛期,积累的营养物质和排出的废物都较多,而饮水量却减少,导致尿液浓缩,尿中的盐类物质处于饱和状态,超过3%~5%,因而出现解“白尿”现象(实际上是盐类尿)是不难理解的。当然,尿浊有时也确为肾脏病所引起,此时除了观察孩子有无患病迹象外(如精神差、眼皮浮肿、尿急、尿痛等),还可做两种尿试验,一种是加醋检查法;另一种是加热法,即取浑浊尿液数毫升盛入试管内,加热片刻,随着温度上升尿液逐渐变清者,证明是尿中盐类结晶,属于生理现象,若浑浊尿液无改变,多为疾病所致,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