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解塑料可持续难题未来可期

2019-09-10蒋南青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废塑料闭环塑料

蒋南青

“塑料循环经济面临最主要问题是,如何让消费者把用过的产品包装送回来,而这也正是构建闭环的关键。”

从2018年9月离开联合国环境署,到进入塑料再生行业,这一年我真切意识到塑料问题是个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频繁在国内外参会、参观、学习、交流,我发现无论是欧盟、投资金融、企业还是研发部门,都已经将循环经济作为未来经济模式的重点,而中国也正处在搭建循环经济的整体资源和实力的进程中。

2018年初,欧盟发布了循环经济框架下的首个塑料战略,承诺所有塑料包装到2030年实现100%可回收。2018年10月,英国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提出“新塑料经济”倡议,号召用循环经济的眼光看待塑料回收的根本解决路径,让塑料的供应链形成“闭环”。2019年5月,联合国巴塞尔公约通过修正案,将废塑料加入到受控废物跨境转移清单中…… 世界各国、各机构有关塑料治理进程之快,出乎意料。

在过去几十年,中国成为全球塑料生产最大的国家,占全球产量三分之一。凭借良好的性能——质量轻、强度高、耐热、阻燃、易加工、易改性、低成本等特点,塑料提高了制造和运输效率,帮助中国农业生产,解决贫困问题,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也助力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然而,随着塑料污染和微塑料等问题对全球海洋和生物的影响,全球迫切需要重新思考制造、使用和管理塑料的方式,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塑料循环利用成为了全球热点,作为最大的塑料再生国家,中国也备受关注。

去年5月,高分子材料可持续发展工程科技论坛在成都召开时,10多位高分子材料院士云集,就如何解决社会对高分子材料的刚性需求与其使用后产生的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进行了全方位交流探讨,可持续发展正在进入中国塑料材料行业,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动力。2019年初,国务院发布“无废城市”试点方案;6月末,G20峰会通过决议提出2050年争取不向海洋排放塑料;7月1日,上海开始推行强制垃圾分类…… 忽然间,垃圾和塑料问题成为了热门话题,寻找循环再生方案也成了大多数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识。在研究中,我们从欧洲学习到的重要的一课,就是要建立“闭环”,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让生产者去负担起责任,为后端回收付费,建立起后端的回收体系。谁生产,谁再生;谁使用,谁回收;谁污染,谁付费。不过,构建每个品类的闭环,是要在不同行业企业,包括服装、日用品、时尚产业、饮料产业、电器通信等建立闭环,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消费者等全产业链上的努力。

这一年,国际大企业和知名品牌,包括时尚、美妆、服装、奢侈品、食品、饮料等都开始行动,积极承诺减塑或使用可再生塑料,这背后是生产企业参与到塑料循环再生体系的开始。同时,消费者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他们更想知道自己丢弃后的塑料都去哪里了?它们是如何循环的?可回收的、生态健康的、可追溯的产品,正在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但是,不得不说塑料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牵涉行业广泛,同时还有消费者的行为。目前,我国将组织塑料循环利用三年行动计划,探索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如何在中国落地。

放眼过去,中国几乎处理了全世界的废塑料,发展了废塑料再生行业,然而由于历史发展原因,中国的再生技术和企业规模都有待转型提升。此外,随着原油价格一路下跌,原生料价格直逼再生料,这对再生行業也形成很大挑战。不过塑料循环经济面临最主要问题还在于消费后回收,即如何让消费者把用过的产品包装送回来,而这也正是构建闭环的关键…… 塑料需要做的事情依然很多,塑料可持续发展未来可期。

编辑|胡文娟  wenjuan.hu@wtoguide.net

猜你喜欢

废塑料闭环塑料
时尚与数字共舞,打造印花供应链生态闭环
公平关切下闭环供应链差别定价决策
碳中和背景下国内外废塑料裂解法回收进展
高校用废奶瓶铺300米道路
FANUC 0i C/D全闭环改为半闭环在数控机床维修中的应用初探
中国致函WTO禁止“洋垃圾”
塑料也高级
塑料的自白书
塑料
巨头筑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