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阔的文学原野上
2019-09-10阎瑶莲
在广阔的文学原野上,我是一株无名小草,一棵沧桑老树,一头俯首的耕牛。我本无才,却有文缘。在新中国灿烂阳光照耀的文苑,心无旁骛,埋头躬耕,整整70载。
我成长的摇篮
那是激情燃烧的革命年代,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1949年我从北京华北大学毕业,服从组织分配奔赴大西北。在前门火车站告别北京、告别华大时,骄阳似火正值盛夏。北京——西安,一半路程乘火车,一多半路程行军(铁路被国民党破坏了)。风雨兼程披星戴月,我们这支1800多名莘莘学子组成的西北干部大队(简称西干大队),浩浩荡荡风尘仆仆到达古城西安时,已经是细雨蒙蒙、金风送爽的初秋了。我和60多名同学,被分配到西安城南小雁塔下的中共中央西北局党校。漫长的70个春秋冬夏,悠悠远去,多少往事模糊淡忘,多少往事已成过眼烟云,但培育我成长的西北局党校,依然生动、鲜活地珍藏在记忆的大海中。
在一篇回忆文章中,我曾这样写道:“在党校我学习了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古今中外的部分文学名著。更可贵的是接受了历经南征北战、枪林弹雨的革命前辈光荣革命传统、崇文精神品格的教育熏陶,对我一生的为人为文,奠定牢固基础,指明了正确方向。”
在党校我第一次给刊物投稿,将习作话剧《上火线》(合作),惴惴不安地投给西安的文艺杂志《西北文艺》(《延河》前身)。最担心的是石沉大海,喜出望外的是很快接到编辑部的通知,主编、著名文艺评论家胡采亲自审阅拍板,全文发表。第一次看到自己潦草的文字变成整整齐齐的铅字,心中的喜悦激动难以言表,这对我是莫大的鼓励和鞭策。胡采老师对年轻作者非常关心,特别支持。先生又将《上火线》推荐给西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后来我调青海工作,仍常联系。我的第一本散文、报告文学选《秋声集》,也是先生在百忙中抽暇写的序言(《高原的锤炼》,发表在《文艺报》上)。终生感激先生的关怀支持。
还有一件事印象很深刻,大约是1952年,著名作家、《创业史》的作者柳青在我们学校体验生活。早已仰慕这位享誉文坛的大作家,很想向他求教,聆听他的教诲,但又不敢贸然前往。我和创作组的女伴犹豫了好几天,最后鼓足勇气,带着我们的习作多幕话剧草稿,大胆闯进柳青的办公室。没想到先生和蔼谦逊、平易近人。他放下手中的笔,让座倒茶。听了我们的来意,他接过稿子说过几天看完再邀我们谈意见。
没过几天。操场旁丁香盛开的花园里,他坐在椅子上,跟我们详细谈了对剧本的意见。他深入浅出,讲得很详细、很深刻,有些话至今牢记在心,他说:“战士要从一、二、三枪上肩开始练,文学也要从一、二、三枪上肩开始练啊!”在艰辛的创作实践中越来越体会到这番话的深意。在漫长的文学道路上,我永远是一名小兵,每篇作品都要从零开始啊!
后来,柳青夫人马微跟我聊天时说:柳青生活很规律,很爱惜时间,写作、读书、看报、散步,每天都安排得紧紧的。至今回忆起来尚感惭愧不安,我们这两个不懂事儿的愣丫头,耽误了柳青老师多少宝贵的创作时间啊!长眠关中大地的尊敬的柳青老师,安息吧!在遥远的青藏高原,学生给您道歉了!
党校,是培育我成长的温馨摇篮,文艺班、文艺室是我攀登文学圣殿的第一个台阶。永远难忘,永远难忘!
《青海湖》,永远荡漾我心。
作为闯关东的山东人的后裔,东北黑土地上吃杂粮米籽儿长大的女儿,未敢忘记父辈创业的艰辛,未敢忘记党校尊师的谆谆教诲:听党话,跟党走。1953年积极响应党的“开发大西北,建设大西北”的伟大号召,积极要求到大西北去。组织批准我的申请。
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没有老婆娃娃的牵挂,没有坛坛罐罐的拖累,组织一声令下,行李卷儿一背,一抬腿就上路了。正如那首歌唱的:“打起背包我就走,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呀,哪里艰苦哪安家。”一路遐思,一路梦想,一路风尘,到达黄河畔的古城兰州时才晓得,西安到西宁根本不通火车,只有长途汽车,而且是无篷大卡车。早晨天刚蒙蒙亮从兰州出发,坐在没有坐椅的车厢里,摇煤球似的摇了一天,到达目的地西宁时,已是暮色苍茫的黄昏。
一身尘土,满脸汗水,背着行李挎包,东寻西找,问来问去,才在北城门楼西侧一条小巷里,找到省文联办公地——大同街22号(当时是54号)。原以为这么大的单位一定在通衢大道的高楼大厦里,没想到它却躲在偏僻小巷不起眼的土屋小院里。青海省文联筹备委员会第一任领导程秀山同志亲自接待我。他接过盖着青海省委宣传部大红印章的介绍信及共青团员组织关系看了看,热情地握住我的双手说:“欢迎欢迎,你是自愿来青海文联搞文学的第一个女同志,也是第一个来青海搞文学的女同志啊!”听了这番欢迎话,心里热乎乎的,激动得不知说啥好。
这一夜——我来青海的第一夜,久久难眠。夜深人静时悄悄爬上文联小院的土楼楼。站在屋顶仰望夜空,天空是那么高远深邃,星星是那么明亮,一轮明月照得小院一院银光。一时间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啊!那遥远的岁月并不遥远,一幅幅宏伟壮丽的历史画卷仿佛就在眼前:旌旗猎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不可一世的隋炀大帝的万千将士,西汉大将赵充国率大军开荒奋战、戍边屯田,柴门父子血战沙场精忠报国,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古道流芳,孤寂商旅迢迢万里,艱辛跋涉,无数先民世世代代千古耕耘……遥远的历史,亘古的沧桑,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灵,经受了一次神圣的精神洗礼,顿悟了许多许多……啊!博大浩茫的高原,圣洁神秘的高原,饱经忧患的高原啊!在这里,在这片高天厚土,我将生生息息一辈子,像我勤劳虔诚的先民,面朝黄土背朝天,耕作于斯,终老于斯。生,青海是养我之乡;死,高原是葬我之土!
青海文联是我永远难忘却的家园,从踏进文联大门第一天至今60多年,我所经历的一切,都与这片土地、这座城市、这个单位息息相关,血脉相连。没明没夜地看稿子、爬格子、深入生活下乡下柴达木、入党、上大学、提工资、获奖励、分房子、办离休……
一生最美好的岁月是在《青海湖》度过。自1955年创刊至1985年离休(后又返聘编辑部上班)。编辑部一把老木椅子,从风华正茂坐到两鬓如霜,从编辑、副主编到主编、党组成员。099693A8-4F81-41EF-8F4C-8BDADEDB2E04
编辑工作紧张、繁重、琐细,责任重大。人说编辑是把镢,一刻不闲,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年年为他人做嫁衣。记者是无冕之王,编辑乃文章之伯乐,不敢说一字定乾坤,但掌握文章生死存亡之大权,管笔重千金啊!
吾辈深知肩上责任之分量,不敢稍懈。终年跋涉于文山墨海,天天在文字堆里摸爬滚打,日日伏案埋头稿件。每篇作品从立意主旨、框架结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遣词造句到一个细节、一个词语,都要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每篇终审稿都要从头至尾通篇卒读,写出精准意见。印刷厂校样一来如临战场,不论过年过节星期天,编辑部总动员,将帅小卒齐上阵,连夜奋战,从不拖延。
一位编友曾说,一个人失去许多的时候,同时会获得许多。编辑不仅仅是付出奉献,在辛苦中也收获甘甜喜乐。每读一篇作品,对我们都是一个新窗口,一次新发现,一次无言的切磋琢磨。在气象万千的编辑天地里,长年的耕耘采撷中,我学会思索、鉴赏、辨别。辨别良莠、浇灌香花、铲除杂草,让花儿更芬芳,树木芳草更青翠。一颗新星升起,一篇佳作脱颖而出,甚至一个动人细节、一句精彩语言,都会在编辑部引起轰动效应,我们都会惊喜地拍案叫绝,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哪篇作品得奖,哪篇作品在省外或中央一级报刊转载,我们会经久不息地沉醉在兴奋欢乐中。
《青海湖》在大同街小院诞生起步,几经迁徙,七一路友好堂、省政府西四楼、西大街大佛寺、胜利路钾肥厂招待所、黄河路循化办事处招待所、党校大院、东关清真大寺背后的土楼楼。最难忘记的是在土楼楼办公的那些日子。当时条件很差,设备简陋。没有暖气,冬天燒煤炉取暖。每天下班后要把炉子封好,稍一疏忽炉火灭了,第二天大清早冒着滴水成冰的严寒重新生火。弄得满屋子乌烟瘴气,呛得流鼻涕淌眼泪。喝开水自己烧,上厕所要跑街道公厕。中午饭有时回家吃,有时忙顾不上,就在附近的拉面馆,来一碗热拉条。没一个人叫苦发牢骚,我们这个朝气蓬勃生龙活虎的年轻团队,从早到晚乐呵呵地忙碌着。
1985年那个春天特别寒冷,却很美丽,飘飘瑞雪伴着春的脚步翩翩起舞。艳艳碧桃冲破严寒封锁,笑迎朝阳。
改革开放的大潮波澜壮阔,如火如荼,全国的文学刊物都在发奋图强、改革创新,文联的一把手坐不住了,身为主编的我心急火燎坐不住了。坚决改革,以改革求生存,以创新谋发展。编辑部全班人马围着旺旺的火炉连续开了几天会,敞开思路,解放思想,讨论得热火朝天,大家齐心协力,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就在这滚滚向前的改革洪流中,《青海湖》连推出三个专号:《大西北小说专号》《散文专号》《女作家女作者专号》(1985年第一、二、三期),第一期刊载的有著名文艺评论家胡采的祝贺文章,陕西作家赵熙、甘肃作家邵振国、我省蒙古族作家察森敖拉、长期扎根玉树草原的作家王云甫的短篇小说等。第三期有上世纪30年代著名作家菡子的散文、上海著名作家《百合花》作者茹志鹃的短篇小说《喜宴》以及我省诗人散文家肖黛的诗歌等。这三期专号从内容到装帧设计排版都有所突破创新,刊出后在文艺界引起强烈反响。《青海日报》发表评论文章,胡采老前辈专门撰写祝贺文章予以表扬鼓励。
……
《青海湖》,你的浩浩碧波倾注着一代又一代编友的心血汗水,殚精竭虑,你的银色浪花,凝聚着我们的青春梦想、壮怀豪情,孜孜追求探索、深深眷恋怀念。
为你永不凋谢的蔚蓝色美丽,我们毫无保留地献出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峥嵘岁月。《青海湖》,你永远荡漾于我心!
我怀念北京文讲所
一生平平,无大作为,没写出鸿篇巨著,没有轰轰烈烈的辉煌成就。唯一可以自慰的是几十年如一日,忠心耿耿、尽职尽责坚守编辑岗位。衷心感激省文联对我的关怀支持培养,多年来一次次让我参加省内外及北京的重要会议:历次省文代会、作代会,全国第一次青年文学创作代表大会,第三次文代会等。这些会议令我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促进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逐渐提高。我最怀念的,也是学习收获最大的,是在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鲁迅文学院前身)那次学习。搞文学的年轻人,谁个不向往被誉为文学黄埔军校的文讲所。做梦也没想到这福星会落到我头上。人呐,有时候就莫名其妙,想得到的东西没得到时梦寐以求,一旦得到又想这想那,左顾右盼。接到通知那天晚上跟老伴谈了很久。我依偎着他缠缠绵绵地说:“真舍不得离开咱们的小窝,离不开燕尔新婚的你呀!”老伴嘿嘿一笑,美美砸了我一拳:“没出息!”
漫长的六十多年过去,每当回忆我的文学生涯,第一时间忆起的就是在讲习所(第三期)学习的宝贵时光。在记忆的长河中它永远波光荡漾,闪耀着金色的浪花。宝钞胡同那宁静典雅的四合院,古色古香的红漆大门,苍苍翠翠的柳榆老槐,窗明几净的教室宿舍,藏书丰富的图书室,学识渊博的师长,朝气勃勃操着五湖四海口音的同窗,讲习所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师长同学的一言一笑都历历在目,历历在目啊!
尊敬的徐刚老师为讲习所日夜操劳,教学宗旨、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图书资料、食堂饭菜等等,事必躬亲,深思熟虑,精心安排。为请名家讲课,他奔走于京城的大街小巷,7月的北京烈日酷暑,柏油马路都晒得流油,他跑得汗流浃背,白布衬衫湿得透透的。那时讲习所经费有限,他坚持勤俭办学,精打细算,从不叫苦,整天乐呵呵地埋头苦干。
讲习所的教学宗旨是讲授与自学相结合,文艺理论与创作实践相结合。教务处想方设法邀请最著名的作家、诗人、评论家、学者为我们讲课。公木、周立波、蔡其矫、康濯、沙鸥、王金陵诸师都在百忙中抽暇给我们讲过课。公木老师满腹经纶,出口成章,引用古典诗词倒背如流。蔡其矫老师儒雅潇洒,才华横溢,闽南腔的普通话讲得不大流利,但内容精彩、生动活泼,我们听着听着,便沉入美妙的诗歌王国。
辅导老师多半是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才生,犹记风度翩翩的朱靖华、学富五车的徐显卿、博学多识的王文迎等老师。文迎老师给我们辅导大诗人陆游写给爱妻唐婉儿的情词《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绘声绘色,活灵活现,真是讲绝了,同学们听得入了迷,仿佛身临其境置身沈园,不胜唏嘘。
一个严热的夏日,我惊喜而又胆怯地走进北京四合院一间简朴雅静的书房。学员的作品教务处邀请名家辅导审读提意见,我很幸运拙作是著名诗人《白毛女》作者贺敬之老师辅导。
敬之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没有一点儿大诗人的架子。先生大约看出我的紧张拘谨,开始没谈意见,给我倒了一杯茶,先拉拉家常,问我讲习所的学习生活,问我从哪里来,知道我是青海的,他很感兴趣,说:“啊!大草原,那里很美,是‘花儿的故乡、诗歌的海洋啊!”待我落座后,先生才从从容容条理清晰地谈意见。谈得很具体、很详细、很深刻,真是高瞻远瞩,真知灼见,先生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在讲习所学习时间虽然不长,但终身受益,永远铭记。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中央文学研究所至文学讲习所、鲁迅文学院,将近70年,鲁院培养了多少文坛的栋梁之才、中流砥柱啊!鲁院是文学原野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一座永垂青史的丰碑。
……
70年弹指一挥间,来青海时风华正茂的共青团员,今已是耄耋之年的共产党员。
70年文山墨海成就了一个毕生追求的梦——美丽的文学梦!
70年高原风霜雨雪实现了一个诺言——刚来青海时的誓言:
“生,青海是养我之乡;
死,高原是葬我之土。”
作者简介:阎瑶莲,笔名瑶莲、静宇。历任《青海湖》编辑、副主编、主编、编审、顾问,出版作品集《秋声集》《沧桑集》等。099693A8-4F81-41EF-8F4C-8BDADEDB2E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