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篮球比赛影响因素
2019-09-10赵辉
赵辉
摘 要:篮球是一项团队竞技项目,篮球比赛目的是为了取胜,竞技篮球运动便是围绕着取胜这一目的展开的。制胜是整个篮球运动的出发点,也是它的落脚点。战胜对手便成为了最终目标。本文通过研究,总结战胜对方取得胜利的因素在于运动员、教练员及其他因素。通过分析了这些因素,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微妙关系,了解和应用这些规律,才能有效掌控比赛。
关键词:篮球比赛;运动员;裁判员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10-015-01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体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而在众多体育项目中,最具有娱乐性,最让人关注和普遍认可的莫过于篮球。篮球是一项团队竞技项目,篮球的比赛目的是为了取胜,竞技篮球运动便是围绕着取胜这一目的展开的。制胜是整个篮球运动的出发点,也是它的落脚点。战胜对手便成为了最终目标。因此如何战胜对手取得胜利,便成了大家思考的话题。
1运动员对竞技籃球比赛制胜作用
球员的个人能力,是指篮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主要包括得分能力、篮板技术、助攻能力、抢断、盖帽、失误等,没有好的球员再好的战术都是纸上谈兵。篮球运动是团队项目,有负责组织进攻的,有负责得分的,也有专门负责防守的。只有发挥出每个人的特点,才能使团队力量大于每个人的能力之和。
运动员的团队合作能力也可以理解为运动员执行战术的能力。篮球运动是一个集体性项目,需要球员与球员之间的相互配合,离开队员之间的配合,也就不会有战术配合这一说。
在比赛中,一次成功的防守战术配合,能直接抑制住对方得分,得到球权,同时打出一次漂亮的进攻战术,能直接得分,一来二去几个回合下来,两队的比分将明显被拉开。因此团队配合对篮球比赛的影响程度可想而知。
2教练员对竞技篮球比赛制胜作用
暂停的使用,体现的是一个教练员的临场指挥能力,是教练员最重要的临场指挥手段,它对球队获得比赛的胜利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暂停的使用可以使队员体能进行及时调配,同时也可以使比赛更具有观赏性。暂停时机的选择又可以很好地显示出教练员对比赛的把握。
优秀的教练员在对球员的使用上知道什么时间应该用什么队员,看出队员疲惫时,果断换人休息。一般来说在比赛的第一节开始,往往派出队伍的核心球员,先发制人,力求在气势上和比分上压倒对手,在第一节快结束的时候教练员一般就开始选择让队员轮流休息,这时替补球员上场。除了在这种比较大的轮转过程中运用的换人之外,教练员往往还会根据不同的比赛情况进行人员调整,如:当要改变技战术时;当球员体力下降需要休息时;当进攻失利时,换上一名进攻性强的运动员打破进攻僵局等。
3主客场对比赛结果的影响
在主场比赛,球员们对场地、灯光、背景都非常熟悉,面对比赛更加有信心,情绪比较平稳乐观。主场的观众大都是支持自己的队伍,在比赛过程中可以给自己支持的球队增加信心和气势。但是,这种观众带来的影响,同样成为制约着主场队员发挥的因素,他们在自己的城市比赛,如果发挥得不理想输掉比赛会受到观众们的指责,求胜心理急切,心理压力增加,影响着技战术的发挥。
相对于主场队员,客场队员经过长途的奔波,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不管是从心理,还是身体都差于主场队员。同时,主场的观众大都是支持自己城市的队伍,在比赛过程中既可以给自己支持的球队增加信心和气势,同时也会给客场队员在心理上施加压力,影响技战术的发挥。但这并不能说明客场队员没有优势,他们可以放下包袱、放平心态、消除过度紧张带来的身体心理问题,把注意力集中在比赛中,拿下比赛。
4裁判员对比赛结果的影响
裁判员对判罚尺度把握体现的是裁判员对规则的把握,由于每一个人对比赛规则的理解不同,每个人临场判断也有所不同,所以难免会产生分歧。而一个优秀的裁判员会很好把握比赛的尺度。如果对比赛要求过于严格,会影响到比赛技术动作的发挥,从而影响比赛的观赏性。若对比赛的尺度拿捏得过于松,会使队员们犯规次数明显增多,同样也会影响比赛的进行。
5结论
篮球比赛结果主要由主观的运动员,执教人员的因素,以及部分客观因素共同影响。主观因素尤为重要,客观因素也不容忽视。运动员作为比赛的直接参与者,决定着比赛的胜负走向,只有拥有了过硬的技术水平,良好的团队战术意识,强大的心理素质,才能有效提升比赛获胜概率。教练员作为另一个主观因素,对比赛的胜利来说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平时可以给队员们制定训练计划,在场上可以根据突发状况制定应对措施,所以,优秀的教练员同样可以左右比赛的进程。就客观因素而言,虽不能起决定性作用,但多少也可以制约比赛的走向,因此我们要通过主观努力使自己适应客观苛刻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宫士君.对竞技篮球制胜系统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05).
[2]赵国华.我国竞技篮球职业化发展战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3.
[3]杨鹏飞,柳建庆,于志华.篮球比赛制胜因素的运动规律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0).6E3AEEDF-F8FA-4996-B9FE-29D405217C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