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现代铅球运动训练的要求和特点

2019-09-10沈南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19年10期

沈南

摘 要:铅球运动作为现代较为流行的体育项目之一,在近年来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运动员组织专业的现代铅球运动训练,既需要教练人员结合铅球运动特点以及铅球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制定训练方案,也需要尝试针对运动员组织开展个性化、基础性、比赛性的训练。良好的铅球运动训练,必然是适应运动员发展与现代铅球比赛需求的。

关键词:铅球运动;铅球训练;能量训练

中图分类号:G84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10-013-01

前言

给予运动员专业的铅球训练,既是铅球运动开展的必要技术需求,也是以标准的运动动作来给予运动员的保护。铅球运动员训练应当具有标准的动作和一定的力量,这源于铅球运动的特征。在组织铅球运动训练过程中,教练不仅应当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应当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体育学、人体构造学、医学等基础知识,真正将铅球运动作为一项科学运动来展开训练工作,为运动员制定专业的训练内容。

1现代铅球运动训练的要求分析

1.1遵循运动规律

组织开展铅球运动,应当遵循一定的运动规律。在组织铅球运动训练时,教练人员应当提前了解铅球运动的特征,熟悉运动员状态,为每位运动员量身定制训练方案。就铅球运动的训练特征而言,训练的展开,应当具备定量化、节奏化、适应性等特征,在遵循一般运动规律的同时,带有明显的针对性[1]。铅球与其他运动不同之处,在于其自身带有一定的重量,由此除了专业的技术指导外,基础的力量训练也十分必要。同时,为了完成铅球运动训练目标,还应当对运动员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不同运动员适应不同的铅球重量,铅球重量每年上涨的科学比例等,这些都是当前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规律所在。

1.2针对性及定量化

在组织开展铅球运动训练时,应当遵循铅球运动训练的要求和特点,并且带有针对性和定量化的特点。首先是针对性,既要针对运动特征和运动员特征制定明确的训练方案,为接下来的运动训练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是定量化,铅球运动属于田径运动,但是对于力量有一定的要求,由此,如何为学生制定力量目标,而目标如何达成,成为组织训练中的另一个关注点。在组织开展针对性及定量化的训练,应当关注到这两个方面,留给教学更多的启示。

2现代铅球运动训练特点

2.1重视强度训练

重视强度训练,是为学生建立支撑运动基本能量的要求。在组织铅球运动训练之前,应当先为学生建立基本的体能,即强度训练。强度训练作为运动员适应铅球运动的基础性训练,应当与专向训练相配合。当运动员的体能达到了一定水平,在这一水平基础上组织开展的专向机能性训练,才更具积极意义。重视强度训练,为运动员建立扎实的基础,才能更为全面地展开运动训练,构建训练网,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以推动教学的发展[2]。

2.2具备个性化特征

具备个性化的特征,是现代铅球运动训练的另一特点之一。在一定意义上,体育运动的训练也属于教育的一部分,由此也应当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而个性化就是其中之一。在组织运动训练中,应当充分关注到每位运动员的个性特征,为他们制定完善的训练目标。技术、力量、专项技能,是运动员参与训练的几个重要方面,需要以扎实的技能加以支撑。在组织铅球运动训练中,尊重每位学生间的体能差异,在比赛时间中观察学生的反应能力等,并且以此为基础,制定训练方案。

2.3在比赛中完善

競技性,是体育运动的重要特征之一。传统运动训练中,运动员通常是为了参加比赛而训练,但是在具体教学中,反而可以通过比赛去完善训练。借助一些比较高投掷训练强度的比赛案例,为学生做出赛事的实例展示,当然,也包括对每一次学生参加的比赛的总结与整理。在组织赛事训练中,运动员的反应是与日常训练有着极大的不同的,充分把握运动员的真实反应,推动训练,才能更好促进铅球运动项目的发展。

2.4不同重量铅球的特征

在对铅球运动训练的讨论中,我们一再强调了“个性化”,这不仅是对运动员本身而言的,也是对铅球运动而言的。铅球是有重量的,在训练中就应当结合运动员本身的身体素质,来选择适应的铅球,但同时,运动员应当是成长的,训练的意义不仅在于适应,更在于培养,培养运动员能逐渐适应更重的铅球。一般而言,以全年为训练周期,重铅球的训练应当占比32%~34%,而标准重量与轻重量的则分别占到35%~37%、30%~32%,而铅球重量的增减一般控制在1~2kg的范围内,这组数据是具有科学规律考量的,不能随意增减[3]。

在现代铅球训练中,力量、技能、实战策略等,是训练的重要方向,每一项都应当在对运动员的训练中得到充分的关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实战案例被带入到训练中,同时也有更为科学的测量方式出现,这些都应当被充分融入到当代铅球训练中,为运动员的训练工作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也使得训练更为科学与系统。

参考文献:

[1]王广海.高考体育特长生改进铅球技术的有效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2010(3):47—48.

[2]于智芳.关于铅球运动员技术训练的几点思考[J].山西体育科技.2008(4):89—90.

[3]鲍彩霞.浅析如何提高推铅球技术动作中的速度节奏[J].少年体育训练.2010(5):105—106.F6ED0B0F-F95D-4043-B580-67970724A0B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