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公路复杂地质条件地质勘察探讨

2019-09-10潘宇强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边坡山区公路

潘宇强

摘 要:本文针对山区公路复杂地质条件勘察进行分析,点明不同构筑物的地质勘察重点与不同勘察方法的应用,主要有高路堤、高边坡情况与深路堑、高边坡情况两种。并分析了山区公路地质勘察中的常见问题例如山区公路选线问题、对于环境的破坏问题、勘察水平较低和勘察标准不完善的问题,并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本文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山区公路地质勘察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山区公路;地质勘察;复杂地质

一、山区公路地质勘察主要方法选择

常用的山区公路地质勘察方法有两种:(1)宏观控制;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遥感系统实现从宏观上了解施工区域的主要地况,这种方法简单高效,对于大型地质灾害能够轻松识别。同时结合该区域的地质情况资料,能够掌握该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2)微观分析;该方法主要是采用钻探、取样、原位测试等方式对地质条件进行微观分析。该方法能够对线路关键点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准确判断地质影响。但是工作量比较大,分析过程相对比较复杂。

二、山区公路不同构筑物的地质勘察重点与方法应用

(一)高路堤、高边坡的勘察重点与方法应用

高路堤主要会发生的危害有滑移、沉降与路基的破坏等。故对于高路堤路基的勘察要检验路基是否具有合格的承载能力与抗滑能力。勘察中要明确路基基底土层受力时的力学性质,明确基底是否存在软土层以及其他软弱结构,并勘察明这些软弱面的产状与力学性质,为今后验证路基稳定性提供数据支持。

对于勘察方法,大多数是进行钻探或进行原位测试。钻探对于岩芯的采取率与取样的质量都有一定的要求。原位测试是在岩土原来所处的位置上或基本上在原位状态和应力条件下对岩土性质进行的测试。常用的原位测試方法有: 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旁压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波速测试及其他现场试验。在有软弱结构面存在的地方需要在勘察钻孔所在剖面上进行原位测试,通过试验对土层进行划分并比较不同图层的力学特性。

(二)深路堑、高边坡勘察重点与方法应用

对于深路堑与高边坡情况,在勘察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不同组成的岩土体勘察重点有所区别。(1)对于土层边坡的勘察,需要勘察土层的粘聚力与内摩擦角的相关情况,那些具有易软化崩解的特殊条件土层,需要明确饱和抗剪条件下的粘聚力与内摩擦角。(2)岩质边坡的勘察中,需要明确岩层的坡向与岩层倾向的关系,明确是否具有软弱带与软弱夹层,并采取相关计算得到边坡的稳定情况。(3)实际勘察中也存在土岩混合边坡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需要针对不同的厚度进行不同的勘察。

勘察方法上,大多采用的方法有:(1)地质调绘:确定边坡是否位于大的滑坡体上,边坡岩层产状与倾向等地质情况。(2)钻探:垂直边坡设置钻探剖面线,干钻进入取到有价值的样品,对于含有软弱夹层的土岩层,需要双管钻进或多重管钻进来确保取芯的代表性。(3)物探:通常是采用瞬态面波法得到边坡岩土层的瑞雷波波速,通过波速得到边坡岩土层的内部空间划分规律。

三、山区公路复杂地质条件地质勘察常见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一)山区公路选线问题

山区公路建设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确定公路的线路走向。线路的选择需要综合不同方面的因素,才能确保线路的选择满足公路的建设要求。在地质勘察中,线路的选择与勘察结果不相符合是公路建设勘察中的主要问题,该类问题的发生将影响后期公路建设的质量,拖延工程进度,从而影响整个施工过程。所以,为防范此类问题的发生,相关技术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实施操作,落实勘察工作施工细节,来确保公路选线的合理与最优。为后期施工带来便利、保证施工质量。

线路选择过程中,应充分考量环境、经济与地质条件在内的因素,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优先选择线性线路。对路线需要经过的区域进行地质调查,包括水文地质调查与工程地质调查。如遇不良的地质环境条件,需要采取避让、绕过等不同的方案进行解决。注意沿线的矿产资源等的调查,研究确定它们是否会与公路相互影响。

(二)沿河线设计问题

山区公路地质勘察中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沿河线设计问题。出现这种问题若不能有效解决,会对施工造成严重影响。过去为了减少地质勘探任务、简化工程设计,山区公路一般采取沿河线。但是这种设计就导致线路繁复,地质情况复杂,严重者可能威胁工程质量与安全,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对于山区公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山区公路的简捷性与安全性是未来山区公路设计的重点。所以打破沿河线设计是一大趋势。对于线路的地质状况进行严格勘察,对于重要数据进行反复核算,选取最优方案,处理好沿河线设计问题,保证施工安全与稳定性。

(三)生态环境问题

近年来,各项工程建设都应响应国家号召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公路业的发展与运营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山区公路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不合理选线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防护措施不到位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公路建设破坏自然风光、弃土、弃渣破坏当地水文地质等。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协调好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首先,加强线路方案的综合对比,对于方案的资源占用情况与环境破坏情况进行量化,选择有利于环境的方案。其次,做好施工范围内弃土的收集与利用,及时恢复临时用地的植被,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加强对复合材料的回收与循环利用,保证资源的合理分配,不浪费资源。

(四)山区公路勘察技术水平低、标准选择不合理的问题

山区公路勘察过程中,勘察水平较低,勘察设计与方法选择较为单一,勘察方案与当地的地质条件不符。技术方案的选择通常存在不合理现象,不遵循科学的理念,导致方案的落实与实施存在问题,困难重重。勘察人员整体水平较低,对于相关标准不能做到合理准确运用,影响勘察效果。当前随着公路业的发展,如何合理确定勘察技术标准对于公路建设勘察的促进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不同的山区公路勘察设计提出不同的技术指标,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选择不同的勘察方式,有效保障山区公路地质勘察的合理与有效性。主要体现在(1)结合道路特性选择合理的勘察方式。(2)在勘察的不同阶段选用不同的勘察方式。山区地形复杂多样,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加强对当地地质环境的了解,并以此研究选择出最适合的勘察方式。并随着勘察工作的深入,及时调整思路,更换方案,从而提高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另外,重视技术指标的选取。勘察人员应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从工程实际出发,根据路段设计时速、沿线的地质条件等合理选取勘察技术标准,确定路线平纵面、视距、超高、加宽等主要控制指标。然后结合不同的控制指标与各部分的功能,综合确定路基宽度与断面组成等各部分数据。

四、结语

地质勘察是山区公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对山区公路勘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综合本文的分析,公路地质勘察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山区公路选线问题、对于环境的破坏问题、地质勘察标准不完善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地质勘察水平的发展。所以为保证山区公路建设的效率与安全性,提高地质勘察水平势在必行。我们应该在工程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以此有效帮助我国公路建设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鹏.山区公路勘察设计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09):71+73.

[2]赵梦宁.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中常见问题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5):224-225.

[3]葛义林.浅析地质工程勘察技术与应用[J].价值工程,2018,37(21):213-214.

[4]魏敏志.浅谈丘陵山区高速公路不同构筑物的地质勘察重点及勘察方法的综合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8,30(06):8-9.

[5]罗军玲.山区公路勘察设计分析[J].中国公路,2018(02):114.

[6]王军伟.山区公路复杂地质条件地质勘察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14(01):177-178.

[7]苏泷.山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问题研究[J].科技风,2017(20):95.

猜你喜欢

边坡山区公路
山区低等级公路设计的几点思考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播放”音乐的公路
家乡的彩色公路
山区
不同失稳判据下边坡稳定性的规律性
预应力锚固技术在矿坑边坡支护中的实践研究
中国十大壮美公路(一)
Olympic Venue Map
解决山区环境问题的制度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