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儒家思想的时代融合

2019-09-10李萍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0期
关键词:儒家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融合

摘要:思想不是物质,它由人类创造,但却不任由人类把玩,中国的儒家思想验证了传统思想的兴衰,也迎合了时代的道路。它由兴盛到衰落,再到复兴,这是传统的定律,也是人民和时代的抉择。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儒家思想只有与时代融合,才能推进中国和世界的新纪元。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儒家思想;融合

思想是社会意识,或发展,或倒退,都是时代造就的。传统思想的兴衰与整个封建社会的盛衰紧密联系,息息相关,而它的创新发展道路与封建制度暴露出来的问题相互关联,基本上呈现出与时代融合的特征,这个进程在封建制度的高压下呈现缓慢发展的趋势。

一、儒家思想的时代复兴

传统思想的发展道路大致上呈现从兴起到鼎盛,再由鼎盛到衰落,然后再度开始新一轮的复兴。而在改革开放后的思想复兴,一方面是剔除糟粕,取其精华,实现内部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与时代发展的内容相糅合,走改革与开放的道路。而其共同面对的融合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各族人民对优秀传统思想的传承。当今的传统思想不再是封建统治者维护利益的工具,它主要是以传统文化的形式存在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它们或许会成为经济和政治的利用工具,然而在新时期,它们更多的是以文化或思想的形式独立地影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的重要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中央将其上升到梦想层面,一方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丰硕成果的总结,更是在成就的基础上对未来的无限展望。复兴梦想在短期内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长期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但是,改革开放初期的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在进入新世纪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矛盾问题凸显。物质主义、传统文化的断裂、媒介社会化以及城市化的加速,直接或间接导致了社会思想的混乱,比如拜金主义、“欲望主义”、耻辱感的丧失、亲情淡化以及腐败、公平正义等问题。这些问题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由小到大、由个别到普遍、由城市到农村、有隐性到显性的发展趋势 。传统思想的传承是对当前中国发展所面临的思想问题以及思想问题所引发的种种社会矛盾的一种解决措施,也可以是中国生产力发展新时期的一种思想融合进程。

在当今社会实现传统思想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对其的传承,在传承其文化中的真善美基础上,继续融合时代发展的进步元素,共同促进其思想的发展创新。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中华民族人民本身存在的民族传统思想来弘扬这个社会的爱、公平和正义,更能以这样的传统思想引领时代前进的道路。这种思想作为工具的措施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是新鲜事物,但在改革开放深化时遇到瓶颈的今天,的确是需要将其视作为实现中国梦想的伟大力量。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共同繁荣的见证,而思想则是指导着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其将会与时代发展紧密融合,共同推进中国梦的实现进程。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复兴既是我们对往昔历史的追忆,也是对未来梦想的诉求,更是对用传统美德过好每一天的誓言。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思想复兴

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下的儒家思想,现在最要紧的是用世界眼光,用全球视野,对儒家思想进行分析,分清哪些可以用之于当下,哪些必须予以捐弃。对于中国性的现代改造目标而言,儒家思想不是直接饮用的山涧清泉,而是泥沙俱存的黄河之水,必须经过净化才可享用,否则,必须会损害元气刚刚开始恢复的民族肌体 。因此,我们传承的儒家思想应当是能够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满足人民利益的。儒家思想的现代化道路必须在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剔除糟粕”,也可以说是一种时代融合和创新发展。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证儒家思想能够与时俱进,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强大力量。

儒家思想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最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的是“和”的思想。这种和谐思想贯彻在儒家思想内部,即实现自身思想的创新发展,保证与时代发展相融合,相互促进,而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则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各国之间的和谐发展。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一直是不否认彼此差异的存在,但是,我们能够为了实现共同的梦想而实现彼此的平等交流、共同发展。这一思想对于处理当前的国际争端等一系列问题起到关键的作用,也将会指引着人类的历史向着和谐的方向迈进。

将儒家思想深化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处理问题,这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机遇。对于儒家思想的传承,由于新文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改革开放之后的人们对这些传统思想的认识很肤浅,仅停留在对语言语句的欣赏,而对其中所蕴含的人性道德却领悟的很少。相反,孔子学院的开设使外国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深入了解,认清彼此之间的差异与共同点。这一正一反,也的确反映出我们的儒家思想等传统思想需要进入我们的精神世界,更需要贯彻在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盛衰并存、荣辱与共的历史,我国在近代社会中经历了屈辱与打击,但是,大国崛起的梦想我们未曾淡忘,时时刻刻贯彻在我们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上,在中国现代化道路上,在全球化多极化的发展趋势面前,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都一直是我们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思想文化武器,我们也将重新发掘这片空白的领域,与中国和世界相融合,与时代共同推进中国和世界的新纪元。

参考文献:

[1]孙佩锋.合法化危机理论视域中的当代中国社会思想状况[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2]张绪山.全球化视野中的儒家思想与中国现代性改造[J]. 齐鲁学刊2011(1).

作者简介:李萍(1991-),女,安徽亳州人,江西外語外贸职业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儒家思想是否扭曲了人性
破次元
融椅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